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义务教育基础的和平民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内容和精神,即基础的和平民的。

    首先,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如果说公路、铁路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那么义务教育便是教育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欠缺将制约经济发展,义务教育的缺失也会制约教育的总体水平。这本是常识,无需赘述。然而随着近些年对“教育产业化”的热炒,很多人迷信起了大学入学率,甚至盲目追求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政策过度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又过度向重点高校倾斜。重点高校资金闲置,普通高校用度捉襟见肘,基础教育则进展缓慢。

    诚然,大学入学率是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重要体现,但没有过硬、普及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只是无本之木,希冀加大投入使之振兴,无疑于缘木求鱼。鲁迅先生说天才诞生前,要先看有无产生天才的土壤。义务教育使人们获得免于愚昧的自由(晏阳初语),它传授基本文化知识技能,教人立足于社会,是高深学问的土壤。高等教育的大厦是义务教育层层累积而成的。以日本为例,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48%,而支撑这一数据的是100%的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就我国现状而言,这才是我们应与之接轨的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大计。

    义务教育的另一特性是平民的。这本也属于常识:义务教育花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主体是平民,义务教育理所当然是平民性质的。不过或许又是拜“教育产业化”之赐,这一常识也惨遭鄙弃。教育费用逐年攀升,乱收费屡禁不止,更严重的是一面有大量贫困生失学、辍学,一面贵族学校却蜂拥而起。全国的教育资源向城市汇集,沿海城市的考生依然享有过低的分数线,在教育资源争夺战中占据了先机;城市的教育资源则向“精英”汇集“精英”及其子女享受着高消费的教育,大众承受着教育的高消费。“高消费教育”的泛滥又反过来严重阻碍基础教育建设,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行为说轻点是目光短浅,以削减多数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代价,盲目追求高升学率、高学历。说重点,这种拿孩子的未来进行敲诈的行为乃是对社会、对民族前途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愈演愈烈急的功近利风气是到了立即刹车的时候了。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曾“在艰苦之中,冒着漫天烽火,站在人民当中,含着眼泪,咬定牙关,做一点算一点,做一滴算一滴”这种精神在当代仍有表率作用,办教育的须时刻“站在人民中间”我想,尽快建立和完善失学救济体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鼓励民间力量办教育,真正落实基础教育和平民教育,要比创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容易也实在得多。

    古人说,百年之计在于树人。树人,靠的是教育,而且关键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不是一份“产业”而是一项事业,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政绩教育”、“贵族教育”、“赚钱教育”绝非义务教育的正道,决不能再让义务教育受这些歪门邪道的侵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