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爷,爷爷的弟弟,年轻时在北京,后来为了建设二汽厂,一家人到湖北十堰定居,二奶奶是老家这边的人,生了四个儿子,喜乐生财是四个叔叔的名字,名字倒是好记,可是到现在我还分不清哪个是老三,哪个是老四,因为离得远,他们一家很少回来,太爷和太太岁数大了,需要钱,二爷都是从养活儿子的钱里挤出来汇给三爷,小时候常常给三爷家送汇款单,大概都是二爷汇来的,二奶奶脾气大,自打娶进门就不服管教,不吃太太那一套,横竖不顺,二爷之所以拉家带口去北京,基本是太太赶出去的,太太看着二奶奶不顺眼,一天也容不下,二爷无奈,背井离乡了。
二爷脾气好,村里人很少有人能说出他发脾气的样子,总是笑呵呵的,办事稳稳当当,有板有眼,不管对谁都是一派款款君子之风,儒雅谦逊,彬彬有礼,二奶奶则不然也,长的豹头环眼,一说话就大嗓门,不管不顾,笑起来一个村差不多都能听到,她长的膀大腰圆,有的是力气,干活不服人,只是心太粗,不会讨太太喜欢,太太爱听什么她不说,但是太太不爱听的她还板不住,经常是吃着饭太太就生着气摔了筷子离席而去,二爷看着不是长久的事,他又极其孝顺,没办法,找个机会,奔了北京,那时候而也已经两个儿子了,太太喜欢孙子,也心疼儿子,经常为这事犯愁,即便是儿子以及离开他,她的心里又怎么能放得下这个老实的有些窝囊的儿子呢!
二爷一家一走一年,过年回家只是几天,这样二奶奶的脾气也有收敛,太太就不在那么嫌弃儿媳妇了,毕竟是一家人,又给老杜家生了这么多孩子,婆媳关系缓和,二爷的心情也明显好起来。
这样过了几年,二爷接到上级通知,支援湖北二汽建设,一家人就要搬走了,而也带着孩子们回家来说明消息,太爷太太那一年都五十多岁了,看到儿子一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拉着儿子搂着孙子哭了好一阵子,,说了一大堆舍不得的话,二爷还是笑眯眯的劝着老人,让他们不要担心,会经常回来的,话虽这么说,好几千里地,回来哪有这么容易,太爷呵呵咧咧的哭着,口水鼻涕流了很长。
二爷一走第一年真的没有回来,刚到湖北,需要安置家和安排孩子上学,春节前来了一封很厚的信,里边还有几张照片,孩子们穿着道具军装抱着枪的,小四坐在小木马车上的,还有一张全家福,太太,太爷看得眼都直了,脸上绽着笑,虽说真的没回来,这也算见着了!
初一那天早晨吃团圆饺子,太爷,太太特意多准备了六个碗,每个碗里都盛满饺子,一家人知道,这是老人想孩子,大家都说说笑笑的哄着老人高兴,其实心里也都很不舒服,二爷一家人的确很让大家挂念。
二
时间长了,二爷一家适应了湖北的风土人情,每次来信都说在那里生活的很好,四个孩子也都一年年长大了,太太,太爷,虽说也慢慢的习惯了思念的煎熬,转念想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儿女大了不由得拢在身边,天天在眼皮底下,能有什么出息呢!但是每次给他么念信的时候,他们还是要落很多泪,一大家子人想起二爷爷一家人就会捣鼓一阵子,时间长了,也都把思念埋在了心底,值得高兴的事,能有在二汽工作的人家并不多,我们也由此而骄傲,二爷一家成了独联体。
八四年春天,太爷搭坐马车摔了腿,一卧不起,三爷给二爷写信说明情况,大约十天时间,二爷风风火火的从湖北赶回来,生怕回来晚了耽误什么事,二爷一是一头白发了,身体好像也矮了一些,说话声音低低的,依旧那样笑眯眯的,给太爷,太太买了好多当地的特产,太爷乐坏了,似乎忘记了疼痛,拉住儿子的手不舍得放下,二爷也真是孝顺,除了必须离开时,基本天天在太爷身边伺候,端屎端尿,一连半个月,二爷假期结束了,就要回湖北了,太爷还是舍不得,见了人就呵呵咧咧的哭,让人觉的很可怜,二爷爷心里不好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