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笑道:“哪里,刚刚好!他们才把茶叶采回来,还在去腥气,你去了马上就可以开始炒茶了!”
易寒点了点头,也知道这个理,也没再多说。
在冯琨的带领下,易寒走进了这人工大规模种植的茶园山。
这茶园山只是一座小山,抛开不可使用的面积,总共也就有一百八十多亩地,其中能够一年四季均匀出茶的,更只有一百二十亩地左右。
这块山头虽然是被冯琨承包了下来,但易寒看得出来,这里的土质并不算很好,只能算是薄地,山脚一些背阴的茶园里,低矮的普洱茶树长势显得有些颓废,出的茶不但少,质量也不行,只能当作入门的口粮茶。
唯有靠近山顶,正好面朝东方的十来亩地里,那郁郁青青的普洱茶树长势非常喜人,和樟树交错种植,还精确的计算出喷水面积,确保每一株茶树都能得到充足水分。
要是易寒猜得不错,他要炒的,就是出自那里的茶了。
冯琨看出了易寒的想法,苦笑道:“这山啊,以前是采矿的,地皮毁了许多,矿物质流失,然后被我低价拿了过来,改造了几个月,勉勉强强拿来种茶了。”
一条用细碎石子碾成的马路蜿蜒着通向山顶,冯琨坐上一辆摩托车,拍了拍后驾驶,易寒顺势坐了上去。
“唉,前几年做生意不走运,茶仓都烧了。然后东借西求的借了点钱,承包山头、引水渠、建水库、拉电桩,不算人工前前后后都花了六十多万。”
“我所有的家当和念头,都砸在这劈山里了!”
看得出来冯琨是真的想结交易寒,丝毫也不隐瞒,几乎将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
摩托车的喷气筒喷出大量没完全燃耗的黑烟,马达声嗡嗡作响,易寒坐在后面,回头看着逐渐矮小的茶园山。
不少临时雇佣的当地的茶农,都背着已经采摘完的茶叶,汇集成了一道绿色潮流,向山腰的一连小型工厂走去。
不时有机器的运转声传出,让这荡漾着普洱茶香的原始茶园,多了些现实的沉重。
“那就是滚筒杀青机的厂房了!”
摩托车的噪音有些大,冯琨震着嗓门,声音却也很快被抛在身后。
易寒眯着眼睛看着那绿色潮流进入厂房里,随之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皮带声。
滚筒杀青,易寒是知道的。
毕竟现在这个年代,一切都是讲究效率和利益至上。
为了大规模的杀青茶叶,现在大多茶商和企业都采用机械杀青的方式。
通过对滚筒内壁温度的控制,一次性可投入三十公斤左右的鲜叶,杀青时间更只需要短短十分钟。
这都是传统手工杀青所不能比的。
机械杀青有许多优点,但包括易寒在内许多对茶叶有讲究的人,都不大看得上机械杀青。
只因在制作顶尖茶叶的时候,往往只有靠经验深湛,跟茶处了一辈子的炒茶师傅。
单凭肉眼判断杀青的轻重程度、凭鼻子分辨茶香的觉醒度,出锅、晾晒,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事实上,冯琨之所以这么看重易寒,不惜多次邀请他,就是想用最好的普洱原料,再配合他精湛的炒茶技术,制作出一批走高档路线的小罐私房茶。
这批茶,便是他能够东山再起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