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蒋南孙与朱锁锁是中学同学。

    两个人都是上海人,都是独生女。

    办入学手续那天,南孙只听得身后有一个女声叫:“锁锁,这边,锁锁,这边。”

    说的是上海话,现在已把粤语当母语的南孙听在耳中,好不纳罕,怎么会有人叫“騒騒”呢,忍不住回头望,她看到一张雪白的鹅蛋脸,五官精致,嘴角有一粒痣。

    当时十二岁的南孙心中便忖:果然有点風騒。

    以后,她便叫她騒騒,这个昵称,一下子在女校传开,朱锁锁开头并不悦意,后来却诚意接纳,连英文名字也弃之不用,就叫騒騒。

    沪语软糯,妹妹与锁锁此类叠字用粤音读出,失之浓重,用上海话念来,轻快妩媚,完全是两回事。

    两个原籍上海的女孩子,虽然已经不大会说上海话,还是成了好朋友。

    锁锁曾经问南孙:“我们会不会闹翻,会不会?倘若会的话,也太叫人难过了。”

    南孙答:“说不定会,又怎样呢,一样可以和好如初,吵归吵,不要决绝分崩就是了。”

    两个人读呼啸山庄,深夜躲在房中流泪。

    约齐了去买内衣,邻校男孩子递纸条过来,也摊开来传阅。暑假锁锁时常到蒋家度宿。

    锁锁姓朱,却不住在朱家,父亲是海员,一年到头,难得出现一次,即使回来,也居无定所,他把锁锁放在舅舅家,一住十年。

    舅舅姓区,是广东人,一家人五六个孩子挤在一层战前旧楼里,待锁锁并不坏,给她睡尾房,他却与表兄弟姐妹谈不拢。

    蒋南孙去过那地方,一道狭窄的木楼梯上去,二楼,门一打开,别有洞天,室内不知给岁月抑或烟火熏得灰黑,但楼面极高,锁锁的房间有只窗,铁枝已被无数只孩子的手摩挲得乌黑发亮,隔一条巷子,对面是面包店的作坊。

    窗下的书桌是锁锁做功课兼招呼小朋友的地方,每到下午三点,新鲜面包出炉,香闻十里,南孙爱煞那间小房间的风景,永远忘不了烤面包香。

    做面包的伙计只穿内裤操作,使南孙骇笑,男人,对小女孩子来说,是多么古怪而又陌生的动物。

    她们剪一样的发型,用一样的书包,心事,却不一样。

    锁锁对南孙说:“舅母对我好,是因为父亲付她许多津贴。”

    南孙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总是有原因的。”

    锁锁说:“你母亲爱你,就没有原因。”

    南孙笑:“那是因为我是个听话的女儿。”

    锁锁说:“照你这样说,只要有人对我好,不必详究原因?”

    “当然,否则你就要求过高,太想不开。”

    “我喜欢你的家,与父母同住,正常而幸福。”

    南孙不响。

    过了足足一年,她才问锁锁“猜猜为什么我叫南孙。”

    锁锁说:“你家的长辈盼望有个男孙。”

    是的,蒋家一家四口,老祖母一直等待男孙出世,南孙的父亲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没有孩子,第二次生下女婴,祖母得到消息,照样叫了牌搭子来搓麻将,一连七天,都有借口,直到南孙母女出院,没去探望过她们。

    然后还给了一个这样的名字。

    锁锁说:“你母亲的涵养功夫倒是好。”

    南孙笑:“在人檐下过,焉能不低头。”

    南孙的父亲是二世祖,靠家里生活,这个祖母不比别的祖母,钱的声音最大,老人家一直有尊严。

    南孙把事情说出来舒服得多“你明白了吧。”

    锁锁说:“家里面有这样一位生命之源,真正吃不消。”

    “毕业之后,我们搬出来住。”

    “对,租一间小鲍寓,两个人住。”

    锁锁一直没有提到她的母亲,而南孙也从来不问。

    蒋太太倒是很喜欢锁锁,常常说:“长大了,也要像两姐妹一样,知道没有?”

    她是一个乐观豁达的女子,很有自己的一套,生下南孙之后,一直没有再怀孕,婆婆再唠叨,只当没听见。

    南孙的祖母在晚年改信基督,家里不准赌博,蒋太太改在外头打牌,天天似上班,朝九晚五,自得其乐。

    南孙自小明白,快乐是要去找的,很少有天生幸福的人。

    蒋太太一直同女儿说:“南孙,早知还是多读几年书自己赚钱的好。”

    祖母怨,母亲也怨。

    其实她母亲年纪并不大,社会上近四十的女性俊彦多的是。

    南孙说:“妈妈,你有你的乐趣。”

    除出一个长寿而噜苏的婆婆,蒋太太的生活还是丰裕单纯的。

    这些琐事从来不曾烦着年轻人。

    夏季忙着学游泳、打球、看电影、买唱片,还有,当然,结交男孩子。

    锁锁的出手一直比南孙阔绰,南孙没有固定的零用,凡事都要做伸手派,她向母亲要,妻子向丈夫要,儿子又再向老太太要很使人气馁的一件事。

    但吃用方面,南孙又占着上风,她把锁锁邀请到家中吃饭,而锁锁在外头请她吃奶油栗子蛋糕,作为一种交换。

    这样一个小客人在家出入,照说老太太应当有意见,但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因为锁锁长得好?并不见得,老妇才不吃这一套,因为锁锁天生好记性,一本圣经自“创世纪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一直咕溜溜背下去,清脆玲珑,一字不差,令老太婆叹为观止。

    她是这样在蒋家获得通行证的。

    学校里,锁锁的功课亦比南孙好。

    南孙较为粗心。

    她一直说:“无论得很,一式的题目做十次,第八次不错,第十次也错,我是办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她的大事是替小孩补习,赚取零用。

    有些小学生蠢得厉害,南孙说她巴不得切开他们的脑袋,把课本塞进去,再缝好,交差。

    两个女孩子在功课上颇有天赋,并不是神童,却不用家长费心,属于逍遥派,大考前夕,例必兵荒马乱,但每次均名列前茅。

    升至中四,也考虑到前程问题。

    南孙说:“我倘若是男孩,真不必愁,现在看样子,老太太不会继续投资。”

    “她会的,我教你。”

    “怎么样,你有办法?”

    锁锁笑:“你把诗篇与箴言都背熟了,每日在她面前念一次。”

    “对,老太太一欢快,就送我去读神学。”

    “总比出来做事好。”

    “你呢?”

    “我?”

    “是,你。”

    “已有一年多没有见过父亲,上次见他,他说想退休。”

    “可以考奖学金。”

    “我想出来赚钱,过独立的生活。”

    “中学毕业生的收入是颇为可怜的。”

    “那么只好搬到你家来了。”

    “你知道你是受欢迎的。”

    “可是将来万一闯出名堂来,有你这么一个恩人,不知道怎么报答,倒也心烦。”

    两人都笑了。

    棒一会儿她说:“真想出去留学。我知道祖母有那个钱。”

    “那是她的钱。”

    “真的,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或许可以求你父亲。”

    “不行,爹说的话,她很不爱听,前年她在他怂恿下买进的股票如今还作废纸压在柜底,她的财产为此不见一大截,不然也不会对我们这么紧。”

    锁锁动容“你们家也有损失?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舅母一直哭,要同舅舅拼命。”

    “我也不晓得,只知道赚钱的时候人人笑,爹房中装了一具没有字盘号码的电话,随时与股票行联络,连祖母都认为是正当投资,客人来吃饭,我做陪客,一顿饭三小时,句句不离股票,烦死人。”

    “现在完了。”

    “完了。”

    “大人有时比小孩子还天真盲目。”

    “同学家中,没有不吃亏的。”

    “奇怪,每个人都输,谁是赢家?”

    南孙笑“你问我,我又不是经济学家。”

    锁锁很有兴趣“听舅母说,她本来是赚的,一元买进,两元卖出,对本对利,可是股票一直升,于是她又三元买进,四元卖出,赚了之后,回头一望,它还在升,于是她又六元买进,好,这次直往下跌,跌到一角。”

    南孙瞪她一眼“不知你在说什么。”

    “贪婪,她不知何时停止。”

    “全城的人都为之疯狂,没什么好说的。对,我阿姨要回来了,我介绍给你认识,她是少数清醒的人之一,讲出来的话,很有意思。”

    “升学的事”

    “騒騒,明年再说吧,彼得张还有没有电话给你?”

    “这一年舅母对我十分小心翼翼,比从前更客气,皆因经济情况大不如前,你瞧,股票崩溃,得益是我。”

    “彼得也太会玩了,疯得可怕。”

    锁锁也同意“是,听说他吸麻醉剂。”

    南孙沉吟“那十分过火,你认为呢?这种男孩还是疏远的好,你说是不是?”

    锁锁说:“我同意。”

    “真可惜,跳得一身好舞。”

    会跳舞的男孩子并不止一个。

    南孙从来少不了约会。

    穿着校服出去,书包装着走私的跳舞裙及鞋子,在家长开通的同学家中换上,一起出发,玩到十点钟才回家。

    从时装杂志学会化妆,南孙始终不敢搽唇膏,年轻的嘴唇特别吸收颜料,很难真正擦掉,叫老祖母看到,麻烦多多。

    锁锁则不怕,肆无忌惮地用最流行的玫瑰红,看上去足足像十七岁。

    越是家中禁忌的事,越是要做,南孙自己都不明白这种心理。

    就在她阿姨要回来的前一个晚上,南孙半夜睡醒,热的交关,跑到露台去凉一凉,听见父母在悄悄说话。

    他们俩很少交谈,出发是为着什么要紧的事。

    只听得蒋太太轻声抱怨“你真爱发神经,她那些钱,你便让他吃吃利息算了。”

    “利息?一年三厘,用来贬值也不够。”

    “她不肯听你,白挨骂。”

    “六十几岁的人了,死揽着钞票不放。”

    听到这里,南孙深决诧异,才六十吗,印象中祖母起码有八十九岁。

    棒一会儿她父亲说:“房子会涨价的。”

    “她手上有不动产。”

    “不是她那些,我同她说时你也听到,有两个大型私人屋村要盖起来了,分期落个头注,到时包赚得笑。”

    “地段也太偏僻了,届时没人要,怎么甩手。”

    南孙的父亲光火“连你都不相信我。”

    南孙心想:这也怪不得家里上中下三代女人,他确不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

    “我自己去筹钱。”他负气说。

    做妻子的只是叹气。

    “我要是有本钱,早就发了财。”

    南孙险些笑出声来,这话,连十多岁的她,听了都有无数次了。

    她打个呵欠,轻轻走回房间睡觉。

    阿姨来了,住在酒店里,南孙带着锁锁去探望她,要用电话预约。她有吸烟的习惯,一进房,便嗅到一股幽雅香水的特殊气息,女孩子觉得陌生而诡丽,如一千琳一夜那样,她们即时倾倒了。

    阿姨涸仆气地招呼她们,把她们当大人,没有比这个更令小女孩感动的了。

    南孙阿姨并非美女,但全身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一举一动,与众不同。

    南孙告诉锁锁,这些在欧洲住久了的人,是这样的。

    锁锁说:“余不敢苟同,许多在欧洲流浪的华人,垃圾而潦倒。”

    阿姨听到,微笑说:“他们搞艺术,应该是那样。”

    锁锁大胆地问:“请问你做什么呢?”

    “我在伦敦西区开了一家店,卖东方小玩意,我是个小生意人。”

    南孙飞过去一个眼色,象是说:如何?告诉过你,阿姨不是普通人。

    “快要毕业了吧?”

    两人不约而同地答:“明年。”

    阿姨感喟“你们这一代,真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依着黄砖路走,很容易到达目的地。”

    锁锁问:“绿野仙踪中之黄砖路――难道生活像历险记?”

    阿姨说:“刺激得多了。”

    锁锁看着她的面孔,猜不到她有几岁,外表不过三十余,但心境却颇为苍老,好不突兀的组合。

    “毕业后打算做什么?”

    南孙所:“读了预科再说,拖得一年是一年。”说完自己觉得再聪明没有,先咭咭地笑起来。

    锁锁说:“我想赚钱,许多许多的钱。”一脸陶醉的样子。

    阿姨幽默地所:“无论做什么,立志要早。”

    她们一起吃了顿下午茶,无论锁锁抑或南孙斗第一次坐在这样华丽的地方吃点心,人都变得矜持起来。

    大堂装饰是法式洛可可,乐师在包厢中拉梵哑铃,四周的落地大镜子反映重重叠叠的水晶灯,桌上银器累累坠坠,白衣侍者殷勤服侍,来往的客人看上去都似明星。

    南孙问阿姨:“这地方贵不贵?”

    阿姨想了一想:“时间最宝贵。”

    锁锁倒是停懂了“偶尔来一趟还是可以负担的。”

    南孙说:“给泥天天来,像办公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