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他们抓起来!”看到王进康两兄弟丢掉了扁担,几个此前与王进康兄弟对峙的粮站工人顿时兴趣大涨。
“干什么?”安岭盯着几人问道。
几个家伙本来以为可以威风一番,突然想到眼前之人的传闻,顿时就不敢动了。
“你们两个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安岭伸手把两个年轻农民扶起来。
“我们挑了两挑小麦来交公粮,在家里称好了是40斤,可到了粮站,他们说只有0斤,我们两兄弟不服,争辩了几句,另外还有卖粮的也帮我们说了几句,结果粮站的人就要上来捉我们两个,我们两兄弟害怕,所以就动了扁担!”
“你们能保证在家里称的是40斤?”安岭问道。
“安书记,我们保证。因为我们家的称,以前交公粮时邻居都借去用过,而且据我妈说,当年生产队时公家还拿去用过,每年都不会差斤两,所以,粮站说我们40斤,只有0斤,我们不服!”王进康有些激动地说道。
听到眼前的农民说这句话,安岭突然想到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至少这两个农民没有说假话。
因为,农民要卖这些小麦,是要用箩筐挑来的,两个箩筐里装的粮食,应该一样重,而且还应该是整数。譬如,一挑10斤,实际上是一个箩筐装60斤,过称时很方便也很好记账;
如果像粮站说的两兄弟两挑两粮0斤,等于是一挑115斤,而轮到每个箩筐时,就会出现小数点的57.5斤,这个小数点,再加上这个奇特的数字,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怕是将其加到一起都是困难的。
之所以前后两个箩筐必须一样重,是因为只有这样挑到肩上才便于行路。如果担子一头重一头轻,挑在肩上特别累的。
安岭想了想,看着几个粮站的人问道:“你们谁是这儿的负责人,叫什么名字?”
一个管理模样的人走上前来:“安书记,我叫龚光禄,是粮站副站长。”
“好,龚站长,你对这两兄弟所说的话,是如何判断的?”安岭决定给粮站一个机会自辩。
“安书记,这个交公粮,可不是凭嘴上说,而是要过称的。称不够,说什么也没用。”龚光禄觉得自己是县粮食局的人,冲白河乡还没有资格管他。
龚光禄想得对,冲白河乡是没有资格管他,但如果粮站的人坑农,那就另外一码事了。所以听到龚光禄不买自己的账,立即向农民问道:“刚才,还有没有人觉得自己的粮食短斤少两的?”
“安书记,有啊,只是,我们以为是自己弄错了!”有农民答。
安岭站起来,走到粮站的磅称四周看了看,轻轻地在磅称称砣的下方用手轻轻一抹,一块薄薄的碰铁就出现在了安岭的手上。
“龚站长,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安岭把碰铁展示在众人面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