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棠被拘第七日,新年。普天同庆。
是夜,昭帝赐食同乐宫。百官同乐,共度新年,推杯换盏,鼓乐齐鸣,内外相协,君臣和乐。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同乐宫前架起的高台上,曼妙的歌舞不知疲倦,百官看得兴起把酒言欢,文人吟诗作赋,武将比划拳脚,相互走动敬酒,都夸对方的好。因为身份差别,裴杨与纪远同坐排在距她二十步远的地方,灯光影影绰绰的看不清。眼睛盯着他的身影,无聊的捻起糕点又放下。两株百日昙花费了她大量的气力,每天补的跟不上流失的,鼓乐声让她心浮气躁,对着满桌的山珍海味也提不起胃口。本就不觉有趣的年夜宴现在更是枯燥不堪,若不是青儿在场,她恨不得立刻爬回去睡觉。
昭帝君后及众君侍坐在殿中,李云析坐在上首,见她精神不济,伸手为她斟了一杯酒,“喝杯酒先暖暖,一会儿敬完酒找个借口再走。”她深知李云棠性子,此刻多半是强忍坐着。
强打起精神,对着阿姐俏皮一笑,抬手举杯一饮而尽。眼神瞟向江正君的位置,对毓芷毓洺招招手,两个小家伙今日穿戴周正,规规矩矩地坐在父君身旁,见皇姨招手征求母亲同意后颠颠地跑过来扑进李云棠怀里。
“皇姨好些天不来,芷儿好想皇姨。”
“幸好洺儿和姐姐去求皇奶奶,才放了皇姨。”
两个小家伙窝在她怀里撒娇邀功,李云棠宠溺地刮着他们小小的鼻梁,被他们逗笑。
“啊,原来有这样大的恩情啊,”李云棠拍着胸脯感谢,“皇姨已经记在心里了,所以为你们两个一人准备了一件新年礼物。”
一听说有礼物,两个小家伙眼睛立刻亮起来,缠着问是什么。
“新年礼物当然要新年才能看,明天一早你们自然就知道了。”毓芷毓洺依旧兴奋不已。皇姨的礼物总是与众不同,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
歪在李云棠怀里猜想了好一会儿,毓芷毓洺忽的整齐衣袖,挺直身板站到她面前,用稚气的嗓音老成说道:“父君说,过了今天芷儿就又长大一岁,是个大人了。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我们不能只收皇姨的礼物,皇姨想要什么礼物呢?”
圆溜溜的眼睛满是天真,“嗯,洺儿也要送皇姨礼物。”
李云棠感动又好笑,不用看也知道二十步远飘来的视线是谁的,眼睛微转,招手让他们贴过来。三人围在一起咬耳朵,毓芷毓洺听完后,拍着胸脯保证能完成。
皇亲宗室的吃食与百官不一样,更精美也更丰盛,一些不合时令的紧俏食材都是费劲心思专门培育仅供皇室的,有些甚至是动用众多人力不远千里送过来的。裴杨不挑食,但真正合口的食物却也不多。怕两个小家伙拿不动,细心的将盘中的莲藕拨在一个小盘上,各塞了两个贡桔到袖袋中,毓芷捧着雪蛤膏,毓洺端着细莲藕欢喜地朝裴杨走去。
两个小家伙欢欢喜喜地去了。
年夜宴上都是懂事知礼的文官武臣以及家眷,鲜少有他俩这样三四岁大的孩子,一时所有人都停下手上的动作看着在人群中穿梭的小人儿。来往传送美食的宫人自觉避让两位小殿下,企图接下他们手中的食物却被拒绝。只见两位小殿下在裴公子和纪公子桌前停下脚,倾着小小的身子把手中的吃食放在他们桌上。
裴杨和纪远赶紧站起来,“谢殿下赐食。”身后簌簌传来世家公子不善的眼光,裴杨恭敬地拱手。纪远倒是不甚在意,自他在大街上抽了第一个纨绔起,早就为世家所不容了。
掀开盅盖,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口水立刻流出来,羡慕地眼光投向裴杨,三殿下真好,隔了几十个桌子都不忘给你送好东西。毓洺把袖袋里的贡桔拿出来,放到裴杨纪远两人手上,模样乖巧。
“洺儿刚吃过,很甜的。”
南州上贡的柑橘,八百里加急送来就剩下十几斤,能不甜吗?这回在场公子的眼是真要刺穿他和裴杨了。
毓芷毓洺谨记皇姨的话:食物送到即可,话不能多说。端起架子,一板一眼地回去了。裴杨恭送两位殿下,纪远被众人盯着,无奈地看着手中橙黄的柑橘不是吃还是不吃,裴杨却一反常态淡定地坐下来,秀手执筷夹起一片莲藕送进嘴中,李云棠远处看着笑容温柔。
“姨娘姨娘,我们已经送过去了。”毓芷毓洺扑倒她怀里,小孩子眼中没有功利,不会去思考他们亲自送菜这一举动背后的价值,眼里全是完成皇姨交代的欢喜。李云棠亲亲他们的小脸,又许诺了一件礼物,小家伙欢呼着跑开了。
楚暮纵观全程一言不发,眸光闪烁,深深看向那个低头剥桔子的清华男子,手边的银箸再没动过。
裴杨俨然成了今天的焦点,忍住被人注目的不适吃完她送来的柑橘,抬头恰与远处的圆月七皇子目光不期而遇,虽然不知对方为何一副生气的样子,但仍礼貌地笑着点头。
那都和长姐拉罕同坐,此刻才知道裴杨是谁,差点跳出来与他决战。他学着启国的礼仪向裴府递帖多天,结果一封回复都未收到。现在看他笑得那样得意,分明是在小看自己。
纪远兴致盎然地盛着雪蛤,冷不丁的一哆嗦,转头就撞上那都不善的目光,不咸不淡的回了一眼,然后悠闲地欣赏歌舞。不能因为不相干的人坏了心情,这首曲子舞完就是破阵舞,他可是从昨晚就开始兴奋了。
那都看到纪远比看到裴杨还气愤,拉罕按住他,微笑着向三位皇女举杯,严厉的声音传到他耳中,“这里是启国,毛毛躁躁像什么样?”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那都愤愤不平却不再动作,拉罕暗中拍他的手,“别担心,启国三皇女正君之位一定是你的。”她的胞弟既要和亲,就应嫁给最尊贵的人。可惜大启太女已有正君,又坚决不肯再纳侧君,不然她的弟弟岂会是一个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