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山此刻任陵州刺史,闻听李煦到成都,遂往拜见,东川节度使何来怡闻之心中不快,李海山道:“这老儿酸溜溜的一个人,我早就看他不惯,索性我过来跟你干吧。”
李煦微笑道:“你的脾气还是以前的样子,急躁。”
李海山道:“我这些年顺风顺水,没大出息,也没受大委屈,不比你起起伏伏。你的性格可不比以前,人呐都是被逼着改变的。”
李煦道:“说起来这些年我也算顺利,在天德军,在陇西,胜多败少,以至于竟成了从一品大员,还封了郡王,这些搁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李海山唏嘘道:“这倒也是,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当初为了老夫人……嗨,不提那事了。我知道你此来西川为的什么,没说的,有事尽管吩咐。”
李煦道:“这些年你跟南诏国打交道有多少,有熟悉那边的人可以推荐给我。至于你自己,再等等看吧,一过来就东挖西挖,倒让人觉得我以势欺人。”
李海山道:“由得你,只是将来若得便,我还是想跟着你混。嗨,这世道怎么了,当年你可以跟在我屁股后面转的。”
李煦在成都站稳脚跟,便前往南方巡视军务,对西川大势了解了个概况。按照原定策略,李煦遣使者入吐蕃,与恭、静等州守将商议开放当州和维州两处互市。吐蕃人起初不愿意答应,担心李煦趁机收复恭、静等六州。李煦为表诚意,主动将宋州、翼州、维州等地驻军主力内撤,只留治安土兵。又允许吐蕃人在边境驻斥候监视唐军动向,这才使得吐蕃边州答应与唐互市。
消息在成都就引起轩然大波,传回长安后争议更大,朝会时公然有御史弹劾李煦卖国。李恒道:“少保在陇西数次大败吐蕃,吐蕃人敬若神明,此番示弱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不明大势,休要再在瞎咧咧,此事休得再议。”
侍御史王志以为受辱,以头触柱而亡,李恒大怒,欲纠问其目无君王之罪,裴度、崔群等人数请方罢。
李煦在成都闻之此事,向诸位幕僚说道:“天子如此信赖,我等岂能不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李煦在成都平原东部兴修水渠两百里,新开垦良田一万七千顷。招募流民开垦,免其三年租税,免费提供农具和种子。
百姓因担心南诏侵犯,不敢安居,李煦令各县组织民团,小村结寨,大村筑堡,彼此勾连以为自保之计。百姓稍安。
西川吏治腐败,李煦上任半年参革刺史八员,革县令六十四员,杀十二人,西川震动。
从常思云手中所借三十九人半年时间内攻破蛮族山寨五十六座,所属军队由三百激增至三千人。众人以为有功,请李煦前往校阅,李煦看过默默无语。众人不解其余其意,来问李绍,李绍答:“少保昔日在天德军,兵少将寡,自保尚难,两年不到,却横行漠北、陇西,拥兵过十万,你们呀还是太谨慎了。少保用兵多多益善,兵多,多战,才能出精锐。好兵都是从战场剩下来的,人少了,一死死光了,又哪来的精兵?”
众人略有所悟,又道:“攻城拔寨,杀人盈野,恐连累少保。”
李绍道:“蛮人杀蛮人,干少保何事?相信朝中诸公亦会乐见其成。”
众人遂不疑,下半年攻破各处山寨洞堡三百八十九处,建十三支军,兵马激增至一万六。再请李煦前往阅示,李煦看过说道:“西方人忌讳十三这个数字,我也忌讳,我喜欢十八,再添五军。”
长庆三年五月,李煦遣大将牛鹏、郁秀各统一军,与宁南军平定进犯黔州的洞蛮十三部,兵锋深入南诏国境内,大小冲突六次,各有死伤。李煦问保宁军节度使桂仲武要农婆八等将领十员,条件是待南诏国平定后保举他为少师。
桂仲武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几乎丢命,病愈后,人忽然变得颓废起来,不愿再镇守边关,一心只想着回长安养老,得到李煦的这个承诺后,遂向天子密奏请将保宁军军务交李煦兼摄,便于东西夹击南诏。
李恒并不愿大动干戈兴兵讨伐南诏,此番南诏唆使羁縻州侵犯黔州,他还打断派礼部侍郎出使南诏,希望以外交手段解决。
桂仲武的密奏让李恒最终下定决心以武力解决南诏,他没有同意桂仲武辞去节度使,也不同意将兵权交给李煦,但同意将黑旗军划归李煦节制。调遣桂管经略使裴行衍接掌安南。从湖南、江西、岭南、桂管、容管、邕管、荆南、东川、淮南、山南东抽掉兵马以剿匪为名在宁南军、安南、西川、黔州集结。
为了迷惑南诏,在大军尚未集结前,西川、东川、山南西和陇西四道兵突然向吐蕃发动攻势,一举夺取真、恭、静、柘、当、悉等六州,斩首三万。六州之地丢失于安史之乱时,迄今已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