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直接带走,带不走的付之一炬。让那些附庸在军队身后来中国攫取战争红利的吸血鬼也尝尝滋味。不知道日本军部会不会对他们进行赔偿。
如果赔偿,这样的消耗对于日本军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如果不赔,消息传到日本国内,还会不会有民众愿意来上海进行商务活动则又是一个未知数。反正只要他们敢来,就要做出血本无归的打算。蒲素这边的策略是拿不走的宁愿烧掉,虽然不一定会轮到,但是一旦碰上就是倾家荡产。
其实蒲素现在他们做的也不是无本生意。在他想来,所谓的商会和洋行都只不过是个幌子,打着这种体面的公开旗号囤积物资往边区输送。那么多人的生活需要解决,军火的消耗也需要补充。仅仅码头之战,消耗掉的轻重机枪子弹就数量惊人。尤其是手榴弹和炸药更是所剩无几。
之前第一次看到大宅仓库里的库存,蒲素还觉得数量惊人,哪里想到仅仅那个一场烈度一般的遭遇战,就需要消耗那么大量的弹药,所以战斗原本就是个无底吞金兽,本身就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持。
而这次跟船回来的边区同志,在百人以上。大多数都是非战斗人员。虽然都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原本在边区就不参与军事行动,都是后勤保障方面的专业。
蒲素就是希望他们的加入,把经济这一块发展起来。现在的局面依然是过于依仗白俄,并不是说白俄不值得信任,蒲素早就想过了,很多角度来说,现在上海滩法租界的白俄,比华人要可靠的多,而且因为利益攸关以及仰人鼻息,关联到家属和孩子,甚至他们的忠诚度要远超别的群体。
国家和民族以及肤色和语言不同,但是作为人类,情感上都是共通的。在他们流亡到这边以后,不管曾经他们有着多么彪炳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在上海都是少数派,也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经过了黑帮的盘剥之后,阿廖沙以带头人的姿态出现,把他们召集在一起,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条件,原本已经非常满足了。
更何况现在一系列的改变,让他们的生活和待遇,连带着家属和孩子的教育,更是提高到了一个不敢想象的地步,别说在上海,就是在曾经的故土俄罗斯,他们也从来没有过到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按照阿廖沙宣布的各项福利待遇规定,在这边他们哪怕伤残或者死亡,都不用担心家属和孩子的生活问题。其他的同胞都会一直负责照顾他们,给予他们一样的生活条件。
而他们对现在整个社区的建造和规划也十分有信心。虽然在异国他乡,也有着在为自己的家园努力营造的这么一份心态。谁要是妄图剥夺或者破坏这个家园,他们是绝对能豁出性命来维护的。
至于平时的任务,他们非但不抵触,反而非常期待。原本就是长期的雇佣兵,深知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这个道理他们都清楚,现在过得日子,需要多大的经济投入才能享受,他们也非常明白。
只不过无论他们多么忠诚,情绪如何饱满。毕竟这里是上海,而他们的肤色和外貌带来的不方便非常巨大。很多场合,只有华人在这块土地上更适合行动。
首先,在白天正常通过办理通行证进出虹口,白俄就非常不容易,而且就算进去了之后,他们的行踪也非常引人注意。总不能大白天蒙面吧,那样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所以蒲素才需要从边区调集人手。一部分负责生产和技术,一部分分散到各地,进行情报搜集。老任那边的包打听只能适当的使用,不能完全信任。计划里他准备让部分同志打入各个地方的巡捕房,蛰伏起来到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在上海他最终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情报体系。和原先的“灯塔”错开,那样会让他更为放心。说到“灯塔”,自从李文娟来了之后,蒲素再也没有必要通过对方接收任务。他的行动原本就和之前的上海情报体系不搭界,复杂局势之下最好和那边隔绝联系。为此,他特地叮嘱了李文娟几次,他知道李文娟在边区时和“灯塔”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到他这里就决不能再有联系了。
等到他把该说的说完,李文娟她们也分别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老任就提出需要一队白俄队员打扮成黑帮,配合他的动迁工厂以及征收工作。
阿廖沙建议提供足够的防护,建议冲压薄钢板给队员制作护具和头盔,减少伤亡。实际上蒲素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阿廖沙想的太简单了。薄钢板先不说锻造技术和工艺,现代枪械从枪管里发射出的子弹动能,远远不是薄薄一层钢板就能抵挡得住的,甚至因为钢板贴身在最弹头钻入后还能加剧伤害。他在苏联的时候,看到那边很多次测试,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技术和材料的结合。
只不过这个建议,他会重视。只要公爵他们搬到要塞以后,今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来测试。这种事短期内是急不来的。
而李文娟也顺便报告了账目和最近的商业进展,只不过几分钟之后,在场的几个人听到以后面色都变的非常奇怪。
李文娟不紧不慢的报着数字,从哪进口到上海什么品名,什么船到港,起始价多少,去除运费以及清关杂费以后实际成本多少,而同样的物品在上海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每一桩交易李文娟都报的清清楚楚。最后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买卖,实际利润就是投入的百分之六百。也就是投入一万块大洋,去除各种杂费实际收益是六万块。
当然投的越多,赚的越多。这方面一开始他们就没有保守,所以实际的数字非常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