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介绍。”张思安梗着脖子说道“再说我现在一个月就拿几百块钱,凭什么找人家中学老师啊,人家肯定看不上我。”
刘艳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张富国慢吞吞的说道:“好了,都别吵吵了,思安也成大人了,他的事情自己定。”张富国一开口,两个儿子都不吭气了。
孙秀云觉得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也低着头不吭气,房间里的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闷起来,马军却是一手拿着烙饼,一手捧着一碗烩菜吃的热火朝天,别说,孙秀云做的烩菜味道特别好,土豆、白菜、油炸豆腐,海带,还有大片肥肉,炖在一起别提多香了。
马军小时候很苦,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宋萍舍不得买肉,吃的都是素菜,早晨一般就是玉米面煮疙瘩饼子。
然后上面放一点点的白糖,或者切上一点点的咸菜就上玉米面煮疙瘩饼子吃,玉米面煮疙瘩饼子口感不好,拉嗓子,马军最不喜欢的就是玉米面煮疙瘩饼子。
可是宋萍最喜欢做的就是这个东西,十天到有八九天煮疙瘩饼子,吃的马军郁闷不已,偶尔有一两次早上能吃点小米稀饭加点土豆丝已经是算是珍馐美味了,中午一般就是煮面条了,茄子青菜豆角青椒这些炒上一大锅,没什么水分。
而且也没什么油水,煮完了有一种铁锅的糊糊味道,吃起来很难吃,马军每次都吃的皱眉头。
可是也不敢和母亲提意见,一提母亲就会生气要不就眼泪汪汪说父亲死的早,她一个人带孩子多么辛苦。
有时候晚上回家宋萍没时间做饭就让马军吃方便面,以前马军还挺喜欢吃方便面的,不过不是煮的方便面。
而是干吃方便面,把方便面袋子给揉碎了,然后一把一把的吃,这样吃的特别过瘾,只是有一次他母亲宋萍煮了一次方便面里面放了一个荷包蛋,放了一个西红柿,还放了一点蒜苗,炝锅这么一煮,放点香油,放点酱油,放点醋,这么一搅和,闻起来特别香,吃起来也特别爽,马军呼哧呼哧的吃了一大碗,出了一头汗,从此就爱上了方便面的新吃法,每次晚上都要让母亲给自己煮方便面。
张富国看到桌子上的烩菜和烙饼,却是老泪纵横,抹着眼泪说道:“哎,要是当年我们的那些游击队能吃到这样的饭菜有多好啊。”马军好奇的问道:“姑姥爷你们当年吃什么啊。”
张富国叹了口气给马军和张明斌讲起了当时的情况,原来抗战时期的中国,真可谓处在中国十分落后的阶段当中了,不论是经济、武器还是粮食等等方面,都供不应求,而这一惨状,也与战争有很大的关系。
战争导致的一连串效应,让中国人都难以接受,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有心去种植粮食,男人们都征战打仗,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弱以及妇女,在耕作能力上,都相对薄弱。
而且人心惶惶,谁又会有心去种粮食呢?而当时的抗战士兵们,哪怕是咬着牙,也要坚持到最后。当时的年代到底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身处现在社会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到的残酷。
当时国内的革命战士们,面对这枪林弹雨,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粮食,忍饥挨饿。那个时候的士兵,很多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都是靠意志力和身边能吃的东西充饥。
据老战士描述,当时的八路军,是最穷的部队了,没有粮食,连附近的野味也都被他们吃光。
甚至已经达到了吃树皮的阶段。“自古以来,军粮都是行军作战的必要物资,在战争中,军粮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由于性质不同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保障粮食的供应,曾经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沦陷区的墙上写了一条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企图通过这种方法来禁止老百姓给八路供应粮食。
而第二天一早,那条标语被人加了一个标点符号,变成”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这也表现出当时中日双方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这也太惨了吧,居然还要吃树皮。”
白晓艳不由说道“我们真的应该感谢当年的那些老革命给我们打下的和平年代,不应该在继续抱怨了,大家说对吗?”“是啊,我们的确应该感恩。”
刘艳也笑着说道“今天我们就要好好缅怀一下当年的游击队战士,不能浪费一滴粮食,马军尤其是你要把饭菜都吃完啊,要是浪费就打你的屁股了。”马军一个哆嗦,不知道刘艳是开玩笑还是威胁。
不过想想被艳姐打屁股也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自己打回去就行了,想一下还有些期待,嘿嘿,自己可真够变态的。宋萍笑吟吟的说道:“曾经有一位美国的专家,经过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之后,为中国人定制了一个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