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把他们区别对待:对首相是要扳倒、对皇帝则是诱惑。两方面要同时动手,精确掌握进度,才有成功的可能!审时度势,秦桧决定先斩去赵鼎的助力!
目前的四位宰执中,枢密副使王庶排在最末,崇尚气节,已被排除在外。次相秦桧位居第二,下面是排名第三的副相刘大中。关键就在这个人身上!他时刻与赵鼎同进退,要不是这样,在宋朝的制度下,哪怕是首相也很难说一不二。于是一切从刘大中开始!
纵观南北两宋官场,政治斗争不计其数,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秦桧达到了一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之前,宋朝高官间的倾轧很有所谓的风度,就像欧洲贵族礼节中互相扔出白手套,就意味着决斗一样,宋朝宰执们互相交流时声音高一些,都被视为瑕疵…而有了瑕疵,就必须辞职!
这种情况到蔡京时被终结,蔡京之所以在官场洪流中升腾,是因他做事没底线,可以无耻、可以凶狠、可以借题发挥,把元祐党人碑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敌手不死永不收手。可究其根本,他一来是拾人牙慧,在旧瓶老汤间做文章。二来他对皇帝没办法,只能、只敢去迎奉赵佶,终生不敢逾雷池半步…
而这一切,在秦桧的政治生涯中都被颠覆!秦桧信奉一原则——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是人就有弱点。控制了一个人的弱点,就等于控制了这个人,控制了所有人的弱点,就等于控制了所有人,进而控制了整个社会!什么?你说大仁则无惧、大智则无缺,总会有没弱点可抓的完人…真的没有弱点吗?呵呵,好,那就“莫须有”吧!
针对眼下,实在不必费心去抓刘大中的什么弱点,此人毛病已官场皆知,他不孝顺父亲!这简直让秦桧无语,一点技术含量都没嘛。找个御史弹劾他!就这么简单,刘大中被贬往外地,去当处州知州…
之后临安城里谣言四起,都是关于首相赵鼎的。说御史们开会决定只弹劾刘大中,不动赵鼎。当然这不是说赵首相过于完美,无可弹劾,而是给首相大人一面子…自己辞职会好看些。接着“赵丞相乞去矣”“赵丞相搬上船矣”…无数升级版的谣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赵鼎在后世评价里有名相一说,所谓名相,必然负才学、尚气节,是个倜傥不群的君子。在权力与风度间一定放弃前者,选择风度…
面对漫天飞舞、愈演愈烈的谣言,赵鼎觉得保持尊严的唯一办法就是辞职。1日,赵鼎罢相…秦桧、赵鼎两人,求名者得名,求利者得利,堪称各得其所…
赵鼎离京那天,两人的表现达到了各自极致。秦桧得便宜还卖乖,拉着王庶去送行。王庶满心悲凄,他清楚:随着赵鼎的离开,南宋连表面上的一点体面也得不到了。王庶说“公欲去,早为庶言”你倒是早点告诉我啊…
赵鼎满脸倨傲“去就在枢密,鼎岂敢与”秦桧是枢密使兼右相,这话就是当面指责秦桧搞小动作,阴谋害人!
秦桧像没听见一样,微笑着走上来送行。赵鼎理也不理,做了一个揖就转身登船。秦桧偏不放过他,在后面说“已得圣旨,为相公饯行,何不稍等”赵鼎大怒!只要设宴,必有大批官员作陪,这是要他加倍的难堪。他道“议论已不协,何留之有”接着喝斥船家开船,再不停留…秦桧笑呵呵地道“桧是好意”边笑边喝斥手下撤了宴席…
赵鼎走了,他的离开很有中国特色。在中国,从古到今、从官场到民间,都有一种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总有人说:某某是个阴谋家、是个坏人!我离他远远的,让他尽情去坏吧…
说这话时,表情是激昂的、声音是激切的,仿佛自己姿态很高、境界很高,很有不与之同流合污,甚至不屑与之争斗的意思在里面…
到底是自傲、还是胆怯?为什么不争?为什么要躲开呢?难道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真理存在吗“当罪恶滋生时,助纣为虐和漠然置之,都是错的”
偏偏中国传播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两种思维方式——儒家、佛教,对坏人坏现象的处理方法就是不与之争。儒家的君子恪守“君子难进易退”“夫不争是为争,争是不争”等高深到能随意解释的教条。佛家更彻底,争?为什么要争?争斗是要开杀戒、犯嗔戒的…
这时赵鼎不争的结果就是秦桧独相!接着秦桧开始了对皇帝的诱惑:
秦桧说:面对议和,现在的大臣们首鼠两端,左右观望,当此千载一时之良机,再犹豫下去就会错过!为了大事,请求皇帝把任务只交给我一个人,不许任何大臣干预!
这是个冒险,赌的就是赵构这时的心理。眼看着议和的曙光照来,好日子在向他招手,而他已家破人亡、提心吊胆、颠沛流离了很多年,这时偏偏手下人或赤裸裸反对,或阴奉阳违有私心,赵构会怎么想?他最盼望的会是什么?秦桧赌他定需要帮手,一不惜一切都要去议和的人!
历史证明秦桧眼光的犀利,赵构果然立刻做出决定“朕独委卿”他真的把议和权只交给了秦桧一个人!
但秦桧却立即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