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吴可畏和爷爷在蒋家胡同独院里住了一年多,吴可畏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
这天,老爷子火急火燎的找孙子平安商量事情,想要将这院子租给他师父李冬梅。
吴可畏的师父李冬梅,六年前丈夫意外过世,她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女儿,和公婆两个小叔一大家子住一起!
她公公婆婆封建老思想。自从她丈夫去世后,李冬梅和三个女儿的日子就不好过。
她们一大家子住得也是独院,她丈夫是家里的老大,两人结婚时,就住在正房的西屋。丈夫两个弟弟住在院里的东厢房,西厢房是厨房和柴房。
七年前,刚一岁的小女儿发烧,她丈夫晚上出去求医,被歹人抢劫杀害。她公公婆婆为此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李冬梅母女害死了他们的大儿子。
李冬梅母女四人,被赶到西厢房的柴房里居住,正房西屋腾给小叔子结婚。
现在,他们一大家子添丁进口,住房是越来越拥挤。眼见他们的大孙子也要结婚,重男轻女的公公婆婆,现在要李冬梅母女腾房。
所以,吴可畏的师父李冬梅,一直在外面寻找房子。眼看离家里给的期限越来越近,李冬梅无奈只能求助老爷子。
老爷子名下无房。他无权做出决定,只能来和孙子商量。听说是给他师父居住,吴可畏当然点头答应。他师父李冬梅将他当作儿子一般的疼爱,她的三个女儿,吴可畏可是叫大姐二姐小妹的。
现在他有两处院子,可供师父李冬梅选择。可祖孙两人一致决定将蒋家胡同这座独院,提供给李冬梅母女四个居住。
这家里全是女人小孩,住南锣鼓巷那边的群居四合院,还不被他们给欺负死?甭说那里还存在着隐患,万万是不能让李冬梅一家去居住。
蒋家胡同这边的独院,能关起门来过日子。两隔壁的邻居们,也都是良善之家。师父李冬梅住这里,上下班也比较方便。
祖孙俩开始归置自己的东西,但独院里一切旳日常生活用品,都留给了他师父。李冬梅母女四人,只需要带着行李就能入住。
当吴可畏带着他师父来看房子,李冬梅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这地方闹中取静,出了静谧的蒋家胡同,就是繁华的前门大街。
这是一座一进的四合院,院子挺大。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还有三间倒座,标准的四合院。院子里都通了单独的水电,院子的角落里,有自己简易的茅房。
“房子地段都很好,但是不是地方太大了?”李冬梅还有点犹豫不决。
她们母女四人能住三间正房,就已经很满足。多出来这么多的空余房子,不就是浪费?自己租这一座独院,这租金应该不便宜。
“师父您随便住!就当是自己的家。这院子是我外公留给我的,您住徒弟家有啥不方便?”
对待他的师父李冬梅,吴可畏可不会小气。至于租房的租金,他是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虽说这房产是属于自己的徒弟,但李冬梅可不想占自己徒弟的便宜。该签订的租房契约,还是要签订。该支付的租金也不能少!
最后,在老爷子的拍板下,李冬梅以每月五万元的优惠租金,租下了徒弟的这座四合院。
李冬梅可是京都大饭店的特级面点师,每月工资八十九万五千元。支付每月五万元的房屋租金,那还是没一点的压力。
就这样,老爷子带着孙子平安,又住回了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
西跨院这么长时间没住人,四合院里住房紧张的住户,都密切注意着动向。有心急之人,都跑去了交道口街道办,打听这院子以后的去向。
四合院的这些住户们,还都不知道这西跨院并不属于公房,还以为整个四合院包括这西跨院,不是属于街道办,就是属于第三轧钢厂。
甚至于久不出门的聋老太,都亲自下场去了街道办。找下属房管科里的熟人,打听西跨院的房屋性质。
街道房管科的熟人,去里面翻看了房屋的底册后,告诉聋老太,95号四合院的西跨院属于私房性质。至于说房屋的主人是谁,这要去区房管局查询。
这消息让聋老太感到很棘手!这西跨院是私房性质,除非国家出面没收掉,不然,根本不会拿出来重新分配。
这只能在吴老头身上做文章。现在私房不能转手交易,只能作为遗产馈赠,或过户给亲属。
如果吴老头遭遇了意外,他的孙子将继承他的房产。而小孩子还小,这遗产将由抚养人来暂时接管。所以,关键还在这吴老头身上。
吴可畏回西跨院才两天,知道消息的许大茂又跑过来找他玩。将吴可畏不在的这一年多来,四合院里所发生的趣闻,讲给吴可畏听。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