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不过就和前来诊病的杨从循打过一个照面,那时认不出来情有可原。
然而今天早些时候,小姐乳娘许刘氏分明已觉得面前这位小道长实在有些面善,当面虽无暇细想,过后岂有不熟思的道理?
再联想到这位道长不但操着一口泰安乡音,竟然还知道许家后宅这荷花池上装有操控流水大小的水闸?!
这要是再不仔细打量端详这位杨道长的相貌,进而认出这位就是杨家那位嫡长少爷,那许家上下也实在太过没心没肺了。
不过,这该来的一定会来。
在动身前往关外之前,杨从循必定要亲自向杨新笃禀明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博得父亲的首肯与谅解,那时他躲得开这个杨许氏么?
想到这里,杨从循心下立时就一阵释然,冲着许大户深鞠一躬:“谨遵所命,请。”
一刻钟后,许家一处僻静的偏厅,厅内规规矩矩得摆着一套八件雕花桌椅,除此之外别无其它什物,只在北面那堵山墙前面立着一扇织锦屏风。
只见许大户用手指了指一把高扶靠背雕花大椅,回身冲着杨从循道:“来,咱们还是坐下说话吧……聿儿,不是舅舅要说你,为啥都到家里来了也不提前跟舅舅言语一声?难不成是嫌弃舅舅管不起外甥几顿饭?”
“小甥岂敢。只是……”
杨从循刚开口说了几个字,许大户就挥手打断道:“行了,事情的原委你母亲都给许某提过了。不过就是在酒楼坐席饮宴之时,让那转局奉承的女乐唱过一回应景的曲子罢了,咱又不曾真个去瓦舍里眠花宿柳。就为这等小事革了聿儿你的秀才功名,那易县的李德崧真是岂有此理!”
说完,许大户冲着杨从循一点头:“好了,聿儿你也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这曲阜王县尊那里,你舅舅我还是说得上话的,赶明儿就让李管事拿着我的名刺去一趟曲阜县衙,让你在孔学里补一个名字,略微将这增补贡生该有的程序都走上一遭。等后年咱就在山东应举,那直隶治下的县学贡生都要和国子监的监生抢举子名额,远不如咱山东的好中。聿儿你听舅舅的准没错,千万莫要和自己赌这口气,再做这劳什子道士了。”
许大户话音刚落,杨从循就深鞠一礼道:“杨聿深感舅舅大恩。只是杨聿早在当初上山之时,就已将此等尘世间的功名念想统统都断了,眼下就算想拾也拾不回来,不如就这样图一个清静自在吧。”
杨从循本以为自己这番推拒之辞会招来舅舅的训斥,却不想许大户闻言只是略一沉吟,便笑着点头道:“聿儿你说的也对。这读书做官之后,照样也得天天给上司赔笑脸。这天天站班迎来送往得也很是烦人,不若就在家里守着祖传的产业过活,图一个清静自在也好。”
说罢,许大户又冲着杨从循极有深意得一笑:“聿儿你也莫要责怪你娘,这‘鸭怪’尚且知道护雏,你娘她有些偏向你那两个弟弟也是人之常情。”
待杨从循躬身施礼,口称“父母为长,做事自有其道理所在,做子女的不敢心中含恨”之后,许大户满意得点点头:“这常读圣贤书的人说出话来就是不一般。不过聿儿你放心,这件事我已说过你娘了。既为杨家主妇,就该有一个大家主妇的样子,主事之时不能一碗水端平,如何能服众人之心?就算这长子不为已出,难道他就不是你的儿子了么?”
说罢,许大户在喉咙里重重干咳一声:“出来见见儿子吧。这些年你真是给杨家当的好家,连长房儿子都给逼到山上为道!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外人定会在暗地里说三道四,嫌弃我许家没有家教,连自家养出来的女儿都不懂得调教。”
许大户话音刚落,杨许氏便打北面屏风之后低着头快步而走出,径直走到厅中冲着杨从循躬身一福:“儿啊,这些年甚是对你不住,为娘知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