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礼都不带回家呢?儿子啊,家里的活你也干,从源河村拎点东西回来,怎么就不行了?”

    “你媳妇说家里都有,可这是一日三餐都得吃的啊,家里有归有,亲家母的一番心意,拿回来咱们也用得着,正正合适,多贴心,一句说你下午要练字就不拿?让亲家母怎么想?这女婿还真金贵呢,碰着个不厚道的亲家,就这事,八成得起疙瘩。”陈寡妇后面的话说的有点严肃。“子善,子善媳妇,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该说的都说完,陈寡妇见儿媳脸色忽红忽青,眉眼里全是郁气,她呀,就高兴了。“你们呐,还是太年轻,想事想的不周全细致,往后家里事啊,还得得多听听我这老人的,子善媳妇啊,虽说钱是你自己挣的,可你嫁到了陈家,就是陈家的媳妇,是陈家人呢,一家子哪能分个你我呢。难道在你心里,你和子善成亲,你们俩口子是一家,我这寡母就给落下了?”

    “娘!”陈秀才听不得这话,母亲辛辛苦苦的把他拉扯大,就算成了亲,他也不可能只管媳妇不管娘。“这回是我的错,是我想得不够周全,没想到家里的情况,让娘操心了,往后不会了,娘你放心罢。”

    阮如秀在娘家吃了一顿骂,回到夫家后,又吃了一顿骂,比起在娘家的骂,婆婆指桑骂槐的话,更让她难受,还不如指着她的鼻子骂,她在丈夫面前也能讨点好,可眼下这情况,只能默默受着,半句话都不能回。

    她今天上午还奇怪着,怎么婆婆这么轻易的就妥协了。姜还真是老的辣。

    “娘。是我不对。你也知,阮家去年才分的家,一大家子住着,情分都不错。所以,这趟回娘家,我才想着,一屋子都在呢,独独备了爷爷奶奶还有爹娘的礼,不太适合,索性便将隔房的叔婶也备了礼。我想的是好,却只想了一面,让娘操心受累,是我的不对。”阮如秀认着错,态度很诚恳。

    陈寡妇欣慰的直点头。“知错能改都是好孩子,忙着去吧,回头啊,家里事还是先问问我,没得又办错了事,这人情往来的事,可不能只由着性子。儿子啊,不独这桩,倘若你有造化,往后有了出息,官场里的学问也多着呢,刚开始你就得先学着看着,不能强出头。”

    “娘。我懂。如秀也是好心,不想让你劳累,不过娘说的对,家里的事还是得由你来操劳着,你累着点教教如秀。”陈秀才想着在阮家发生的事,又想想娘说的话,深觉娘说的对。

    陈寡妇乐呵呵的点着头。“这是自然的,去看书练字罢,都耽搁了点时辰呢,如秀就留下来,我跟她再细细叨叨家长里短。姑娘家的,又不用考功名,别整天窝在书屋里,俩口子才刚刚成亲,还整天腻腻歪歪的,子善啊,你怕是都没什么心思看书了。”话里带着调侃。

    陈秀才略有些脸红,想想挺对,便点着头。“都听娘的,如秀你留下来,我进屋看书。”

    “嗳,别怪娘心狠,连你们夫妻俩的事都插手,只是子善啊,你明年就要下考场的,这一年年的读书也不容易,得争气点呢。”陈寡妇起着身,送儿子进书屋,温温和和提醒着。

    陈秀才想想近几个月,他确实有点沉于风花雪月,便觉愧对母亲,当即对着母亲深深的鞠了个躬,满心歉意的道。“娘。孩儿自今日起,当全心全意沉浸于书本里,不让娘为着我操心担忧。”

    “去罢,我自是知我儿,打小就是个好孩子。”陈寡妇轻抚了下儿子的发顶,满眼慈爱的看着他。“去读书罢。”

    阮如秀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心里阵阵泛冷,婆婆这手压的真狠呐!可真能沉得住气!

    源河村村西阮家,送走闺女和女婿后,阮刘氏看着手里拎着的布袋子,在屋檐下站了会,才拎着布袋子回厨房,将里头的吃物一样样的重新拿出来。

    家里只余了十六个鸡蛋,她想着凑个整数,就去了妯娌家借了四个。早早的让丈夫磨了十斤麦子粉,五斤苞米粉,想着闺女爱吃三白瓜,特意搁了三个在袋子底下放着,晒的菜干,煎的小鱼小虾,俱都用油纸包妥当扎紧。

    都说陈家日子过得紧巴巴,就怕闺女嫁过去吃不好,还抓了只活鸡只活鸭,平素也不好过去走动,读书人都好面子,也不太好看。盼着中秋节,闺女和女婿过来时,借着回礼多整点吃物让他们带回去,吃好点,读书也是个辛苦事呢。

    阮刘氏想的细致,没想到,闺女嫌袋子太重,女婿是书生,下午要练字,一路拎着走回家,累了手下午就别想练字。倒把这岔这给忘了,要是家里有牛车就好了。可惜一袋子吃物,要不,回头让兴业拎着去趟杏花村。

    咦,陈寡妇的刻薄名声大着呢,要是见闺女和女婿拎着礼过来阮家,却两手空空的回去,只怕心里会落埋怨。阮刘氏越想越好,才拿出来的菜干和鸡蛋,又给放回了布袋里。

    鸡蛋易碎,直接放在了软软的菜干里垫着。

    “娘。鸡和鸭得松绑吧,憋坏了,就只能杀着吃。”阮于氏见儿子和胖墩玩去了,就过来了厨房,说着,蹲身去解另一个袋子。

    鸡和鸭有气味,就用了一个小点的袋子装着。

    阮刘氏正想着呢,赶紧阻止。“别。别松了,正好你把兴业喊回来,让他带着这俩袋子吃物去趟杏花村,送到陈家去。如秀和子善拎了这么多中秋节礼过来,却两手空空的回去,有点不好看。”

    “这样好麽?”阮于氏讷讷的问。她可是看的清楚,哪是什么妹夫不好拿,明明是小姑子不太想要。兴业巴巴的拎到杏花村去,陈家不接怎么办?想想就尴尬的很。可婆婆开了口,她也不好说什么。

    “不送过去才不好呢。”阮刘氏净想着闺女,没想到别的方面。

    阮于氏却想的更多,如秀嫁进陈家,村里就有流言,说阮家把闺女往火坑里推,为的就是陈秀才,这会,拎着两袋子吃物送过去,不知道得怎么嚼呢,好心办了坏事怎么办?其实,就她自己来说,还真不怎么稀罕有个秀才妹夫。“陈家会接麽?”

    “不是。业兴媳妇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不怎么情愿?”阮刘氏慢半拍的反应过来,疑惑的看着儿媳。“想什么呢?”好在婆媳俩关系向来好,倒也没什么情绪,只是有点奇怪而已。

    “没。没有呢。”阮于氏想了想,到底没有把心里想的说出来。“我去叫兴业回来。”起身就往外面走,却没有去找丈夫,而是拐了个弯,去了趟三婶家。

    琢磨着,三叔三婶今天也收了中秋节礼,回礼也是自然,阮家三房人都回了礼,拎着这些礼过去陈家,倒是比独独拎着大房的吃物上陈家要更好点。再者,三叔三婶那边有个初秀夫妻俩呢,村里人都不敢讲三房的是非,就是有点畏着初秀家的汉子。

    阮于氏去找三婶,扑了空,她又去了隔壁,果然,三婶和初秀正说着话呢。“三婶,初秀。”

    “大嫂。”阮初秀笑嘻嘻的喊着人。

    阮永氏见她挺着急的模样,便问。“明志娘,是不是有甚事啊?都喘着气呢。”

    “是有点事儿。”阮于氏和三婶母女俩关系好着呢,倒也没怎么瞒着,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娘,让我把兴业喊回去,将中秋回礼送到陈家去,我想着,如秀夫妻俩,是三房人都送了礼,过来和三婶说声。”

    来的还真巧了。阮永氏和初秀说的就是这事。阮永氏吧,受了别人的好,就会还点心意回去。正和闺女说着,接了如秀夫妻俩的中秋节礼要怎么还礼,真是打磕睡时正好递来了枕头。

    “我和初秀正说着这事呢,明志娘来的可真好。”阮永氏笑笑说着自己的打算。“送十个鸡蛋,再送只野兔。阿阳进山去了,应该快回来了,明志娘坐着歇会儿,咱们说说话,这天早着呢,杏花村不远,不耽搁功夫。”

    拆开如秀和陈秀才送的中秋节礼,一盒子红豆糕,应该是自己做的,一盒子蜜饯,杏脯和桃脯。回十个鸡蛋和一只野兔,这礼啊算是回的相当重。也是看在大房的面上,想着陈家日子紧巴,左右不费什么钱,就是费点力,这样不着痕迹的帮衬把也是一把。算是阮家对阮如秀的看重,原就是有点高嫁的意味,陈寡妇刻薄名声,有个娘家撑着,如秀在陈家或许能轻松点。

    曲阳这趟出山,主要还是因媳妇砸着嘴巴说,有点想念野鸡蛋的味道。正巧丈母娘说着回礼这事,他就随口应了句,把这事给接手里,带着小灰和小黑进了山里打猎。捕只野兔也就是信手拈来的一桩小事而已。

    阮刘氏等啊等,等啊等,不见业兴回来,也不见儿媳回来,看着在院子里和胖墩玩的开心的乖孙孙,她就讷闷了。这儿媳去喊儿子这是喊到哪去了?咋就没人影了呢,琢磨着要不要出门寻时,就见儿媳拎着一个小袋子和一只野兔回来了。

    “娘。我去了趟三婶家。”阮于氏走到屋檐下,才接着说。“我寻思着,如秀是各房都送了礼的,我跟三婶也支了个声,三婶和初秀正商量着这事呢。我就坐着说了会话,等阿阳从山里回来。”

    阮刘氏当即笑了起来。“看我这脑子,幸好你记着,把这岔给忘了,我再去趟二房说说。”还好儿媳想的周到。要是独大房巴巴的送了回礼过去,把二房和三房落了,还不知道亲家母要怎么想呢。

    阮张氏对杏脯和桃脯没什么兴趣,大儿子经常买果脯回来给俩个儿子,她也跟着沾光,常常可以吃到,都有点吃腻味了。对红豆糕倒是比较喜欢,味道还真不错,共六块,她只吃了一块,想着给丈夫也留块,剩下的给俩个儿子。

    业青和业康现在精怪着呢,知道是大哥当家,管着家里的事,但凡从父母这里受了点芝麻绿豆大的委屈,都不用等大哥回镇里,转眼兄弟俩就手拉着手,雄纠纠气昂昂的去了镇里告状。

    阮张氏现在是不疼儿子都不行了。想想就气的牙疼,可生气的同时又有股诡异的骄傲感。家里的儿子个个都有聪明着呢,都是她的儿子,等长大了准会有出息,儿子有出息,她脸上也有光啊,走出去多有面子。这么想着,肚子里的郁气又散了个干净。

    “业山娘。我和初秀娘都备了回礼,准备让业兴带着去陈家,你给陈家的回礼,回头是你自己送去,还是咱们一道?”阮刘氏进了西厢的屋里,开门见山的就说着话。

    阮张氏嘴里还在回味着红豆糕的美味,还有点犯馋呢,听到大嫂这话,瞪圆了眼睛。“啥?”还得有回礼了啊?

    “小辈了送了中秋节礼,咱当长辈的自然也得回点心意,这才叫规矩呢。”阮刘氏可不想落了闺女的面子,省得闺女在陈家挺不起腰杆。

    “初秀娘送了啥?”阮张氏不甘不愿的问了句。

    阮刘氏笑盈盈的回。“十个鸡蛋和一只野兔。”

    “就俩盒玩意,还送这么多?青菜吃出了肉味来啊!”阮张氏一张脸皱成团,心疼极了。

    “俱都是心意,业山娘自己估摸着就行。”阮刘氏倒也没说,要回什么什么,二房全靠业山撑着,业山半大的孩子,也怪不容易的。

    阮张氏想着大儿子每每回家时叮嘱她的话,想赖了这事又不敢,想了想,想了又想,到底说道。“那,我回十个鸡蛋吧。”

    等着阮刘氏把三家的回礼都整理妥当时,阮于氏正好把阮兴业喊回家。阮刘氏细细的叮嘱了大儿子几句,哪个是哪家的回礼,可不能弄混了。二房这边,她想了想,把五斤糙米挪了过去,倒也是极好看的。

    阮兴业认真的记着,东西有点多,他去隔壁扬家借了个牛车,正好这回牛车有空,驾着牛车去了杏花村。在村里走时,有村妇村民见着,好奇问了声,他便回了句。

    话说的自然是漂漂亮亮。如秀和子善回娘家,每个房头都送了中秋节礼,这不,阮家三房人回了点心意,他送着去陈家。

    村妇村民听着,都竖着大拇指,连连点头。不亏是读书人家,还真是懂规矩,连隔房的长辈都送到了礼,咱们农户哪里有这么讲究啊,有钱的富贵人家才会这样呢,阮家也厚道啊,受了礼还回了这么多。

    陈寡妇看到阮家众人的回礼时,有点儿意外,高高兴兴的收了礼。心里则想着,儿媳拎不清,这阮家倒是真厚道。客客气气的招待了阮业兴,还特特让儿子出来陪着说了会子话,又留着吃晚饭,阮业兴给推了,说家里事多。

    回到阮家后,阮业兴跟父母讲在陈家的事,是陈寡妇待他很是周到,还让陈秀才过来陪他说话,最后总结。如秀在陈家应该是过的不错。

    阮文善夫妻尤其是阮刘氏,夜里都能睡踏实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