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属于孙策的辖地,很多年除了一些山贼作乱,几乎没有大的骚乱,不比北方的几度风雨动荡。
秦淮河也不是什么兵家重地,一线下去也是悠悠闲闲的客船酒家,放眼唯见山野炊烟直。
谭公在这条河打了一辈子的鱼了。
此时已到了收最后一把网的时候……
一双草鞋踩在甲板的水痕上,谭公迟迟不肯收网,只是盯着芦苇看。
芦苇深深深处闪过了小舟的影子。
他觉得很诧异……
上游滩险浪急,划船的艄公不知是谁,竟能把持得这么平稳,未见小舟有丝毫的颠簸。
正觉得稀奇,翘首看的当头,小舟便悄悄挨了过来。
划船的是个而立之年的青年人,一身青衫,长身玉立,手中把这艄杆,手中拎着一样物什。
谭公一看,讶然:“好大一条宽口鲈鱼。”见那小伙子手脚有力器宇不凡,心有好感便搭话了:“青年人手艺这么好……打渔打了不少年吧了?”
“……”那人瞥他一眼,不应声。
那目光淡淡一扫,眼神锐利,没来由倒叫人平白胸口跳漏几拍,谭公讨了个没趣,却没走开,寻思着哪里说错了讨人嫌恶?
便怏怏地在靠船得案上点了渔火。
照着水里红彤彤一片……
此时天际最后一丝霞光都要沉了,那人把系着船的绳子捆在打渔人扎的木桩上,望着那宽口鲈鱼看了半晌。
谭公席地坐在火边,拾了一根鱼竿加了饵往河里扔,目光却一直悄悄打量着他。
一人一死鱼“对视”片刻,只见他脚步放轻从船舱里拿了一把小小的匕首出来。
看到那匕首柄上的赤金和虎头,谭公面色微微一变——
这年头世道乱,山贼横行,哪家都养着些军爷。
这些军爷最不好惹,杀人放火比山贼还顺手……
谭公在江边也有好几十年了,自然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眼就认出来那把匕首不是凡物。
用得起赤金虎头作柄的,只怕方圆百里只有祖家罢?……千万别是孙家的儿郎。
想一想孙郎也是这个年纪,更是自己被自己唬了一跳。
心里嘿然一笑,怪不得他生气,原来是军爷,被老爷子说成了打渔的。
……
只见那青年人拿着匕首便要把鱼当中切开……谭公心里揪痛不已……好好的一尾宽口鲈鱼为何这样整治?
又见他切开弄干净之后,扔在船板上便上岸拿火折子生火。
生火倒是麻利,只是片刻之间,削了一段木头要去穿鱼。
眼见那鱼就要被他这么送到火上去烤了……
谭公终于忍不住,皱着眉开口:“小伙子……鲈鱼哪有你这么做的,你……”这是暴殄天物啊。
想到他手中还拿着匕首,谭公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那……该怎么做?”年轻人俊朗的面容映着火光有些泛红。
这神情又断乎不是那些杀人放火的军爷了。
老头子心下又欢喜起来:“你若不嫌弃,老朽给你整治,保管你一会儿把舌头也吃下去。”
他叫得大声,年轻人礼貌地提醒:“船内睡着我妻儿,老人家可否……”
谭公忙会意地压低声音:“小公子贵庚?”
“周岁。”那人答。
“才满周岁?!烤鱼怎么要得?!”若这是自己儿子,谭公早就拿鱼竿往他头上敲去了:“熏的烟火气大,小小娃儿哪里受得了这个,你等片刻,老头子这就给你做一碗鱼羹!”
说着便起身拍拍裤子,从船舱里取了一个铁吊子出来,在河里涮一涮,舀了水,便架起木架子把锅架了上去。
见他眼里露出诧异之色,心下顿生自豪之感:“老朽家就是船,船就是家,走到哪里住到哪里,自然要随身带着这些家当。”
“阁下无家人?”
“家人……我都快不记得喽。”
不愿往这个话题说下去,那人也打住不问,乱世人命贱,求生难,更勿论求一家人生。
谭公往水里投了几根药草,道:“紫苏子,姜花,莲子心……别看这莲子心苦,滚一道水就能去腥怯火,一会儿保准尊夫人和小公子喝汤尝不出一点腥味来。”
不知想到什么,那年轻人嘴角露出浅浅一丝笑。
“想夫人了?”
谭公笑着问。
“她就在……”那人指着船。
谭公见状哈哈笑道:“那有什么的,老头子也这般想过媳妇,隔着一张芦苇席子一天见不着面,一天就能想个七八十遍。”
二人对着渐渐涨沸的水,又侃了一番。
大多时候都是谭公在说。
那人有一搭没一搭应一声,二人低声的谈话衬得江边格外静谧。
“顺着这条河道下去都是平缓浅滩,今晚不必掌艄,任船顺流而下,明日早些时分就能到建邺。”
老头子说完,在铁吊子里撒了盐,又从袋子里摸出三个陶碗来,催促道:“鱼羹冷了不好喝……”
那人点点头,起身走到船边。
听他解开帘子,唤:“萧若……”
没声音。
“小然……”
依旧没声音。
顿了顿,提高了音调,再叫一遍,岸边还是安安静静……
老头子不由得扑哧一声笑出来。
“萧若、小然不见了。”
下一句话,两个名字加在一起喊出口。
……
不一会儿,年轻人口中的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