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的总人口,和北方的总人口其实差不多。
为了分担唐城的管理压力,李毅决定进行进一步的城市大扩建。
李毅打算在仁心公国的正东面,找一处大江出海口,建立仁心公国最大的港口滨海城市。
李毅将这座滨海城市,取名为神龙城。
神龙城选址在诗媛城和唐城的中间位置,有效的分解了唐城的管理压力。
在仁心公国的中部,李毅选了一处五江汇聚的重要水流枢纽,建设一座名为中都的大城市。
这样一来,西有石油城,中有中都城,北有诗媛城,东有神龙城,南有唐城。
仁心公国划分出了五个行政区,形成五个行政中心。
这样一来,管理压力立刻就分担下去了。
依照李毅的计划,诗媛城依然是都城地位,唐城依然是政治副中心。
中都成为水运枢纽,将会是整个公国的转运和经济中心。
西面的石油城,将会是资源中心,东面的神龙城,以后将会建成仁心公国的海军基地,以及最重要的驻军之城。
除此之外,李毅还在整个仁心公国疆域内,具有成为城市潜质的地方,规划了一百座中小城市。
一般是两江汇聚,或者三江汇聚,亦或者毗邻大湖,亦或是扼守险要地形,亦或是地处大江滨海入口,这些地方都被规划了城池。
如此庞大的规划方案,自然不是李毅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
这些都是经过地理学家,精细分析和讨论而来。
依照计划,整个仁心公国,需要建设一百多座大小城池。
与这些大小城池想配套的公路体系,更是极为庞大。
这个如此庞大的基建计划,决定了仁心公国的未来。
除了城池的建设,水电站以及火力电站的建设,也需要提上日程。
仁心公国的水资源,可谓是极为丰富的。
整个公国,大小江河足有八百多条。
适合建设水电站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李毅希望在整个仁心公国,建成铁路运输网络,方便调动全国的资源,用于支持神都大陆与异族交战。
整个人类三大国,以及荒岛,都是为了战争而奋斗。
李毅做完了庞大的规划之后,这些事情全部抛给了总理府和科学研究院去处理。
李毅要做的只是等待和精神上的支持。
为了支持仁心公国的经济系统,天佑国那边,开始运过来大量刚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
初期过来的设备,大部分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用生产设备。
织布机、缝纫机、机床、发电机……
除了天佑国提供大量的设备,李毅也用科技系统,抽取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投入仁心公国的科研体系。
天佑国有的那些精密仪器设备,李毅全部都来了两三套,给了科研体系。
李毅现在科技系统,随着天佑国和仁心公国的合力,已经升级到了五万二千三百级。
为了配合科研体系的数字化升级,李毅抽取了大量的计算机给这些科学家使用。
计算机大大的提升了科学家的效率,降低他们的科研工作中的计算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