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曾经年少(本章免费)
送走汉斯之后,赵子丹将自己埋在柔软的大靠背椅中,脑中回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记忆的潮水汹涌而出,回溯到了1992年6月2日。
赵子丹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是他最后一次过“六一”儿童节。过完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之后,他就和父母一起踏上了航向美国的一艘轮船。
说起来,赵子丹来到纽约的经历十分具有传奇性。
赵子丹一家前往美国,自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无数的人先一步富裕了起来。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前往国外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美国的方法致富的。按照很多从美国回来的人的话讲,就算是扫马路也比在国内的工厂中干死干活挣得多。
这话虽然不完全正确,可是对很多人来说确实如此。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美国,劳动力价格水平比之国内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虽然消费水平同样很高,可是只要节省一点,只要干上几年就完全可以积聚个一两万的美金。
而只要拿着这些钱回到国内,换成人民币那就是十数万了。而这个数目,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称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在当时涌起了一股出国热。自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出国的,事实上这部分的人占据了很小的一个比例。大部分出国打工的人都是通过偷渡的方式前往美国的,而是那个时候美国对待移民的政策,也十分宽松,基本上能够到达美国并且居住上一两年的时间,就会得到大家梦寐以求的“绿卡”。
赵子丹的父亲当时因为所属的工厂破产刚刚失业,并且最后只拿到了5000人民币的所谓“补偿金”。至于赵子丹的母亲,根本就没有正规的工作,平时靠着帮街道上的人们缝缝补补赚取少少的生活费用。
当然,仅仅如此的话,赵子丹的父母还不至于头脑发热加入这股出国大潮中去,毕竟虽然失去了工作,还是他的父亲还可以通过寻找新的工作来添补家用,供当时只有9岁的赵子丹上学。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赵子丹的外婆生了重病,急需一笔资金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不多不少,刚好5000,由此花掉了赵家最后一笔额外收入。
用掉了5000人民币之后,赵家在银行中的存款以及现金林林总总加起来还不到1000。这么点钱,只要下学期为赵子丹缴纳一次学费,就所剩无几了。再加上赵子丹的外婆手术之后需要调养,这方面的费用同样少不了,以当时赵家微薄的经济收入根本难以支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展现赵子丹的父母面前,那就是偷渡出国,在美国赚取绿油油的美金。而又很恰巧地,赵子丹家所在的那条街道上有一名曾经通过偷渡出国,并且已经取得了绿卡的打工仔风光无比地回到了老家,并且声称有着出国的渠道。
于是夫妇俩的出国之心更加强烈了。在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深思熟虑之后,他们两人终于作出了决定。变卖了房产,得到可怜的7000多块钱,将其中大部分留给赵子丹的外婆,并且拜托左邻右舍照顾赵子丹的外婆之后,两人用剩下的钱中的大部分购买了前往美国的“船票”。
因为是熟人的介绍,所以赵家三人的船费相对便宜一些,让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的赵家三人几乎是喜极而泣。可是他们根本想不到,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怎样一次旅程。
偷渡船从广东出发,中途在香港停靠,而后又沿着海岸线向着美国的西海岸靠近。在偷渡船上的生活,用赵子丹的话来说,简直猪狗不如。
因为是偷渡,所以除了晚上的一个特定时间段,所有的偷渡者都需要呆在船腹之内,根本就不见天日;船上的食物,不能用差来形容,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赵子丹都有一点犯恶心,因为那根本就是给猪狗吃的。
那些蛇头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一旦交了钱,一旦上了船,马上就变了脸。在食物上进行克扣也就算了,毕竟偷渡者大部分都是身体强壮的成年人,虽然在到达美国之后往往会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的症状,可却也不是大问题。
关键在于吃喝拉撒全都在船腹之内,垃圾清理虽然每天都在进行,加上基本上每一平米就有一个人的载客量,船腹之内的空气绝对比之垃圾站还要浓烈百倍,据说很多人在到达美国之后经历了好几个月味觉和嗅觉才重新恢复过来。
而凡是有过偷渡经验的人,必然会给新的偷渡者一个忠告,那就是千万别生病,就算是生病了,也要装作没有病的样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