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记得很早就说过,打仗不能硬拼,先保存自己然后消灭敌人。不要天天什么死啊死的,死了朕还得赔你钱粮抚恤,你们觉得朕老有钱了?”
“哈哈哈……”
“所以说,别成天把死啊死的挂嘴上。朕要你们好好的活着,有朝一日,朕领着你们,咱们一起进大都,把虏酋的脑袋砍下来。这才是爷们该干的事情。”
“哈哈,官家所言甚是,就得这么干。”江钲兴奋地脸色发红。
“还有,朕的大炮是摆设么?去了之后,不要省着点用。把泉州船厂码头给朕犁地一般轰一遍。就算遭遇海战,别没事老想着跳到人家船上给人家一刀砍死,一枪撂倒不更省劲么?”
“臣明白了,这段时间,米涅步枪臣等都是见识过了,更不要说那些大将军炮了。”
“粮草如何?”赵昺转过头看了看户部尚书曾渊子问道。
“回官家,自从元月中旬开始户部便开始筹集粮草,目前粮草充足,足够作战之需,随时可以调拨。”曾渊子回答道。
“李恩,此次攻打泉州火药可足够?”
“回陛下,目前我朝火药库存已高达二十万斤,足够一场大战之需。”
粮草、装备、兵马均已到位,万事俱备,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诸位,此战关系重大,关乎大宋生死存亡,各部务必团结一致,延误战机者决不轻饶。”
“此战由文丞相担任统帅,张将军为副帅。邹沨为监军,赵孟溁为副监军。”
“兵贵神速,趁着元军还在路上尚未集结完毕,大军准备停当之后,即刻出征,不得有误!”赵昺站起来命令道。
“臣等遵旨!”
“末将遵旨!”
君臣之间经过近两个时辰的激烈讨论,终于定下了作战方案。
祥兴二年三月初九,海口码头。
大宋集结海陆军共计2万8千余人,辅兵、力士无数,分别乘坐三百余艘战船,浩浩荡荡从海口出发,兵发泉州。
其中六艘巨大的战船两舷,各开出来10个偌大的“窗户”,每一面“窗户”后面都放置着一门重炮。
共计120门大将军火炮!
这是赵昺优先把最新式、威力巨大的滑膛炮配备给两支水师使用。
苏景瞻第第一海军和谢洪永的第二海军各分得整整60门大炮。
文天祥、张世杰和陈吊眼的陆军,各部仅仅分到了十门而已。
这还是时间太短,按照赵昺的设想,将来的每艘战列舰至少要不低于一百二十门火炮。
文天祥、张世杰并排站在旗舰上,身旁是第一海军军长苏景瞻和谢明,谢富两位师长。
“大帅,儿郎们都已经登船了,下令吧!”苏景瞻道。
“满帆前进!”文天祥喝道。
“满帆前进!”
“满帆前进!”……
水手们喊着号子,声音传至很远。
文天祥等人转过身目视着前来送行的赵昺。
赵昺看着三百余艘战船,朝着数万大宋将士挥手致敬。
三百余艘战舰看到文天祥的旗舰升起了风帆,纷纷将巨大的风帆拉起来。
战船缓缓离开码头,向着北方,千里之外的泉州进发。
碧海蓝天,晴空万里!
文天祥所在的旗舰上挂着一面巨大的帅旗,上书金色大字“文”,格外醒目。
帅旗两侧,分别书写大宋右丞相,大宋枢密使。
此时的文天祥,心潮澎湃,想起了第一次君臣相见的情景,想起了那一次君臣之间的谈话,想起了赵官家所说的。
未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想到了赵昺所说的一百二十门火炮的风帆战列舰,甚至是闻所未闻的铁甲舰。
钢铁也能造船?船不应该是木头造的么?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更神奇的是听官家说在那万里之遥,大洋彼岸有一个叫美洲的地方,数不尽的金银,吃不完的粮食,亩产数千斤!
站在甲板上的文天祥想到这几年苦战东南,胜少败多,损兵折将,朝不保夕的日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