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片,而是剧情片。
霍恩受法国电影新浪潮影响巨大,她的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有头没尾”的,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一场场葬礼,一次次离别,似乎在重复着生命注定要走向的悲剧。
电影的最后,是这些九年前录制的影响,塔玛拉·霍恩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表现了记录着的近况,彩色镜头表示这位老人还活着,黑白镜头代表这个老人已经去世。
随着镜头的飞快切换,生生死死。
让人揪心。
乔伊的眼有点热,周围也听到了其他记者吸鼻子的声音。
《沉默的镜头》连个像样的背景音乐都没有,所谓的背景音乐就是老人家中的电视机。
但就是这样无声的感染力,比很多经过音乐大师渲染出来的效果更佳震撼。
电影中每一场死亡像是一场生的洗礼,当电影落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所有人情不自禁地鼓掌,为这部震撼心灵的纪录片,送上他们最炙热的认同。
乔伊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的新作鼓掌。
她的眼眶是红的,什么语言都无法形容这部影片带给她的震撼。
当塔玛拉·霍恩出现在媒体看片会现场时,现场气氛空前高涨,上千名记者,向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表示了自己的崇高敬意。
“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大家。”霍恩导演拿起话筒,“这么热烈的掌声,写影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说一些好话,拜托了。”
说完,霍恩导演在哄笑和尖叫声,郑重其事的鞠躬。
感觉,略萌。
》》》》》》》
柏林电影节的风格素来讲究“知微见著、以点带面”,从很小的一件事情出发,反应社会全貌。
今年入选的主竞赛影片,超过半数走的这个路线。
反应法国社会养老现状的纪录片《沉默的镜头》,也是如此。
虽然这并非霍恩刻意为之,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风格,非常对柏林电影节的口味。
虽然在执导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塔玛拉·霍恩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去跟踪社会名流和政要,但是将跟踪内容呈现到电影中的画面却是微乎其微。
在下午的媒体见面会,当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霍恩就非常诚实地说道:
“最初我的想法是,通过对比的手段,更加直观尖锐的向观众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而我也确实是这样做了,或许这样拍出来的电影会很轰动,想想吧,萨科齐、奥朗德出现在一部电影中,尽管他们的镜头或许只有几十秒,但足以让观众津津乐道好久,不过那是九年前塔玛拉·霍恩的想法。”
“现在的塔玛拉·霍恩想要呈献给大家的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东西,我不需要去对比,剪辑、也不用去做什么特效,事物原本是什么样子的,我就应该呈现出什么样子,这是我要拍的纪录片,它所呈现的内容,都不应该由我刻意引导,因为那是不公平,片面的。”
“现在这部电影,大家如何解读我想都是没问题的,有些人从它里面看出尖锐的社会问题,有些人可能会想到亲情,还有些人看到了电影觉得不能虚度光阴……我想,这些解读都是正确的,因为这部电影并没有一个固定答案。”
……
和往日苔米影片有演员吸引媒体注意不同,今年因为题材关系,《沉默的镜头》媒体发布会,注定要苔米一个人挑大梁。
不过还是有很多惊喜,塔玛拉·霍恩请到了片尾中出现的七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
其中包括苔米和雷蒙德参与的“白乌鸦”。
他们对这部电影都不陌生,因为这部电影他们都有参与。
一位机构负责人表示,“最初霍恩给我的印象并不像是喜欢做慈善的人,生活中的霍恩有些严肃,我们很担心她吓到那些老人。”
话落,台下记者哄然大笑,他们也领教过霍恩导演的臭脸,对此深有体会。
“不过我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霍恩非常受老人的欢迎,老实说我对此非常奇怪,因为我怎么也想不出来除了雷蒙德·培根,谁能受得了她的脾气,我找了几位对霍恩赞不绝口的老人问了一下,然后发现,大家都很喜欢霍恩的原因是,她太漂亮了。”
台下记者听后,又是一阵哄笑。
被调侃的当事人脸颊发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而这一幕全被摄像机如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