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的人员还在调整当中,寇瑊像是认准了徐平,连各司副使人选也找他商量。
以王惟正代替王沿出任户部副使,张存为度支判官,徐平以前在广南西路所认识的文职官员,凡是资历合适的几乎全部调入三司。本来章频也已经从广南西路转运使离任,可惜他年龄太大,身体老迈,只好任他申请致仕。
吕夷简在与徐平因为许申铸钱的事情碰撞过一次之后,再次表现出了善意,以中书的名义调徐平的岳父林文思返京,改为京官,在国子监任《春秋》博士。
很难说吕夷简与谁有仇,他是一个特殊时代出现的典型官僚,非常在意自己的地位与权势,日久天长身边也聚集了一群人。只要不影响到吕夷简的地位,他也不会主动地攻击朝廷里的某个人或某个势力,对徐平如此,开始对李迪也是如此。
不过李迪与吕夷简不一样,他是有政治理想的,按部就班的官僚作风他看不惯,过于在意自己权势地位的做法他更看不惯。李迪的脾气又执拗,性子粗枝大叶,又有曾为帝师的背景,资历比吕夷简老得多,两人矛盾才慢慢激烈起来。
徐平的年纪太轻,资历太浅,即使有寇瑊的全心帮扶,也最多就是在三司里面折腾一下,对吕夷简构不成任何威胁。三司本就是大宋朝堂官僚气息最浓厚的一个部门,吕夷简和徐平也就是在个别事情上有争端,大的方向两人反而是合作的。
吕夷简处在这个时代的风口,不是因为他的人怎么样,而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巨大官僚机器成了靶子,被一波又一波杰出的政治人物集火,最终却屹立不倒。吕夷简最大的错误就是他太顽固,活着的时候竟然没有人能够击倒他,身后自然要被算账。
不过当吕夷简与李迪的矛盾慢慢凸显出来,徐平的日子一下就轻松了。
这一天下午,徐平正与寇瑊在三司长官厅商量着其他人事,张存从外面急匆匆地跑进来,喘着粗气说:“大事,开封府汴河边上发生民变了!”
寇瑊一下站了起来:“怎么回事?程天球刚改知开封府,就发生民变,他做了什么事情惹出这么大乱子?天子脚下,发生民乱还了得!”
张存道:“事情与程学士关系倒不大,还是天寒炭价处理不当的事。自从我们与开封府一起定了炭的市价为一百文一称,那些炭行的商户假意应承,暗中却指使人把每天炭行卖出来的炭买断,以四十文一斤在市面零售。昨天一个零卖炭的小贩到了蔡河附近,用一篮炭诱奸了民妇,刚巧被那民妇的丈夫堵住。那汉子是码头上的苦力,正与人一起在河面上采冰,捉奸之后,一群苦力一拥而上把小贩打死在当场。”
徐平道:“苦力不是也有牙行?行头怎么不拦着,就闹了人命出来。”
“这个时节,苦力们衣食无着,牙行的牙子都是伶俐人,哪里会去惹事情?”
寇瑊自己是当过开封知府的,听完皱着眉头说:“左右不过是一件人命官司,就是念苦力们情有可原,死罪免了,判一个充军流放也就罢了,怎么还惹出民变来?”
张存叹了口气:“因为苦力们发现了这个小贩是炭行雇来,专门卖炭的。这个时候贫苦人家都用不起炭,这样一来可不就是热锅上洒油,一下就炸了!”
在场的三人虽然都是中高级官员,职务补贴里就有炭的,但也不是不知民生疾苦的人,听张存一说,都明白过来。
如果只是骗奸良家女子,打死了自然有法律处置。现在牵扯到了炭行的不法情事,整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贫苦百姓天寒地冻无处烤火本来就颇多怨言,很多人家连家里的房梁都拆了烤火,把这样一件事情摊在阳光下,那还不是群情汹汹。
开封城天子脚下,要的就是歌舞升平装点盛世门面,出了这种事情那还得了?事情闹起来一个开封府可压不住,为了表示皇帝关心民间疾苦,这件案子最少御史台要搀和进去。御史台的官员一插手,他们本就是靠着弹劾官吏吃饭的,只怕从上到下一大串官员都要跟着倒霉。现在御史中丞孔道辅又是个性子急的,跟中书门下一向不对付,还不知道要借着这事情收拾多少人呢。
徐平与寇瑊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现在三司刚刚开始整顿,千万别牵扯到这里来就好。至于中书门下,人家有宰辅做大靠山,跟御史台硬杠得起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