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的四人学习小队,从黄恒那里出来后,没有立即扎到图书馆中借书看书,而是先在宿舍里面开启了小组讨论会。
按照四人不同的任务,陈东风是负责航模发动机的核心机,杨辉负责除核心机外的发动机系统,唐昌宏负责外形结构设计及其力学计算,杨韦负责飞行控制系统和遥控系统。当然任务不是绝对限定死的,会根据状态进行动态调整,陈东风这个小组长负责定时的跟踪进度和任务的再分配。
虽然他们四人有两个专业方向,但是有不少专业课程是重复的,而且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时间,他们要合理安排每个人看书的进度和看的科目。这是为了一个人看懂了之后,可以先其他要看此书的人进行预先交流,让下一个人看的更加流畅,理解更加深刻。
不仅仅他们不同科目的交叉,同一个小组内看书的次序也是有讲究的。例如陈东风肯定要先看《流体力学基础》《气体动力学基础》《航空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结构与强度》《叶轮机械原理》《燃烧学》《热传学》,不然他设计不出来核心机的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叶片的结构,当然更给不出核心机的理论模型。
这个时候的杨辉就需要在自己学习《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结构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等课程的时候,利用空闲时间把这些课程中的知识点传授给陈东风。
航发不是一个个割裂的积木搭建而成的,它作为整个发动机的‘心脏’,说怎么重要都不为过。而核心机作为航发的核心那是‘心脏’的‘心脏’,它的设计必须要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要于发动机控制系统配合,还要和航模本身配合。
这就是说陈东风核心机的成败,基本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为此209学习小组,暂停了早晨的英语晨读,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设计之前的专业知识学习上。
其疯狂程度,比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可是更甚数倍。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六点半就开始看书,再接着八点半到图书馆继续看,十二点出来吃饭,十二点到下午一点是他们交流时间,一点以后再接着去图书馆,下午六点出来吃晚饭,六点到七点是第二次交流时间,晚上七点到十点继续看书,闭馆再出来后回宿舍洗漱后继续第三次交流,十二点前睡觉。
这个模式就是在七八十年代的大学,也很难做到,基本上209学习小组,做到了。人都是在有奔头的时候,能把潜力发挥到最大。
因为每次闭馆前都要‘赶走’他们,连图书馆的老师,都已经和他们很熟悉了。图书馆的老师有时候也看不得他们苦行僧的作风,还劝他们身体要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四人只是善意的点头,然后继续不为所动。
陈东风先从《流体力学基础》开始,本质上航发就是吸入空气,然后油气混合,最后点燃后排出。利用吸入和派出的其他压强差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