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用更详尽的思维来学习中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经常有病人和中医说西医治疗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作为中医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见火就下;见虚就补;见实就泻;见血压高就用镇肝药……这与一般西医“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又有何分别?

    高明的西医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会治本,比如通过抗凝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比如通过治疗胃病来治疗心脏的不适……

    任何学科到了一定的高度,达到道的境界,都是相通的。更不用说同是治病的“西医”和“中医”。一个真正的西医大家,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他会借用中医的思维来帮助西医;同样中医要被世人接受,首先得被西医接受,中医人必须自身要深入了解西医,站在中医的角度,借用现代医学的成绩,提升自己在医道中的悟力,这样不仅仅自身提高,也容易被西医接受!

    当我们相信切脉的同时,也可以借用现代仪器来验证我们的脉象,比如当我们切脉认为患者患有卵巢囊肿时,可以通过做B超来验证,这样西医、病人都会很信服。反过来我们看到胆结石的病人报告单,我们再切脉就会体会到胆结石的脉象特点,这样自身的切脉技术就会得到提高。虽然我们肉眼没有扁鹊穿墙的透视力,但借用现代仪器,我们都可以做现代的扁鹊……

    再来看一对:“难”与“易”!

    “难易相成”,难与易是同时存在的,一个事情,对于张三可能很难解决,对于李四可能很容易解决。

    “难”与“易”,永远是一对双胞胎!

    想到事情“难”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易”,常常易这一面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举个例子:对于面瘫的治疗,本人曾经采用牵正散加减,患者治疗十余天未见起色,后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始愈。有次一个病人说我的治疗效果太慢了,他们老家一般三天治愈,我不相信,患者在附近多处打听三天治愈的医生,均为找到,最后不得已回老家治疗。患者一周后来见我,病已治愈。细问治疗过程,言老家医生是一草医,用一种药粉,凉开水调匀,餐巾纸包裹后塞对侧鼻孔,一天就好得差不多了!患者怕我不信,还顺便带了一点药粉给我研究。我查阅大量资料后得出,此粉乃槐树内皮研成,后来我也配制了一些,效果果然神奇异常。

    “难易相成”,当一个复杂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时,其实问题的背后已经准备了一个很容易解决的办法,世间万物均有生克之道,任何疾病都应当有解决办法,这是铁定的规律,只是我们需要去研究和探寻!找到这个办法而已。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生的角度,一个是灭的角度。

    何为生?由无变有,由有变博为之生!

    何为灭?由盛转衰,由衰转亡为之灭!

    前一句谈的是一缕生机,后一句谈的是一缕消亡。

    这样理解生死,理解生死各有其道,我们对人体的疾病形成,身体的恢复才会有深刻的认识。

    可能许多人不太理解,道生一,谈的是生,为什么又谈到灭?

    如果你将“道”理解为“道既是万物生发之道,也是万物消亡之道”,就不会有疑惑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借用《扶阳讲记》中的一段话: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这也是个层面问题,你站在“三”的层面或者是万物的层面,与你站在“二”的层面,甚或“一”与道的层面来看问题,是完全不同的。站在“三”的层面或者是万物的层面,事物是五花八门的,所以对治疗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若回到一个层面,走到“二”上来,问题就变得简约了,完全变成了两个因素(阴阳)的对待关系。再若回到一个层面,走到“一”的层面上来,那就更简约了,古人说,“至道不繁”,正是指此而言。但话又说回来,越是至简至约的东西越是不容易把握,也越不容易让人生信…….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结合临床来看病理之道。

    临床上经常碰到胃气上逆的病人,这类病人时间长点就会出现慢性咽炎,上逆的胃气迫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宣发太过,出现脂溢性脱发、慢性湿疹;胃中浊气上逆,导致人体清气不升,患者就会出现经常头昏……

    这类病人找西医看,会下这些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咽炎、脂溢性脱发、慢性湿疹、脑供血不足……

    看到这一系诊断的时候,我们如何治疗?

    如果我们站在这些疾病的层面,即“三”的层面,下药就会很庞杂,内服外用一大堆!

    当我们站在肺气宣发太过、胃气上逆的层面,即脏腑的层面来看问题(即“二”的层面),治疗就简单了不少!

    如果我们能看到胃气上逆为关键(即“一”的层面),其他的病均为胃气上逆所致,这样我们就很简单了。只用一味药——枇杷叶,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所有的病都好了。

    有时会为了起效快些,治疗时以“一”的层面为主,同时结合“二”、“三”层面,患者恢复就很快了!

    看到这里,再想想制方中的君臣佐使,就应该明白,君药是针对“一”而设的,并非量大就是君药,一个处方的君药用的对与不对,非常关键,因为这反映立方之人有没有看到问题的最高层面!

    “效如浮鼓”不是神话,如果你理解透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解了疾病发展的过程,看病就是个比较轻松的活了。

    前面讲了疾病的传变之道,下面再看看人体的生理之道——一缕生机!

    癌症晚期的病人,一些脏腑、器官都在衰竭,可谓疾病已经发展到“三生万物”的层面,这时的治疗再追寻一,解决疾病之“一”的问题意义已经不大了,就如同已经进入冬天,想将枯黄的树叶退回到青葱翠绿已经是不可能的。此时培养一缕生机,由一生二,由二生三,慢慢扶正,或许可以看到第二年的春天。

    曾经治疗一肝癌晚期大量腹水的病人,西医放疗、化疗均做完了,包块也控制了,就是体质差,动弹不得,大量腹水,反复利尿、补充蛋白两月余,腹水仍然不消。后经过小剂量中药扶正,加药物泡脚,治疗月余,腹水消退,体力恢复不少。

    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因病已经进入了冬季,就没有必要再想着回到今年的夏天了,培养生机,迎接明年的春天更有意义!

    明灯医学组疑难免费咨询微信:262412996

    明灯医学组公众号:mingdengyixuezu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