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行为,按大明律已构成了强占民女之罪。县典狱几个捕快,没费事就找到了正在与乡民诉苦的柳老头,将他带回了典狱内收监。
在审讯柳老头的时候,董长顺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他问柳老头为什么要强占自己的儿媳,做出这种人神共愤之事时。
谁知道,柳老头理直气壮地回答,“她是我柳家的媳妇,嫁到柳家,生是柳家的人,死是柳家的鬼。我儿子已经战死沙场,她为什么不可以帮我柳家继承香火?再说,儿子死了,老子续了儿媳妇,在柳城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世人皆知!”
得到如此的回答,董长顺一个头两个大。后来找人询问,在柳城縣确实有过这样的习俗,自从有了柳城縣便有了这规矩。
儿子出事之后,也有人家把儿媳妇据为己有,不再出嫁,继续帮自家继承香火。尽管柳老头对自己的罪行毫不掩饰,但董长顺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徐茂先倒是头一次听说有这回来,问过了几位杂役司的头头,他们的回答同样是:象这样的事情,柳城縣的确发生过。只要双方情愿,不闹出什么乱子来便好,县里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不参与干涉别人的家事。
因为这是风俗问题,如果打压,将引起一连串的联锁反应。再说柳老头只是强占未遂,并没有真正伤害到碧玉,他们的建议是管教管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免激怒当地保守百姓。
还真是问题啊!以前只听说过,古代皇帝死了,儿子取了老爸的妃子,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民间死了儿子,老子还能娶了儿媳妇的规矩。真是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做为一介知县,徐茂先还是从大局考虑,让典狱对柳老头进行一番管教,关了几天之后送回家,没将事态扩大。
而经过这件事情,碧玉死活不愿再住家里,直接搬来县里的伙房住。原以为事情算是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天,柳城縣到处流传着一种谣言:
柳家寡妇与县里某位外来的大人有染,还因为东窗事发,把公公抓起来打了半死,关了好多天才放人。
显然这种流言的矛头直指徐茂先,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信,有人不屑罢了。
稍有智商的人都不会明白,徐茂先不是尸位素餐的庸官,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又是一介知县,前途不可限量,怎么可能与一个成婚生子的寡妇有染?
纯属无稽之谈!
这种流言也传到了宜阳府里,
佟府令轻蔑地冷哼了一句,没有再理会这种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徐茂先是他一手关照的门生,有人胆敢针对他,那便是针对自己。
官场之阴暗,完全可能淹没一个有才华的人,他不希望徐茂先在柳城縣刚刚有了些起色,便被这种流言蜚语所困。佟府令的目光,最终落在那撰写了通阳河水利事件的永乐编年通鉴上,那副香艳画册格外刺眼。
画中,徐茂先紧闭双眼,不省人事的躺在一个美少妇的怀中,而这个美少妇,正用自己的清白,抢救这个昏迷不醒的人。
本来这件事已经捅到了京城,柳城縣兴修水利,美少妇舍身救人的事迹,被渲染的沸沸扬扬,可是不知为什么,突然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禁声闭嘴,绝口不提这件事,尤其是京九直隶的高层,对错也不再理会。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权力,能一夜间,封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而且这人的出发点,应该是在帮忙徐茂先才对,他又会是谁呢?如果他是好意的话,那与徐茂先是什么关系?佟府令陷入了深深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