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南街偏僻的巷中有个小酒馆, 程子才和史安安此时正坐在里面。
“有什么话现在可以直说了吧。”史安安看着对面但笑不语的程子才,终于忍不住改口说道。
“史姑娘大可不必如此防备于我,说起来我们应该是同一路人才对。”程子才这么说着, 见史安安一愣,又继续道:“你不喜欢苏家, 我也是一样, 我们何不一起联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史安安听了程子才的话, 见他脸色平静, 禁不住问道:“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
如今苏洵三父子刚到汴京城不过半年光景,可在朝堂内外已经算是小有名气。
一方面有义王赵桀的名声加持, 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才华也受到朝中大臣们的赏识,若是按这趋势发展下去, 明年年初的礼部会试,他们定然能够大放异彩。
若是任由他们这么下去,只怕以后想要对付苏家人便是难上加难了。
“如今他们和义王走的近,何不从他这里下手?”程子才这么说着, 史安安叹了口气。还以为他会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她之前从赵桀下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适得其反。
“圣上现在对义王颇为重视, 就连重阳灯会的主持权也都交给了他, 从他下手岂不是和皇室为敌?”
程子才知道史安安误会了, 便笑着解释道:“史姑娘只怕是误解了在下的意思, 其实……”
史安安听着程子才的分析, 原本有些暗淡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看样子,以后又有好戏可看了。
******
九月九日,日月并重,两九相重。《易经》中九为阳数,故而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重阳节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在民间兴盛,自此之后一直延续至今。
秋意渐浓,重阳节时人们往往会登上高处秋游望远,感受大好河山。
在汴京,各大高楼早早便被站了位子,不少百姓也会去城外附近的山上游玩。
不少女子还会在鬓发间插上茱萸花、菊花或是木芙蓉,而在这一天汴京城无论街道或是游览场所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菊花,颜色多样,目不暇接。
根据《岁时广记》记载,当时汴京城中女子已经不再将新鲜茱萸花或是菊花插在鬓发间,而是用彩缯剪裁城茱萸花的样子系在鬓发之间。
从这时候开始,重阳节插茱萸花的习俗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辟邪消灾,更多的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赠送自己精心剪裁而成的茱萸花已经成了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
这天清早之时,苏辙和史凌汐他们便换上了前日买的新衣,梳洗打扮过后,几人便一同上了街。
重阳节时,街道的小吃摊位有专门的花糕和菊花酒贩卖,这是重阳节的特色。
刚走到街上,远远地便能听见小贩的叫卖声,不远处花香、酒香混合在一起,秋风袭来带来丝丝凉爽的同时,也将酒香、花香送到了身旁。
北宋都城汴京一年有四大灯会,分别是中秋灯会、重阳灯会、春节灯会和元宵灯会。
这四个灯会各有不同,中秋灯会和元宵灯会更多的是以观赏为主,而重阳灯会和春节灯会则多是为朝廷和百姓祈福为主。
也因为这样,能够主持重阳灯会或是春节灯会一直以来都是大臣们和王公贵族所向往的。
赵桀在汴京城中人气很高,又深受仁宗宠爱,由他来主持重阳灯会自然是无人反对。
天色尚早,可金明池外已经聚齐了许多百姓。
史凌汐他们到达金明池的时候看见的就是百姓们层层围观的景象,看到此情此景,史凌汐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赵祯要专门为赵桀下旨不让人靠近义王府。
看他这人气,若在现代可比得上一线明星了。
之前虽然知道赵桀在汴京城中颇受欢迎,可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他的受欢迎程度。
围观的百姓开了一条缝,从中走出一道熟悉的身影,是刘乾。
他径直走到了苏辙他们面前,一抱拳恭敬道:“殿下知道几位会早到,特派我来迎接,诸位请跟我来。”
众人点了点头,这才跟在刘乾的身后进了金明池。
记得上次来这里是五月的时候,那时候是为了看‘金池夜雨’,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了。
史凌汐看看池中有些发黄的荷叶,荷花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禁不住心中有些感叹,时间过得还真快。
众人被引到了宝津楼上,时间尚早,宝津楼中并没有多少人。
登上高层,史凌汐推开窗户向外张望,楼外拉出的彩线上绑满了灯笼,单是宝津楼每一层就有八条线拉出,若是这些灯笼到晚上一起点亮,可以想象是如何壮丽的场景。
“王爷还在处理事务,他让诸位在此稍后片刻。”刘乾这么说着,恭敬一拜才离开了。
******
就在汴京城中忙着过重阳节的时候,另一边的杭州城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要说在北宋,论起城市的繁荣,除了都城汴京之外,杭州城也是屈指可数的。
杭州城的繁华,不仅体现在街道各色的商铺,更多的体现在美食之上。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