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这首《凉州词》深刻的描绘了丝绸之路上是何等的热闹与繁荣,看不到此时虽然时冬天,看不见暮雨雁飞,也没有芦笋初生,但丝绸之路上一支支驼队走在这皑皑白雪之中,变得更加真实,与这广阔的天地结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而这驼队后方,骑马直行的秦广桓的慕若冰却顾不得欣赏眼前这美丽的景色。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奔西征军大营,将朝廷的旨意先于钦差马周交给苏定方,让他做好准备。虽然一路至上没有向他们去长安的时候那般危险,但更加寒冷的天气使得他们不得不断断停停,耽误时间,他们不知道此时的西征军大营究竟怎么样了。但多耽误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我都问了一路了,你就告诉我吧,你打算怎么收拾王文度啊?”
“别问了,去了你就知道了。”
另一边,遥远的西征军大营。
在鹰娑川困了好几个月的人困马乏西征军在恒笃城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也渐渐消磨着这支英勇军队的斗志,除了王文度每天整出点事来,而程咬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外,似乎对此次西征的方向更渺茫了。
已经十一月初九了,北疆之地的寒冷真的无法形容,待在城里的左卫军还好,右卫军一直驻扎在城外,在寒风呼啸的夜晚,裹着棉衣铁甲的士兵冷的无法入睡,那薄薄的帐篷在凌冽的北风面前就和纸糊的一样,全军上下苦不堪言,更要命的是,随着天气转寒,后勤转运越来越难,朝廷送来的粮食和棉服早已经是捉襟见肘,当地的胡人百姓差不多早已刮了精光,入室抢劫,强奸民女之事屡有发生。程咬金屡禁不止,手下的将领也多有退兵的提议,就在昨天,王文度胁迫程咬金在苏定方等大多数将领不知道的情况下向朝廷发了请求退兵的塘报。
两位副总管相互弹劾以及程咬金从中斡旋的奏折,和一大批朝中御史们弹劾西征军罪状的奏章早就摆在了李治御书房的桌子上,而身在边陲的西征军士兵们对现在朝堂之上的风起云涌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此时永安宫里太极殿上朝臣们为了处理西征军展开的唇枪舌战有多么激烈。
苏定方望着辕门外的皑皑白雪,愁眉不展,自己征战半生,何时打过这样的窝囊仗?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若不是这个王文度,早在鹰娑川,自己便可以击败贺鲁。还是这个王文度,贺鲁因为步真反叛而撤退,唐军应该一鼓做气打到千泉,但这个王文度以兵马不足,久不修整为由,在笃恒城又是耽误了十几天,这样一来,在千泉的步真必然遭到贺鲁的前后夹击而腹背受敌,大唐何曾这样对待过自己的朋友?而自己派去向朝廷反映西北情况的信使被王文度扣住了好几批,不得已只能派武艺高强的秦广桓去长安,但算日子应该回来了啊!莫不是遇到了什么不测?
“大将军,你看谁来了?”
大帐的侧面,龙兴带着虽然两名衣衫褴褛但浑身透漏着朝气的年轻人进了中军帐。
“你们还活着?”苏定方不知怎么冒出了这样一句话。不错,那两个人正是秦广桓和慕若冰。他看到龙兴带着他们两个不是从辕门进来的,立刻想到了是要避开王文度的监视,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多天自己居然没有发觉,真是被气昏了头了。
“回大将军,我二人不辱使命,虽有千难万险,不足道哉,今从长安带来李尚书亲笔书信,圣旨已经在路上了,李尚书命我二人连夜赶回,让将军按照信中所写,提前做好准备。”
苏定方一脸期待的接过信,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
“太好了,这个狗贼,当今圣上果然英明睿智,也不枉我边关将士在这里忍饥挨饿一场啊!”苏定方兴奋的大叫,转头道:“你们二人立下如此大功,拯救了西北十几万将士,苏烈(名烈,字定方,后世多称字)在此谢过你们了。”说完就要跪拜,吓得他们两人还有龙兴赶紧扶住了,自己一个小小的都尉还没上任呢,若冰还只是一个大头兵,怎么能接受堂堂朝廷三品,右卫大将军跪拜呢?
“大将军,何必如此,我们做了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