高宗在世时并没有册立储君,身边最出彩的两位皇子也是各有千秋都是正宫所出,大皇子长袖善舞精通权谋,而五皇子则能征善战保家卫国。高宗从不偏袒其中哪一位,而是让两人自由发展,甚至在他们都取得不小的功绩后迟迟不愿册封王爵。
那时候纵然高宗年迈无力国事,但大皇子监理朝堂处理政务,五皇子外出征战解决纷争,也是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大的乱子。而且两位皇子关系亲密,朝上众臣可是没有看出一点儿争斗的苗头来。
只是慕府老太爷身为当时的朝廷柱石,却是比其他的官员看得清楚一些。高宗表面上一视同仁并不偏袒,有意无意间却对五皇子更为赞赏些。慕府老太爷在五皇子幼时给他做过武学先生,弱冠后又与他接触,也是比较倾向于支持五皇子李冶的。
那时候,慕府老太爷几乎以为五皇子已经是既定的储君了,将来一定君临天下的人,故而在高宗重病的几年也是安心守在安东都护府,被调去边州都护府的时候也是毫不疑心地去了,甚至带走了刚出生不久的长孙去边州都护府教养。
高宗驾崩的时候,正好是冬日里最冷的时节,边州都护府可谓是滴水成冰无路可行。等到慕府老太爷接到消息的时候,居然已经尘埃落定!
大皇子倚着高宗留下的诏书即位,五皇子平定宣王之乱有功,封一品亲王衔——敬王,赐婚与太后侄女荆氏,不日完婚。
慕府老太爷匆匆忙忙赶去皇城,已经是年后的事情了,刚好赶上了敬王和今上同时大婚的日子,他进了城本打算直接去找敬王,不想在城门口的时候就被人拦下,而后见了今上身边的殿中省总管司薄,听了几句话便惊出一身冷汗,而后灰溜溜地回了边州都护府。
事后敬王送给慕府老太爷的密信极其简略,几个笔迹精瘦的“事败,无所想”让他忍不住叹气。不管怎么样,这次都是敬王自己输了,看他的笔迹也是输得心甘情愿,那他还有什么话说呢。
只是高宗驾崩那几日的具体事情慕府老太爷一直没有琢磨清楚,据他所知敬王势力并不弱,甚至隐约凌驾于大皇子之上,可偏偏登了帝位的是大皇子,这就够让人费解的了。
不过就算慕府老太爷心里难受,也是不愿意做一个祸乱朝纲帮着谋权篡位的臣子,故而也就收了心思专心致志地在边州都护府镇守。也亏得那时候慕府老太爷帮着敬王并不招摇,知道此事的人也极少,今上登基后才继续用着他,也没有让他赋闲的意思。
这些往事都是慕府老太爷对慕辞讲的,说的时候一脸怀念,甚至最后几年脑袋糊涂还会趁着没人的时候呢喃几句那时候怎么不是敬王上位呢,不然现在的大棠定然会是另一番盛世气象,肯定比现在要好。
慕辞也不算太了解其中的因由,不过根据他掌握的情报来看不仅慕府老太爷帮着敬王,甚至他的父亲和二叔也都暗中帮助过。他能查到的情报圣上自然也知,若是敬王栽了,只怕慕府也会跟着栽跟头,就算不会被赶尽杀绝也会挫伤根本。
慕辞现在只觉得自己陷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里,怎么梳理也不能在一团乱麻里找出清晰的思路,只会越来越杂乱。偏偏还赶上了宫城的宫人自杀案,就算有许鸿跟着帮忙也够他焦头烂额。
偏偏这样的事情只靠着兵将巡逻无法杜绝,还要与执掌后宫的人商议,一起把宫城里整顿好了死守严防。只是皇贵妃陈氏去世后无人掌印,解决后宫问题的都是慈安殿里的太后。不过这几日立秋,太后生了小病,于整治后宫上却是有心无力。
若是其他的妃嫔今上还能责备一番,对着自己的母后却也只能无言以对,把怒火全部撒在慕辞一人身上。还好这几日陆岩和他用心把轮值表从新排了一遍,机动灵活没有一丝疏漏,这才避免了自杀案重现。
捱过了五六日,就是和金吾卫换防的时候。慕辞好心好意地提点了一番谢青延注意宫禁,最好再把皇宫里的重要角落多加巡逻,这才把令牌给了谢青延。
谢青延依旧是一张冷面寒霜的脸,盯着慕辞看了许久忽然牵动嘴角笑一下,最后靠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这才离开。
“唠叨的模样真像九郡主!”
慕辞看着谢青延离去的背影只想骂人,因为自小的教养憋了半天却是没有出口,最后低着头嘟嘟囔囔地说着你怎么知道像九郡主,不过见过她一面而已,还没有看到她的模样。
慕辞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慕府,刚走到了昭华堂没来得及去洛水院,便被慕府的管家拦下来,神神秘秘地拿到了一封密封极好的书信。
“大老爷飞鸽传书送来的,指明是给少爷的!”
慕辞摸着竹筒上清晰的刻痕,分辨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