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并不如何高大雄伟,但农民军并没有攻打。
军营中有一处显眼的中军大帐,坐在上首的黄巢睨着朝廷来的使者,一言不发。
使者是个传诏的小宦官,身体已经在微微颤抖,可能预感到自己要命不久矣。
他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容,有些讨好的说“黄将军不,黄王,朝廷的封赏已经下来了,您看是不是应该准备接旨了”
黄巢冷哼一声“你先念念看,朝廷授给某的是什么官职,某再决定要不要接。”
小宦官感觉自己腿发软,他就知道有好事不会轮到他来跑腿的
他哆哆嗦嗦半天没说出口,帐中的各牙将却没有耐心,一个副将一把夺过小宦官手里的锦盒,啐了一口“没卵的东西,跟个娘儿们似的磨磨唧唧。”
副将把锦盒放到黄巢的案上,恭敬的打开。
黄巢看这架势就知道朝廷必不会应他所求,他就想看看朝廷这回还能有多离谱。
事实证明,比他预想的还要离谱的多。
他怒极而起,一把抽出腰间的横刀,将锦盒连着桌案一道劈碎,对着小宦官吼道“唐廷可觉得我黄某是道旁哀犬么”
吼声如洪钟大吕,直接让小宦官昏死过去。
随后黄巢怒不可遏,直接下令攻城,不到一天时间,广州城破。
“愚蠢。”秦始皇不屑道。同时心里十分疑惑,这大唐上下都这么不堪,凭什么还能这么顽强他的大秦怎么一下子说倒就倒了呢
[黄巢打下广州后,有个小小的插曲,也是后世他的争议点之一。就是有传言他攻下广州后为了泄愤,搞了一场大屠杀,仅杀死的胡商及家眷就有十二万,次年再入广州又杀了一次,前后加在一起二十多万。
但这个传言来源于阿拉伯商人,而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广州包括属县一共才二十二万人,怎么想这件事也不合理。我个人觉得,杀抢商人肯定是有的,但规模属实太夸张了。]
从此黄巢心灰意冷,再不向朝廷要官职。广州人发生疫病,不宜久留,他又领着人打回江浙一带,反复折腾。
其实他不知道,他还有两次的擦肩而过。
第四次擦肩而过,是终于有朝廷官员受不了了,上奏说江南乃赋税重地,比广州重的多,可现在都快被黄巢打烂了,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啊他不是要天平军节度使么就给他啊,总比现在好吧
但丞相卢携非常倔强,就不答应,坚决不与巢贼媾和。
李世民已经气到说不出话来了,太医眼疾手快,赶紧塞了一颗护心丸,才让他感觉好一点。
“陛下,”太医也顾不得冒犯,拍了几下他的后背,才让陛下的气顺过来。
李世民指着天幕上卢携倔强的背影,恨声道“将军无能,拖累三军,宰相无能,覆灭朝廷啊我大唐竟败在这些庸蠹虫豸手里,朕不甘心呜”
[黄巢在江南搅了个天翻地覆,终于无敌手。于是他从容转进,打算渡过淮河,向中原进发。
中原不能说是一马平川吧,但也没太多险可以守,尤其是两百年过去,随着地形变化,曾经留下太宗皇帝英姿的虎牢关已经不成要塞。两京之间,只剩一个潼关天险。
这回真的是满朝皆惊了。
黄巢迎来了他的第五次擦肩而过。
朝臣又提出了授予他天平军节度使,哪怕只是缓兵之计,等待勤王援军也好啊
但,卢携,他不忘初心,让人感动,不仅严词拒绝,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他有准备,他在淮河布置了两道防线,那巢贼定然过不来。
然后布防的节度使军队哗变,自相残杀,黄巢不费吹灰之力,直直的奔着两京而来。]
天幕上出现了完整的中原腹地地图,将黄巢这几年进兵的路线标注的清清楚楚,红色的箭头来来回回,几乎将腹地对穿了两遍。
不论是秦始皇君臣还是李世民君臣都在抓紧记录。
朱元璋那边,几个将领虽然是不识字的大老粗,但一眼就看出这地图的重要性,不会写字也在沙地上分段临摹。
“元帅,有了这地图,咱们别说拿下南京,就是去打大都也没问题”
大明宫,李隆基依然和杨贵妃腻在一起。
杨贵妃对地图不感兴趣,她好奇的问“依陛下看,天幕上的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李隆基潇洒一笑“潼关乃天险,只要应对得当,可保长安无虞,只要死死守着,等待勤王之师就是了。”
“可洛阳怎么办”洛阳可在潼关外呀。
李隆基看杨贵妃真情实感的惋惜,觉得纯真可爱,忍不住摸了摸她如凝脂般的脸颊,笑道“爱妃何必担心咱们又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你若是想念洛阳的繁华,咱们过两月去看看便是。”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朝廷只能逃跑了,反正前面也跑了好几次,不差这一次,去蜀中的路线都摸熟了。大宦官田令孜带着小皇帝、宗室、勋贵、官员等集体出逃。
但我们倔强的丞相卢携没有。
潼关被破,卢携被罢相,改任太子宾客以分司东都,当晚,卢携服毒自尽。]
[虽说朝廷上下把锅全让卢携一个人背,是很不厚道的。但确实是他一步步的判断错误才造成这种后果。
服毒殉国听上去很壮烈,但明末思想家颜元有句话说得好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虽然他这句话批判的是明朝那些腐儒,但卢携这种与国无益甚至拖后腿的宰相,将时局败坏成样子,不是一死就可以抵消的。]
秦始皇点点头,十分认可天幕的观点,心想若是朕,必定夷其三族,九族内亲眷都恨不得贬为奴隶。
不对,朕压根儿就不会拜这种庸碌之人为丞相,把国家交到这种人手里岂非自取灭亡
所以到底有没有人给朕讲讲,这个大唐凭什么有两百多年的国祚
就这种朝廷,朕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