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老苗寨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怀着对苗族的无限好奇和向往,初冬时节,我和朋友从湘西凤凰古城出发,坐轮渡,穿峡谷,来到神秘古老的老洞苗寨,感受异样风情。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温和的苗族导游,向我们介绍老洞名字的由来:老洞是一个天然洞口,也是进出寨子的唯一通道;苗族是个信奉神灵的民族,等会儿经过洞口,会有巫师替我们“赶尸”驱邪。朋友问:“巫师长的漂亮吗?”一句话,引起哄堂大笑。“人嘛,心地好就行,长的漂不漂亮并不重要,是不是?”小伙子话语轻柔,却显得聪明机智。

    远远地,就能听到锣鼓声声,继而,传来百灵鸟一样清脆婉转的歌声,我们不由兴奋起来,一下找到了感觉。导游笑着说,进苗寨有三道卡,第一是“卡酒”进寨的人首先要喝一碗我们苗寨人亲自酿制的糯米酒,不会喝酒可是不让进的;第二是“卡歌”进寨子的人要对歌,过关了才让进去;第三是“卡鼓”进寨子的人还要击鼓。对苗寨的酒我是垂涎已久,这个倒不是问题,我最头疼的是唱歌,五音不全的我在大庭广众之下从没斗胆“献过丑”别说是一首,就是一句也唱不了,内心忐忑的我,急得抓耳挠腮。也许看出了不少人的为难,善解人意的导游在关键时刻放宽标准:女的不用对歌。一片释然欢呼中,无任在肩的我,放下心来,饶有兴味地观看男士们“粉墨登场”美丽的苗家少女手挽手站成半环状,两端的少女手拉一个打结的红布带,夜莺般的歌声飞过,站在我面前的小伙子放开喉咙:“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叫绝的歌词,浑厚的男中音,激起阵阵掌声,也使我们顺利入寨。

    热情好客的苗家人是能歌的民族,聪明美丽的苗家人更是善舞的民族。田间地头、秋收谷场都有他们随意洒脱的舞姿。最有趣的是竹竿舞,节奏明快,参与性强。地上竖放两根长竹竿,中间横放三对儿竹竿,鼓声响起,蹲在地上手握竹竿的两侧少女配合默契“啪拉、啪拉”竹竿拍打之声愉悦动听,两根竹竿时而靠近,时而分开,两位妙龄女子轻盈地跳来跳去,鼓点越来越快,跳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我们坐在下面看得惊心动魄——惟恐粗壮的竹竿夹伤姑娘的脚。姑娘们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扬着热情洋溢的笑脸,频频招手,示意我们加入。一两个胆大的上去了,又有一些上去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坐不住,听朋友说,夹住脚不是特别疼,便随着人流,兴致勃勃地上去蹦跳。

    看完演出,导游还领我们参观了苗寨房屋,让我们领略了“家家相通,户户相连”的建筑风格。不用说,也看得出,这里民风淳朴“白不关窗,夜不闭户”绝对是一种真实。苗家人含蓄内敛,给人一种宁静从容的气度。心灵手巧的苗家妇女,做了别致的刺绣,打了各式的银饰,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相中了,就买,价格也实在。不买,也不恼,更不甜言蜜语去游说。那种天然的温顺,发自内心的微笑,叫人感到别样的亲切和怀恋。苗家的小孩子非常可爱,她们秉承了祖辈人热情好客、心灵手巧的性情,采来一束束山野花,送到你手里;用草叶编织成小玩意儿,诚心诚意地放到你掌心;站在车窗外,仰着稚嫩的小脸,一遍遍地喊着:姐姐,再见,再来看我们啊!车子启动了,小家伙们跟在车后面,直到跑得没了力气。

    坐在车内的,再矜持,再历练,不自觉地,也是泪涔涔了,单单为了这一份朴实,这一份真挚,还有这一份无疑于来自乡野故土的至纯,也是不虚此行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