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周小桥顺着她的目光,看到煤气灶边有一包黄色的香菇肥牛,周小暖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五颜六色的鸡毛扎的毽子和一块五毛钱:“这是多出来的钱。”
周小桥有些恍惚,一包香菇肥牛五角钱,一个毽子一块钱,所以她给自己妹妹的午饭钱只有三块钱吗?
不过这个时候的物价好像确实如此,三块钱的面满满一大碗,还有一大撮豆芽或者青菜,有时候运气好还能见到两块没多少肉的小小的排骨。
周小桥有些发涩:“钱你自己收着吧,给你的就是你的了,你回来吃饭没买点什么菜吗?”
两姐妹为了省钱,三餐都是在家自己做饭,中午周小桥放学迟,午休只有四十分钟,都是前一天晚上和周小暖说好买什么菜,让她放学先去菜市场买来,回家洗好切好,同时煮上饭,等她回来就能烧菜,然后很快就能吃上饭。
周小暖见她没有生气,就笑起来:“没有啊,我又不会做,我在饭上蒸了个鸡蛋羹,姐你要一起吃吗?”
她们煮饭都会煮比较多,高压锅控制不大好火候,周小暖技术还不到家,饭太少不是焦糊就是夹生,她们中午就会煮多一点,晚上炒热或者煮稀饭,顺便还能留到第二天一早煮稀饭。
周小桥的目光却在旁边原本应该是餐桌,但现在空了的地方扫了一眼,脸色沉了下去。
那张桌子现在正在前厅被那些人用来打麻将,凳子椅子也被搬光了。
她还记得这天,妹妹因为没有桌椅用,就在煤气灶前站着吃饭,结果被邻居看到,看到就看到吧,本来也不算什么事,结果那邻居就大嘴巴去宣传了。
什么周家姐妹困难得不行了,午饭就一碗鸡蛋羹配饭,就滴两滴酱油,节省得要死。
什么周家那个小的在灶头吃饭,跟个小媳妇似的,之后每每看到周小暖就要打趣两声,类似鸡蛋羹好吃吗,吃得那么差太瘦了长不高之类的话,甚至直接管她叫小媳妇。
周小桥简直想不通那些吃饱了撑着的是个什么心理,嘴巴上说她们怎么怎么懂事,怎么怎么节俭,大嘴巴子到处传,还跟自家孩子说要跟她们姐妹学习,其实说这些话时带着一股同情可怜的意味,内心里充斥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高高在上般地指指点点。
这样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周小桥那时候还小,不懂太多人情世故,只觉得有些尴尬不舒服,直到后来慢慢长大,才渐渐品出那股子恶心的味道来。
然而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吃个饭桌上没肉会被人说不舍得吃,洗个衣服用水少了一点会被人说连水都不舍得用,一把扫帚用得半残还没扔会被说真会过日子,出去接手工活会被说这么小就会赚钱了。
长大之后周小桥再看过去,才发现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在潜移默化间对她的影响非常巨大。
学生时代,她敏感,不自信,不愿意表达自己,不爱和人打交道,那时候还能用专心学习来遮掩,但毕业进入社会后,这样的性格让她吃了很大的苦头。
后来磕磕碰碰多了,她才学会伪装自己,笑脸迎人,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内心是多么封闭,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又是多么疲惫。
而妹妹周小暖显然受到的影响更大。
流言蜚语,指指点点,寄人篱下,举目非亲,这样的环境真的能扭曲一个人的性格。
多年以后她才知道,妹妹独自住在堂婶家的那些年,那些街坊邻居,包括那位自称把妹妹当女儿疼爱的堂婶,总会跟妹妹开玩笑,说什么她被爸爸姐姐丢掉了,说因为她是个女孩才导致她妈饱受压力最终离婚。
竟拿这样的话,来和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开玩笑!
这一次周小桥不会让妹妹再经历这样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