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祯这些日子手忙脚乱。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当时他封展昭之时只是得了挠痒痒似的反抗了, 那是因为朝堂众人都在等今天呢。他们这是在等着赵祯自己挖坑给自己跳咧。

    诸多的烦心事,加上臣子的不配合,使得他迫切得希望能够听到一个好消息。这个好消息是夏安然带来的。有时候赵祯当真觉得小堂弟一定是福星,起码是他的小福星, 自打遇到小堂弟之后他的运气便一路直转而上,之前司天监便有奏报说辅星耀天,嘿嘿嘿,一定就是小堂弟啦!

    夏安然并不知晓赵祯的想法, 他这些日子在工部忙的脚打后脑勺。

    前些日子成功炼出的焦炭成为了后一次冶炼的燃料,配上一座用耐火砖所制造出的炉窑, 不计成本的燃烧方法一举将温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温度。

    并且此次并非瞬时温度, 而在此温度上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理论上还有再提温的空间。

    夏安然之前就好奇在没有温度计的大宋朝要如何估量出火焰东西的温度,原来机智的工匠们使用的方法是用各种釉彩染在一些瓷泥上, 并且将其均匀的放置在窑炉内的各地,根据釉彩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出此处的温度。同时将烟囱口的火焰颜色作为辅助判断, 基本可以将火焰的温度猜的□□成。

    当然最为重要的判断依据还有金属的融化程度。

    这次燃烧, 作为试验品被放置在舀入窑炉内的铜器和铁器中,铜器已完全融化, 取出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滩铜, 而铁器亦是有了滴蜡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个铁器中有一部分杂质含量比较高的部分已经达到了它的熔点, 一般来说铸铁使用的多为生铁, 而如今作为实验的铁农具虽说也算铸铁, 但是也经过锻打,其中必然有部分属于熟铁,乃至于钢。

    虽然不能确认其中的含量如何,但是毫无疑问铁器的熔点要远远高于铁矿石,如今的这一变化给了人们温度已经快要抵达融铁点的这一认知以及改进的动力。

    既然证实焦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要远远高于煤,即便成本很高,但是如果真的能够达到将铁融化成铁水的温度的话,考虑到其带来的效益,付出的这些成本完全是可以被接受的。

    虽然如今的钢铁铸造在有了液压机的帮忙之下,已经大为省力,但是其本质上还是改变不了制作工艺的毫无进步的事实。

    他们采用的依然是已经有千年历史的灌钢法和炒钢法。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技术工种而言,沿用之前将近千年的手段毫无创新本身就是一个耻辱。

    为此,在之前他们已经试图做出改进,而如今,他们感觉自己距离革新正越来越近,距离载入史册亦是几步之遥,这一种即将看到曙光的兴奋使得匠人们的配合度大幅度提高。

    整个工部向夏安然所在的这一边提供了资源倾斜,当夏安然提出提高通风设施的工作效率,改进鼓风机之时,更是直接动用了工部如今能够空得出手的所有部门进行联合研创。

    提高火焰温度的要素,除了更改原料之外,毫无疑问就是氧含量。

    在现在的冶炼工艺中,辅助燃烧使用的是纯氧,如今当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是依靠炉子本身热膨胀所引入的氧气含量以及现如今的鼓风机看来是满足不了需求。

    炉子的改造已经开始进行,事实上这一座完全使用耐热砖制成的窑炉本身已经进行了一番修正,可以说很难再进行调整。既然从炉子本身下手艰难,那自然要在外面增加配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鼓风设备概念的国家,早在东汉就已经出现了水排,而到了宋代更是出现并普及了革新产品,即——双动式活塞风箱,这种风箱在此后的近千年都不曾有革新,甚至在现代的农村都在被使用。

    但是这样的风箱在对于一个巨型窑炉来说远远不够,它的输氧量并不能满足窑炉的需求。

    但是改进这样的风箱绝对不是将它等比例放大那么简单,原本的风箱可以依靠人力来拉动,但是放大版的又要如何操作?

    ——畜力,这是最为简单的答案。

    模型图在三日后被做出,但是使用畜力却被夏安然否决的。

    使用畜力当然没有差错,但是如果要达到合理的进氧量,需要的畜力非常巨大,这样庞大的能量消耗无法在每个地区普及。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动物的耐力有限,如果在没有使用滑轮的情况下,想要轻易得拉动风箱只能使用牛、马这类高拉力畜类,若是考虑到器具本身重量,以及能量消耗,按照这个大小来算估计还不是一匹、两匹畜力能够解决的。

    而且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被解决,风箱的原理是手拉让风自入风口进入,再用推将风从另一个出风口压出。畜力可以拉,谁来推呢?

    难道反方向得再让畜类将拉杆送回去?

    这样的低效率真的能够提高供氧量吗?

    过大的压缩速度很有可能使得氧气在还没有来得及和焦炭表面接触的时候,便被挤出窑炉内,如此不过是浪费罢了,最后的结果只怕还不如高频率小量供氧。

    工房的匠人们对于南王提出的——高频率低消耗供气的鼓风机要求愁眉不展时,还有一堆匠人正在研制调整耐火砖的成分配比,他们需要测量出一个临界值来,一则是有关于耐火砖在出烧制时候的温度是否可以再降低以节约烧制成本,二则是耐火砖的最高耐火温度是否能够再提高。

    前者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尚且有待考证,后者在夏安然在努力回想自己所知道的高耐火材料还有什么无效后,他便完全放弃了这一点。但是他提了一句,砖块的耐热温度似乎是根据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匠人们纠结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本身就是相悖的。

    丢完炸药的夏安然立刻就遛,只留下拦人不及的匠人们在原地跳脚。

    时间就在匠人们一把一把掉头发和一次一次炸炉中度过,终于有一日,夏安然忽然间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免费劳动力。

    白玉堂的官方人设便是擅长机关之术,虽然就性格看不出来,但是这位平日里头表现的有些粗枝大叶的少年人每当没事干窝在自己院子里头的时候,就各种倒腾。他将自己的小院布置成了寻常人最好不要轻易踏足的地方。

    在兵器的改造上亦是很有一手,比如夏安然那两个□□经过他的调整,变成了折叠可拆卸式,在白锦羲的手下,想要将其拼装起来约莫只需要五到六息,作为最终的防身武器也算是隐蔽。

    但是工房的机密性太高,夏安然也不敢轻易将人带入,他是问过了赵祯才将人以自己副手的名义遮脸带入的,为此赵祯还写了一道手谕。

    生长在江南水乡的白玉堂在加入研究小组之后的第二日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金华的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皆有,在此地,利用高低落差铸造水利设施是当地司空见惯之事,所以在听闻这些生活在平原地带的工匠们苦恼该如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白玉堂几乎毫不犹豫的说出了答案——用水。

    不错,水力的确是一个永远不会疲惫的设施,但是水利所形成的拉拽力和畜力一样,只有一个方向。

    单单就结果而言,和畜力并无太大差异。

    面对着一群完全走到了死胡同里面的匠人,年轻又头脑灵活的白玉堂沉默了半响,忍耐住了冲动没有做出无礼之举,他看了几眼这个工坊里基本上年龄都能做他爷爷辈的匠人,直接拿起了工具动手做了一个简易的实验物品。

    匠人们都是专业人员,在白玉堂东西做到一半的时候他们便明了了他的意图。于是熟练于此道的匠人们直接搬来了各种木工和黏土塑性,不到半天就将模型做出。

    简单的说,按照白玉堂的思路就是他用水力作为动力,通过挂上杠杆和滑轮组的类似磨盘的东西来改变力的方向,最终使得水力在磨盘转到一个方向的时候转为拉力,另一个方向的时候则是推力。从而达到推拉鼓风机的效果。虽然要达到完美效果还需要解决其中不少问题,譬如材质,但是……

    众多匠人看了看这个白玉堂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就做出来的概念小模型,又看了看这个和他们如出一辙的遮脸打扮的模样,对其定位有了错误认知的匠人们立刻握住了颇有些翘尾巴得意洋洋的白玉堂的手“小郎,可有兴趣入我工部?”

    在白玉堂有此高光表现之时,夏安然倒是并不在工部。

    他被招到了帝王那儿参加了一次开设在小房间内的非正式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便是军队的改革。

    没错,赵祯准备向军队下手了。

    虽然不知道历史进程,但是赵祯出于一个帝王的直觉,他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在未来的2到3年之后可能会发起战争,既然是战争,那么到时必然会面临大规模用军的情况。

    作为帝王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可以一击制胜,要打到如此目的,硬件软件都必须到位。

    如今装备硬件设施基本就位,软件亦是开始铺设,京城中的一锅又一锅鸡汤一直在冒着热气,民众对于军人的身份和认可正在逐渐上升。

    但是就在赵祯翻阅兵部交上来封存的文书之时,就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到底有多少兵?

    这个问题看似很可笑,一个国家有多少军队作为帝王你难道不知道吗?赵祯曾经以为他是知道的,直到当他细细盘算自己统计结果之后,他对于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

    宋朝采用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而且是终身制。即一日为兵,终生为兵。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性以及军人忠诚度,同时,亦是为了降低某一个将领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宋朝的军队制度一改过去府兵制,改为了国家养兵,同时,国家养的不是一个兵,还有军人们的家眷。

    毫无疑问,如果要论各朝各代当兵的工资,北宋落不出前三去。

    高薪养出来的不是廉,还有贪欲。

    一个军人,牺牲之后的确可以得到一笔不算小的赡养抚恤金,但是这笔钱和军人“活着”到六七十岁可以持续领取的资金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于是就造成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吃空饷。

    一个兵的工资是一笔小钱,但是当这部分资金累计起来,按照年月来算,就成了一个圣人都会动心的数字。

    而宋不挪动军队中下层只动上层的习惯成为了助长这份贪欲的沃土。

    而等到了宋中后期,国家没钱,军队为了维持用度,防止士兵哗变不得不使用了类似的手段,这样的情况,在清朝、民-国都有发生。

    这是一种将军队支出归于国家财政统一支出之后带来的弊病。

    赵祯暂时无意追究这点,比起钱的问题,现如今最重要的是他得先想办法搞清楚他究竟有多少兵是真的,其中又有多少是在当打之年。

    不错,终生制的募兵制度带来的又一个恶果便是军营老年化。

    这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兵士的当打之年是在十八到三十周岁之间,过了这个区域体能和反应能力都会下降,这些兵士中除却少部分能够以经验取胜,或者是升到了小头头位置的指挥人员都可能被战场自然淘汰。

    前几朝基本如此,所以历代军制中都很少出现强制退役年龄,即便有少数年长之人,都能被当做人瑞保护宣传。

    但自澶渊之盟被签订后,宋除却少部分地方军,大部分都长时间不曾遭遇战争,战争自然减员数量急剧下降,赵祯粗粗一算,底层中军营内如今四十、五十岁的人数可能要占到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看似没有问题?不,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宋朝虽说轻武,但是对武职的提升和封奖条例却是十分的明细。

    到了这把年纪,还只混迹在小兵的行列之中,基本可以判定他在战场上毫无建树。

    没有斩首,没有团队战功,不曾参加过前锋战役,什么也没有,足足十数年乃至于二十年在军营里面混日子……这样的兵,年轻时候尚且如此,如今又难道可以上战场吗?

    赵祯对此持保留意见。

    若非此次自己留意,赵祯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军队中还有着这些毛病,而在他陈述完了这些发现后,对上的臣子们了然的眼神更让他心惊。

    几乎没有一个人露出了惊愕的神态。

    也就意味着,这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问题持续了多久,久到能够让文臣都视之如常了?

    “陛下,此事仍当从长计议。”宰相王旦俯首,他面上表情看不出太大的波动,这一句劝谏看上去也只是寻常劝谏罢了,只是他话语中的隐藏含义,却让赵祯将心中火气按了下去。

    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不如说,在此时不能动手。

    这些人在军中扎根时间这般长,可以想象的枝蔓定然不少,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轻易的处置撤军,极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