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蕙,他们都不算是泉城本地派的厨师。
这也就让他们更加急切,想要在泉城打出自己的名气。
不愿意被泉城本地的同行看到他们失误,从而背地里笑话他们的能力。
在这一点驱使下,他们很自然会更加认真。 这一点驱使下,也会让他们空前的团结。
即便是相互之间有竞争,也属于内部的一种良性竞争关系。
冯正明说过,有谁想要挑战他主厨的位置,只要是能够拿出一道他做不了的菜,而且能够在汇泉楼后厨大量出菜,那他可以把主厨的位置让给对方。
可能如果是外行看来,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是拿出一道难的菜,不告诉冯正明细节和如何调味就行了。
但是厨行内的人都很清楚,这一点是很难办到的。
难办的不是创出一道独特技法和调味的菜。
真正难办的是,要能够在酒楼的后厨里成批的出菜。
酒楼后厨出菜,不可能像是家里做菜,或者是一些私房小餐馆,一道菜一道菜的给客人出菜。
酒楼里出菜,往往一道菜会需要同时出很多份。
想要做到能够同时出很多份同一道菜,味道上还不能有太大的偏差。
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情。
需要后厨里所有厨师相互分工合作去完成。
那么首先从备料,到配料,再到拆分烹饪,再到最后成菜装盘。
工序要进行拆分,明确能够分好每一个步骤让谁去做?以及要怎么做?
所以很多厨师在一些比赛上做出来的菜,往往是只能在比赛中做,不可能推广到酒楼里去做给顾客平时点单。
一旦点单量上去了,很多菜厨师一个人根本就完成不了。
一位真正有能力的主厨,不单单是要自己会做菜,还必须要懂得如何把每道菜的流程拆分出来。
要能够清楚知道,这道菜从备料、配料、烹饪、装盘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
从这一点上来说,暂时后厨里的青年厨师们中,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办到这些。
所以顾志成只能是副厨,冯正明不在后厨的时候,他可以按照冯正明安排好的去协调好后厨。
后厨里大家说说笑笑,讨论清楚汇泉楼开业后厨需要注意的东西。
冯正明送完请柬,拿着一本新做的菜单回来了。
“来吧,大家都一起过来看看,我们汇泉楼的新菜单怎么样?”
这一声呼喊,把所有人都召集到汇泉楼的大堂里。
冯正明拿出手上菜谱的样本让大家看看。
“传着看一看,我觉得这一版的菜单看着还行,都觉得没问题的话,就让那边按照这个样本给我们把菜单做出来。”
菜单的封面是用人造革,摸上去还算是比较凉和滑。
封面上凹嵌了“汇泉楼”三个字。
打开后,里面每一页都是彩色的。
之前冯正明找很专业摄影师,拍摄下他和后厨里厨师们一起合作做出的每一道菜的照片。
现在全都被印在菜单的一页一页上,真的是让大家觉得有一种看画报的感觉。
尤其是照片上每一道菜,非常漂亮诱人的色彩。
真的会让人觉得,照片上的每道菜都仿佛就在眼前。
尤其是一些菜拍摄的时候,借助光线的效果,还把刚出锅那种缭绕在盘子上面的热气拍下来。
看着菜单上的照片,会给人一种想要凑近嗅一嗅香味的错觉。
这样一本很精致的菜单。
所有人一起一页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让人有一种仿佛领略了一番丰盛的美食盛宴般。
冯正明等到大家把菜单看完,笑呵呵问:“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觉得可以,那我们就照着这个样子做出来。”
何云庆首先开口说:“这做的太精致了,这份菜单光是看着,应该就会让很多人恨不得点上一本吧?”
夏蕙说:“师叔的眼光永远都是那么好,难怪师叔做菜也都那么漂亮。”
听到这话大家都纷纷赞同,都觉得冯正明的眼光确实好。
冯正明则笑着说:“别这么说,大家的眼光都不差的,否则我们怎么能凑到一起?也不可能把汇泉楼重新经营起来。”
何云庆听到这话,扭头环顾翻修后的汇泉楼一圈。
目光最后又落在新的菜单上。
他很是感触地说:“真是没想到,汇泉楼有一天也能够真正的焕发新生。”
一直在汇泉楼的领班大姐说:“老何,焕发新生是应该的,现在汇泉楼是年轻人的地方,我们的老板主厨年轻,我们后厨里的厨师也都年轻,还有我们的服务人员同样年轻,年轻人聚在一起,汇泉楼才更有活力。”
何云庆笑着点头:“对对,要年轻,要有活力,汇泉楼才能更好。”
冯正明看向后厨里的青年厨师,再看看年轻的服务人员。
“怎么样?各位年轻人,伱们有信心跟我这个年轻的老板和主厨一起,把汇泉楼给做好吗?把汇泉楼做成泉城必吃的酒楼。”
众人先是有些不算整齐的回应:“有。”
冯正明马上说:“不像是有信心的样子啊?”
这次,所有人相互看了看,接着几乎是异口同声喊起来:“有。”
冯正明满意点点头:“这才像样,我们这群年轻人,要给一些等着看我们笑话,对我们年轻人不信任的人一些惊讶,让他们见识见识,年轻人的真正实力。”
此时的汇泉楼里,几乎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
每个人心里都铆足了一股劲,要好好的证明给别人看一看。
汇泉楼这样一个由年轻人们接手经营的老字号,是不是能够追赶上泉城的几大酒楼,重新绽放出汇泉楼昔日的光彩?
在这样一股信念支撑下,汇泉楼经过最后一个周末的准备。
终于在四月最后一周开始了试营业。
试营业第一天,冯正明没有对外营业,只是接待他送出请柬的亲朋好友。
亲朋好友们也都在临近晌午携带贺礼赶来汇泉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