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四十多岁,脸上的皱纹已经清晰可见。
由于长期从事盐碱荒地的改造工作,他的双手变得异常粗大,牙齿也变得发黄。
仅从外貌上,已经很难将他同一般的农民区分开来了。如果不是经陈建章介绍,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学者、如今中科院的专家!
李维新和陈建章既是老乡,也是知交。因此他跟陈建章说话毫不避讳:“你刚从大学里辞职的时候,我就觉得可惜了。以你的学识,熬一熬,进入中科院的机会是很大的。”
“我还一度怕你被金钱迷惑了初心。好在,现在看来,你还是有点追求的。”
陈建章无奈地苦笑,“我是被金钱迷惑来着,不过是忘不了脚下的土地而已。”
李维新哈哈大笑,“那就足够了。土和未来,都在脚下。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为了脚下的土地而奋斗一生。你能走出来,利用自己所学,也未尝不是一条大道。”
陈建章也笑了。
陈建章向齐政等人隆重介绍了李维新。
用陈建章的话来说,十多年前他刚认识李维新的时候,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现在脸也黑了,说话的声音也粗了,活脱脱一个“老农民”了。
这是因为他加入了国家的环渤海盐碱地改造工程。
这是一项巨大的农业科技工程,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粮食大幅增产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科院的两代学人已经在这片盐碱地上接力奉献了30多年。他们选育和创新的一批粮食新品种及农业关键技术,对当地盐碱荒地的改良和农业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一群向李维新一样默默无闻的科技精英的甘于贡献。
这是一群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一群特殊的“农民”。
他们本可以在繁华的大都市里过着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却为了心中的理想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那片贫瘠的盐碱地上。
远离都市和亲人,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欠缺。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是什么让这批科技精英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选择在那里扎根?
“大概是头铁吧。”李维新如是道。
当年他在美国游学,彼时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大潮方兴未艾,光明的前途似乎正在向他招手。然而,李维新却在一次返乡探亲后提前结束了留美生涯,回到冬营试验站工作。
对此,李维新嘿嘿一笑,“谁让我学的是这个呢?谁让这里是我的家呢?”
“真正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多简单啊,条件那么艰苦,工作却那么认真!”李维新说,“为了治理好黄淮海的盐碱地,再苦再累都不怕!”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他说,“现在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其实我一直忧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还有没有我们这样的奋斗精神?但是看到有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和企业,开始从都市走向农村,沿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继续奋斗。我就不再担忧了。”
齐政听了都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们还是为了赚钱……”
“谁不是为了赚钱呢?”李维新打断齐政的话,“只要你们的努力,让不毛之地变成良田,让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那就有很大的意义了。赚再多的钱,难道不是顺带的吗?”
嗯,这话,说的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