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酷杀戮除了粮饷不足,以此激励士气外,主要是这块土地自安史之乱后即被胡人盘踞,所谓良民半数为胡人,原住民或被杀,或被逼迁徙。李德裕曾经告诉李煦,他的曾祖父尚在赵郡为乡绅,到祖父一代被杂胡侵逼,不得已迁居卫地。赵郡李氏为大唐有数的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尚且如此,遑论小民百姓?
杀尽祸乱的根源,地方自然平靖,这是李煦流落在漠北草原上向胡人学来的道理,现在原汁原味奉还回去。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点李煦承认,所有北伐将士也承认,但他们杀起人来依旧毫不心软,把正义和非正义统统泡在血水里。
大月洱、韩随、刘璞、巴突四路大军从北、东、南三面层层推进,所过之处一片焦土,不光人畜,连草木也为之焦枯。幽州兵打了一连串的胜仗,但这无法弥补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唐军四军合计约二十万,幽州只有五万人,多年的征战,已经让这个国家民穷财尽,根本无力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士们饿着肚子在前方征战,后方百姓心怀惊恐,他们害怕唐军,恨唐军,但与唐军相比,他们同样也恨大燕皇帝,大燕皇帝加诸给他们的痛苦甚至超过了死亡。
幽州的百姓或葬身于抗击入侵者的战争,或被大燕国自己的国家机器碾压的粉碎。
这个夏天对许多良善的幽州人来说无异于人间地狱。
幽州攻守战正酣的时候,朱克融选择了逃跑,他带上皇后、嫔妃和百官,在羽林军的护卫下离开幽州,逃向营州,继而继续向西奔投渤海国。
宝历九年秋,幽州被唐军攻破,依旧是一场大屠杀大抢劫,随后檀州、蓟州相继克服,李煦遣巴突率军追击朱克融,令刘璞占领营州。
幽州平定,淄青众小国诸侯纷纷遣使来洛阳,向李煦献纳版图、户口。李煦好言抚慰,令诸国与王智兴断绝关系,又索要金银美女,诸国虽叫苦连天,心中却暗喜不已,以为李煦接受了他们的降表,不会再将他们怎样。
在诸国的帮助下,李煦遣偏师夺取海州、泗州,将王智兴压入淮河以南。
渤海国王接到李煦的书信,李煦要其擒送朱克融,言辞十分不客气,渤海国王觉得自尊心受辱,却又不敢怠慢,便连夜召大臣商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重臣皆受安兴坊的贿赂,奏称李煦势大不可挡,朱克融昔日主持幽州时常拿本地所产劣质商品欺骗渤海人,实属可诛之列,因此主张擒拿朱克融献李煦。
朱克融在渤海也有代言人,只是不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权高位重,无法直接影响渤海王的决策。
渤海王思前想后,决定闭国门不纳朱克融。
朱克融无路可走,转而投奔新罗国。新罗国王大开国门诱其进京,就地擒拿,斩首送洛阳,大燕国百官、宗室亦被斩杀殆尽,惟将朱克融嫔妃和美貌宫女藏匿。
李煦拿到朱克融的人头后,即调遣刘璞、巴突主力八万人南下灭曹国,屠城,杀曹国国王、王后,宗室、大臣三千人,将**宫女嫔妃赏赐军士,大军屯驻徐州、郓州,休整军备。以唐天子诏,诏令淄青各国各镇国王节度使即刻入长安觐见。
各小国莫敢不从,凄凄惨惨告别故国进长安,依照国大国小,忠顺与否,封为公侯伯子男不等,令其在长安购宅居住,虽然无兵无权,却也保得富贵,而那些敢于顽抗者,一旦城破,皆族灭国亡,有这个例子在先。颍州、蔡州相继归降。李煦收蔡州兵三万人,给予全副装备,令其南下为盗寇,占据山林水泽,蓄养士气,以待唐军南下。
肖世展在常思云、李海山的策应下,进军神速,连定山南西、两川和黔州四道。常思云和李海山进京见李煦,两人并非一路,却同劝李煦称帝,李煦道:“大唐国运未终,江南百姓依旧盼望王师,我若猝然称帝,只恐江南百姓誓死抵抗,又要生灵涂炭。”二人见李煦心意已决,遂不再劝。
入冬,李湛观球时坠马,昏迷一天一夜,醒来后,群臣上表请立太子,遂以伦王李蒲为皇太子。元旦前李煦回京,李湛腿刚刚能走,亲自驾车出城相迎。与李煦一同回宫。
陈弘志由江陵回京,年前他重病了一场,自知性命不久,说起话来也就无所顾忌。对李煦说:“太皇太后已知太子是你的骨肉,也知大唐国祚将终,天下,李唐宗室愿拱手相让,只请太师手下容情,不要赶尽杀绝。”李煦道:“太皇太后既然这么说,却准备怎么做?”陈弘志道:“天子退位为太上皇,令太子继位,太师为摄政,总统军国事务。”
李煦道:“条件呢?”
陈弘志道:“保全李唐宗室,国号不改,历代皇帝皇陵祭拜不废。”
李煦道:“这样的国与我有何干系?”
陈弘志道:“若依太师之见呢?”
李煦道:“仿武后废中宗故事,废天子尊位,立太子为国君,我受半幅天子銮驾,总统军国事。”
陈弘志道:“如此若能保全李唐宗室,我想太皇太后还是乐见其成的。”
李煦道:“拭目以待吧。”
宝历十年正月,太皇太后郭氏下懿旨废李湛皇帝位,贬为庶民,立太子李蒲为皇帝,于正月二十六在宣政殿登基。
新天子尊生母陈氏为皇太后,以太师李煦为秉笔宰相,总统军国事务,李德裕、常思云、李绅为宰相。
———第四卷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