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尘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越来越对中**队有利。
后世有很多专家叫兽研究甲午战争,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论调,说明中国为何会战败,总之说得头头是道,你不佩服都不行。
然而,却有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其他观点,那就是中国继续战下去不会败,即便是那样落后的体制,**的朝局,混乱的指挥系统。
只要再战下去,至少不会像原先那样被割领土之多,丧失主权之重,赔款之巨,都开创了《南京条约》以来之记录。
提出这种观点以很多事实举例,倭人在侵占大半个辽东半岛,占领威海卫,歼灭了北洋舰队之时,它的兵势已经达到了顶峰。
盛极而衰,在原历史上,倭人后续已经乏力,清军已经开始在局部地区收复了不少的失地,因此,这也是倭人没有按照他大本营的原定计划,在直隶和清军展开决战,然后攻下北京,反而是同意媾和的原因。
而如今,这个局势比起原历史来说,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然而,这个好局势没有保持多久,又被倭人在山东扭转了过来。
20日,也就是魏季尘取得大捷的次日,大山岩命令山东作战军开始在荣成湾登陆。
之前,山东巡抚李秉衡虽然收到了魏季尘的警告,但是他也不大放在心上,只是多调了几营人马入成山县意思意思,求个心安,他的大部分兵力约两万多人还是布防在烟台以东地区。
等到19日,倭人舰队佯攻登州,他更是认为自己部署没有错了,直到此时倭人从荣成湾登陆,他才悔之晚矣。
世上没有后悔药买,20日晚,倭人与清军稍微交手之后,便从东门进入了容城县城。
而25日,倭人山东作战军已经全部登陆完毕,大山岩发布进军令,准备分兵左右两路,攻到威海卫。
魏季尘之所以隐晦的提起日本可能会从荣成湾登陆,而不是高谈阔论,像个先知一样指出倭人一定会从这里登陆,那是因为选择的主动权本身就在倭人手中。
作为进攻的一方,倭人能够随时改变登陆地点,而威海卫之所以会被倭人占领,北洋舰队之所以会覆灭,与倭人选择在那里登陆没有直接关系。
就算魏季尘这样说,李秉衡也相信了,并且派遣大军去荣成湾一带了,难道倭人就不会改变登陆地点,估计原先的佯攻登州,就变成了真正的进攻登州了,因此,这实在是没有多大的意义。
清廷还没有从魏季尘取得大捷的惊喜中清醒过来,倭人就已雷霆之势,在山东半岛登陆,并且势如破竹般向威海卫压过来。
顿时,朝廷上下失声,一片哗然,他们还以为自己能够松一口气了,坐下来等着谈和了,却没有想到倭人竟然虚晃一枪,马上就来个以牙还牙。
原本准备入京的李鸿章马上便调转马头,急忙回到天津总督府,继续指挥作战。
由于魏季尘的大捷,让光绪也信心满满,当即便下旨撤回了议和大臣张荫桓,示天下以必战之意。
南洋大臣张之洞,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等闻得日军山东登陆,都是主张与倭人一战,清廷内部由于魏季尘的战胜,主战派一下子就占到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