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场寂寞凭谁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诗以言志”的诗人里,我曾经爱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杜工部;在“词以言情”的词人里,我深深地爱上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柳耆卿。这位出身仕宦之家的才子,抛弃了锦绣的前程,做了一位职业词人。他不是不爱浮名,只是填词的乐趣远远超过了金钱与名利,他说“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一个“忍”字,可以看见词人词中多少伤心的句子“一场寂寞凭谁诉”便是词人心底流露出的对年少轻狂的叹息!

    这样的叹息是那么的令人神伤,词人常常“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身影在斜阳下显得格外的凄凉,并不是词人真的彻底放弃了浮名,当初仁宗皇帝一句“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的御批,真正把词人逼到了词人这一条路上,纵然填词能安抚他落寞的情怀,可是这整日流连于“烟花巷陌”却并非他志之所在,谁天生情愿如此的沉沦?柳耆卿也是迫于无奈才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所以词人的寂寞倾诉于词,也就随处可见了。

    “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是衣锦还乡无望的寂寞;“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是壮志未酬的寂寞;“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是流落江湖深处无法回头的寂寞;“空怅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是对青春已逝的寂寞;“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是怀才不遇的寂寞;“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是红颜难觅的寂寞。

    这些许的寂寞,在词中尤以红颜难觅的表现为多。词人的离愁别恨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短暂、青春的流逝、功名的轻抛的哀叹。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柳耆卿的心永远是风流翩翩的少年,对烟花女子的用情也依旧那样纯洁与痴情,谢月英便是众多烟花女子中幸运的一个,柳耆卿没有足够的家产成家,也不会被婚姻牵住艺术的追求,他虽然与月英有夫妻之情,却没有夫妻之名,然而柳耆卿去世之后,也便是她为他戴重孝,出资将他安葬。这位红颜对于柳耆卿寂寞的灵魂,总能用她婉转动听的歌喉让他忘记忧愁,在风烛残年,四处漂泊的穷困苦旅中,是玉英陪着他走完了人生的尽头,耆卿去后不久,也即殉情而去。

    没有读懂红颜的寂寞就没有读懂柳词的灵魂,他是中国第一位为把烟花女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的人,他写出了她们的才气,写出了她们的真情,写出了她们的可爱,写出了她们也需要男人的呵护与疼爱,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她们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耆卿对待烟花女子的感情很像七百年后西方的小仲马“真正的爱情会让人变得美好,而不管激起这种爱情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茶花女)。柳耆卿以风华绝代之才华,倾吐于词,卓然成为一巨擎,是与他心中那份寂寞分不开的。都说“诗穷而后工”词也一样,不知为什么读晏殊的情词总有点无病生吟的感觉,也许都怪他仕途太顺的一生。柳耆卿以穷困潦倒的一生写出了凄清冷艳的词,真让人为其真情所打动。千百年后的今天,翻开他的词,我们仍然能读到他内心的那份寂寞“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寂寞感叹“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填词精神,竟如读杜甫诗那样真挚感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是早年才华的自信,也是晚年寂寞的哀叹

    2009年3月25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