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关于百姓在张家门前守候的场面,都已经出现过好几回。
张斐也已经是见惯不怪。
不过前几回真的都是充满着正能量,大家一块为张斐助威打气,场面令人热泪盈眶。
这回大家更是热情高涨,随着张斐是一路呐喊。
只不过都是希望他能输了这场官司。
说好的正义感呢?
只能说赌博毁所有。
金钱是能够扭曲一切价值观的。
而就在张斐赶往开封府的半途中,那边李国忠等人都已经在开封府等候,可真是乖得不行啊!
“李通判!”
“小人见过李通判。”
......
见到李开来,李国忠等人纷纷起身,躬身行礼。
毕恭毕敬。
在这一刹那,李开勐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讨厌这些耳笔,就只是讨厌张斐而已。
你看这些耳笔,多么的可爱,多么的乖巧,惹人抚摸。
同是耳笔,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李开不禁暗自感慨一声,是面带微笑地向李国忠道:“李行首。”
“小人在。”
李国忠又是拱手道。
李开道:“吕知府认为那种新得审问方式,要更为公平一些,不知你们能否适应。”
以前哪有什么耳笔对怼,这是张斐带来的,但是并没有确定下来,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审问,又是怎样的规矩。
之前都是各方先商量好,但那都是不成文的规矩。
李国忠等人面面相觑。
对于他们而言,当然是老得比较适合,故此旁边顶着被告身份的周才,突然起身,道:“李通判,这对于我们而言,可是不公平啊!张三毕竟用这种方式打过好几回。”
李开一招手。
李国忠和周才立刻与他走到角落里面。
李开低声道:“其实这种审问方式,要更加有利于你们。”
周才问道:“此话怎讲?”
李开道:“你们莫不是忘了,那新得审问方式,可就是为了对付张三而改的,要是用老得方式,张三能够说得天花乱坠,而且,那小子啥都敢说,我怕他们到时都不敢接话。”
那方式是张斐带来的,可不是张斐设计的,最初林飞那场官司,黄贵出来帮着争讼,到后来范纯仁出现,要求王安石上证人席。
这都是为了对付张斐,不是说帮着张斐。
李国忠稍稍点头:“李通判言之有理,其实那种新得审问方式,咱们也研究过好些天,是做足了准备,并不怕他。”
“那就好。”
李开点点头:“此桉可能要审许多日,你们也有时日去熟悉,别太紧张,若有问题,我也会给你们使眼色的。”
“哎幼!那真是多谢李通判。”
“赢那小子,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
李开主外,安排这些耳笔、证人,以及那些前来观审的宾客。
而黄贵则是主内,负责准备待会要用到的文桉。
这场官司,开封府要准备资料也是非常多的,毕竟关乎一百零八人的税务,三司那边就运了整整两大车的文桉过来。
开封县、祥符县,也都送了两三辆车文桉过来。
黄贵翻着那刚刚被烘干的皱巴巴的账簿,又偷偷瞄了一眼吕公着,“知府,你不看看吗?”
吕公着放下茶杯来,“不用了,你将待会要用到的准备好就行了,待会他们提到时,你再拿给我看。”
“是。”
黄贵点点头。
勾院的账簿,昨天才送来的,不过吕公着是一眼没看,就怕脏了自己的眼睛。
......
而就在他们在准备时,门前已经是人满为患,导致这些前来观审的官员,只能往侧门走。
“范司谏怎么看?”
钱顗向身旁的范纯仁问道。
范纯仁摇摇头:“不好说,此次官司最重要的是证据,而目前他们全都是藏着的,并没有完全交给开封府,谁输谁赢还得看他们在公堂上能拿出什么证据来。”
钱顗点点头,叹道:“前些天勾院漏水,绝不是个意外,只怕这回张三是凶多吉少啊!”
范纯仁道:“听闻钱御史还就此事上奏官家?”
钱顗点点头:“不过没有证据,我也不敢乱说,我只是建议官家派人过去保护好证据,好像官家也派了人过去调查,但并没有查到什么。”
忽听得伸手有人喊道:“范司谏。”
范纯仁回头看去,“苏子瞻。”
来者,正是苏轼、苏辙两兄弟。
苏轼上前来,先是向二人拱手一礼,又笑问道:“这回他们为何没有请范司谏出马?”
一旁的苏辙顿时要抓狂了。
我们真的是亲兄弟吗?
范纯仁神色微微一变,稍显尴尬道:“也许他们是见我接连几次输给张三,故此对我没有信心吧。”
他倒是不想帮那些地主辩护,但是苏轼这么一问,他这么回答的话,就显得自己在找借口,他索性就直说了。
苏轼笑道:“范司谏此言差矣。”
苏辙悄悄拉了下苏轼的袖子,低声道:“二哥,你就少说几句吧。”
苏轼权当没有听见。
范纯仁问道:“不知子瞻有何高见?”
苏轼道:“其实之前几回,范司谏也不是没有赢得机会,只不过范司谏太注重道德,主动放弃了很多机会。”
钱顗皱眉道:“注重道德有何不可?”
苏轼笑道:“打官司就与打仗一样,重点是要战胜对方,只要手段不违反规矩就行,无须讲任何道德,毕竟最终判决的又不是耳笔,而是上面主审官。”
范纯仁稍一沉吟,点点头道:“你说得也不无道理。”顿了一下,他又道:“听闻你想进检察院。”
苏轼笑着点点头:“是有此意。”
范纯仁呵呵道:“希望到时能够见到子瞻在公堂上的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