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2章 叶相高看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窃谓海者闽人之田也。”

    叶相高点点头笑道:“这形容用的好,于福建人来说,下海贸易、打鱼就是天然生业,与他处的种田农夫无甚差别。”

    士农工商,商人是最末流的阶级,而农民则仅次于士大夫位于四民中的第二位,何乔远用“海者闽人之田也”的比喻直接将开海贸易的商人形容成了种田的农民,这个比喻一出来之后,他为商人辩护都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叶相高只看了一句就感兴趣,继续向下阅读,就见王文龙写道:

    “闽地狭窄,又无河道可通舟楫,以贸迁江浙两京间,惟有贩海一路,是其生业。高皇初定天下,彼时寸板不许下海……”

    王文龙引经据典,在何桥远的原文之上夹杂入了大量的历史内容,其中一些是《明史》和《明实录》的档案,大明还没灭亡呢,隔代修史,这两本书自然还没被编出来,其中许多内容虽然这时人有所听闻,但是却很难得到资料看得如此精辟。

    叶相高把文章的第一大段读完,基本就了解了福建开海禁海政策变动的历史,以及每一次政策变动的背后原因,只觉得王文龙这文章所用的史料详实。布局又十分得当,看起来颇有收获,而且对于士大夫阶级很容易接受。

    王文龙在讲完福建开海的历史之后文章又写到对于此时海贸政策的分析。

    何乔远写作原文的时候,福建已经实行了几年的海禁,他只需要描写海镜给福建百姓带来的困苦状况即可,而王文龙这里则将何乔远的描述改成了预测。

    王文龙指出福建的情况光靠福建的粮食是很难养活当地百姓的,一旦实施海禁,沿海居民失去生计,必然加入盗贼团伙,导致社会动荡,朝廷想要用海禁节省军费,但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王文龙的一番分析是根据后世历史真实情况反推,马后炮地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比起实际做预测自然是简单多了,王文龙的分析在叶相高看来便是一针见血、详实无比,他不禁连连点头。

    写完实施海禁造成的恶果,王文龙接着又写到开放海禁带来的好处,他仔细分析了福建各位所的防御情况,各地的经济条件,按王文龙的分析总结,开放海禁之后,福建的税收会上升,甚至即使出现大量私商,福建本地卫所的防御压力反而会因为经费的充足而有所减少。

    最后王文龙叙述:“有宋之时,市舶司实置在泉州。彼其通番,则有彭亨、百花、大食等国,凡三十余,皆来城下,载在泉州旧志可考也。又每岁四月,则郡守为海舶祈风,以求回船。彼时诸公皆有祈风之诗,刻石在泉州九日山可考也。是以有宋之朝,金缯和虏不至框匮;其后宋家失事,亦不在贸易之夷,皆往事之可见者……”

    此时海禁派提出应该实行海禁的一大理由就是宋朝没有海禁,结果导致国家衰落,王文龙在文章末尾直接举出大量事实例子进行反驳,表示宋朝正是因为没有海禁,所以才依靠南宋半壁江山却能获得巨大的贸易收入,支持了南宋正面对抗金国、蒙古那么多年。

    叶相高看完王文龙的文字颇为满意,下一张报纸上,他又看见了福建本地对于海五路出海的非议文章,两相对比后叶相高忍不住满意笑道:“王建阳写文章笔仗果然是烛照千里,这些与他打对台之人根本非他对手。此人实为八闽第一支笔,国之干才呀1

    师爷在一旁提醒道:“这王建阳同着浙党多有往来,还是江南民党的法骨。”

    “此人并不有意从政,一向在各派势力之间周旋,他在民党之中可有职务?”叶相高问道。

    “好似并不在民党中挂职,只是与他们过从而已。”师爷回忆着说。

    叶相高笑道:“那便是可用之才,等事情定下眉目,我要找他来京城,这样的人材我们应该拉拢。”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