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代的领导者,将复国的思想深植在每个汉人的心中。”

    说到领导者,管家就来报,说他们等了许久的张寅青已经回来了。张寅青一进门,汉亭就警告他,徽山之事上头都知道了,待会儿免不了一顿罚。

    其实论辈分,张寅青应属于顾端宇那一代,但由于他的年龄相差太多,在帮规立定后,为训练培育方便,反而与汉亭论排行,以师兄弟相称,同时被指任为第二代继承的小祖。

    张小祖的任性与不羁,在帮中早就是出了名的!

    张寅青走进书心,看见师父、帮主和姐夫都在坐,一副三堂会审的模样,头皮稍稍发起麻来。他挺直身体,正预备接受一场硬仗时,师母和姐姐便缓步由另一扇门踏入。

    嘿!救兵来了!张寅青马上低垂着头,表现出很可怜的忏悔状。“你和那位姑娘玩够了,终于知道回来了?”顾端宇严肃着一张脸说。

    “师父,徒儿不是和那位姑娘‘玩’,而是那位姑娘中途与家人失散,我本着漕帮济弱扶贫之心,特别护送她回家。再者,那位姑娘出身高贵,也不会和我‘玩’。”张寅青振振有辞的说,最后竟有些一半顶撞的意味。

    潘天望听了,不禁有些气结“无论那位姑娘如何‘高’,你也不能丢下张先生不管,叫别人送他回浙江呀!”“他不是平安到达了吗?这也算是完成任务嘛!”张寅青再加一句:“我也是确定没问题才敢放手的。”“完成任务的是林杰、李武东和阿官三个人。你呢?则是精心妄为、怠忽职守,非给你一点教训不可!”顾端宇毫不通融地说。

    依帮规所定,擅离职守、不听指令,未完成使命,必须判“水上刑”这刑罚也只有漕帮才有,因为漕帮管运河,所有的活动都怀江河有关,若出重大差错,罪首必须被绑在柱上,立于湍流猛急之处,任大水冲刷三天三夜,那还真不是平常人能忍受的。

    “这惩罚未免太重了吧?”阿绚不由得问。

    “护送张先生为本帮第一要事,寅青连这任务都会掉以轻心,将来还不知会出什么纰漏,不好好罚他一次,他怎么会铭记在心?”顾端宇说完,又转向张玉瑶“你也反对?”

    张玉瑶当然不忍心看张寅青受罚,但不管她说什么都有循私护短之意,她只能望着张寅青,希望他能用平日的好口才为自己求饶。可是,张寅青脑中所想的是,炎炎夏日里“水上刑”似乎没那么糟,而且,他为攸君受刑之事若传出去,她一定会非常感动。于是,在一种模糊的感觉下,他很干脆伯说:“徒儿解释那位姑娘,全是凭一股侠义之心,如果因此而受罚,我也心甘情愿。”什么?他竟心甘情愿?他不是头脑坏了,就是被那位姑娘弄糊涂了。张玉瑶望向阿绚,希望聪明的她能想想办法。

    “我们只在着帮规,倒忘了寅青是泡在水里长大的,这‘水上刑’,不是反而便宜了他这条鱼吗?”阿绚笑了笑说:“我看哪!闭门抄书最好,就罚他抄几遍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又修身,又养性。”

    为攸君闭门抄书,她会不会动心呢?为了配合效果,张寅青故意哀嚎一声,表示恨“抄书”多于“水上刑。”

    彼端宇明白爱妻是要为张寅青解困,他看看身旁的几个人,其中潘天望是一直很崇敬这位格格的,所以首先同意“也好!我还正愁找不到人抄‘日知录’呢!寅青正好可以多眷几本,让他好好地痛悔一番。”

    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张寅青趁空对阿绚敬个小礼,表示感激;但阿绚只是端凝着眉目,不苟言笑,似乎帮忙不代表他值得宽容。张寅青微微愣住,突然觉得某个人和这位师母有点相像,那淡眉秀眼、那姿态气质,尤其那不理会人时的倨傲冷漠,攸君不也常常有吗?

    难怪他对攸君有一见如故之感,才会为了她抛下重要的朱四皇子,这下师父绝对不能怪他啦!师父可以为了美丽的师母不顾一切,他为美丽的攸君出一次差错,又何罪之有呢?

    英雄难过美人关,不是吗?

    “我看寅青一天不成家,心就一逃讪不下来。”张玉瑶一边踩上石阶,一边说:“这回我非逼他百亲不可,再不行,就绑着他当新郎。”“若不是他愿意,绑得了一时,也绑不了永远呀!”阿绚中肯地说。她们说着,已到了张寅青所居的别院,书僮要去通报,她们摇摇头,悄悄走到窗下往里瞧,只见张寅青专心的握着笔,一笔一划的仔细抄写着。她们实在很少看到他那么安静斯文的模样呢!前院有几个小徒弟,正拿出大大小小的剑,一共六把,正一一擦拭。张玉瑶问:“你们清这个做什么?”“是小祖要求的。”其中一人回答“小祖一回来,就要我们把他从小到大用过的剑全部拿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真是愈来愈怪了。”张玉瑶忍不住说。张寅青看见阿绚和张玉瑶来到,忙停下笔说:“来监督我的功课吗?”“就怕你又给我出什么花样。”张玉瑶说:“你没事干嘛把箱柜里那些个破剑、老剑翻出来呢?”“横竖放着也会朽毁,不如拿来做成一个纪念品。”张寅青说:“这想法不错吧?”“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感性?”阿绚笑着说。“师母没听过侠骨柔情吗?我也是很多情的人喔!”张寅青半开玩笑地说。

    “你别给我处处留情就好了。”张玉瑶切入主题说:“我今天是来很郑重和你谈亲事的,我这儿有两位姑娘,八字都和你相合。安家姑娘年龄稍大,十九岁了,但听说精通诗文,是通州矿业巨富的女儿,可以考虑;另外,尤家的姑娘,十六岁,漂亮贤慧,是浙江盐商之女,家中光画舫就数不清了,你姐夫和潘帮主都挺中意的。”

    又来了!又是坐在成堆金争财富上的富家千金!张寅青再度下笔抄书,随口说:“我都不喜欢!十九岁的太老,十六岁的太少。”“张寅青,不许你再胡闹!”张玉瑶马上变了脸色说:“安姑娘或尤姑娘,你今天就得选一个出来。”“安和尤这两个姓都和我犯冲,有没有第三个选择?”张寅青故意扮个鬼脸说。

    “你你气死我了!你这样子要我如何向地下的爹娘,还有张家的列祖列宗交代?”张玉瑶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真不是个好姐姐,连替二十六的弟弟娶妻都办不到,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阿绚见事情失控,忙劝说:“寅青,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预备向尤家姑娘下聘了。古人说‘成家立业’,一个男人若没成家,再多的事业都是空,你的亲事再拖下去,连你的将来也会耽误到。”

    张寅青放下笔,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语出惊人的说:“事实上,我已经向一位姑娘求过亲了。”“什么?”阿绚和张玉瑶同时惊讶的说。

    “就是那位我送回苏州的吴姑娘啊!”他愈说愈顺口“若非认定她是我未来的妻子,没亲没故的,我干嘛当她的保镖,一路保护她的安全?吴姑娘也是出身大户人家,十八岁,年龄适中;她貌若西施,才比班昭,个性嘛?反正就深得我心。我,要嘛不娶,要嘛就娶吴姑娘,谁教全天下只有她配得上我呢?”

    满口似真似假的话令人听得头晕,阿绚强自冷静地问:“你求亲,吴姑娘答应了没有?”“她一个姑娘家,没有媒灼之言,自然不能说什么,但我相信她绝对不会反对的。”张寅青自信满满的回答。“天呀!希望你不会又乱搅局。”张玉瑶说“那位吴姑娘住在哪儿呢?”“苏州的白衣庵。”他说。“白衣庵?”阿绚重复一遍,忽然噗哧一笑“叫我们的赵媒婆到尼姑庵去提亲?这恐怕还是头一遭哩!”张玉瑶一想,也不禁笑了出来。她用手指按按张寅青的额头说“你这回最好是真的,不然,我铁定会折寿十年。”“应该不会假,好歹也有个人名了呀!”阿绚说。两位太太离开后,书斋忽地变得十分安静,安静到连他自己的心跳声都一清二楚。真的吗/他真的要娶攸君吗?没有错,他曾说她与他是天生一对!若非情有独钟,他不会紧追不舍,又念念不忘吧?还为她差点受“水上刑”、为她罚抄书,这都是一种甘之如饴的甜蜜啊!对!他是要娶攸君,日日见她的娇颜,让她欢笑,也让自己快乐,更使两个孤独的人,彼此以对方的心为家。刚开始或许是玩笑、或许是无心之语,但他愈来愈确定,攸君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终身伴侣!

    “张寅青来提亲?”攸君愣愣地问,内心却如翻山倒海似的百味杂陈。原以为不会再见面了,原以为又是一段无法治愈的惆怅,谁知凡事看似不在乎的他,竟也有心?她内心在笑,笑自己的感觉并没有错,两人之间若有似无的情,也可能深到地久天长;但她也同时在哭,哭那出生以前就注定好的,难以跨越的鸿沟。“姨婆拒绝他了?”攸君明知故问。“当然拒绝了,我跟他说你已经订过亲了。”陈圆圆说。竟是用这种理由?张寅青为一个小小的串铃子,曾经闹过几次风波,若知道她订亲的事,一定更无法接受。因为,他已进驻她的心底,所以,她能痛其所痛。攸君低着头,以不自觉的委屈说:“订亲又如何?反正我也不可能嫁入靖王府了。”“攸君,你不会是喜欢上张寅青吧?”陈圆圆惊觉说。攸君无言以对,只是不断的捏着手上的巾帕。“孩子呀!你晓不晓得张寅青的身份?”陈圆圆深知男女之事,一眼就看穿攸君已陷入情网。“我知道他师父是反清复明的人。”攸君小声的回答。“不只哪些,你听过张煌言吗?”陈圆圆问。攸君摇头。

    “张煌言是甫明一个摄政级的人物,曾立过鲁王,拥戴桂王,不幸死于你祖父及耿仲明之手,而他就是张寅青的父亲。”陈圆圆顿了一下又说:“我也是看了媒婆送来的八字帖才发现的。”

    攸君本来是为张寅青心痛,现在却是为自己心痛,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但不能缩短,反而更加遥远,触都触不着了。“张寅青必定不清楚你的背景,才会托人来求亲,若他知道你是吴三桂的孙女,又有大清血统,不一刀独立核算了你就算是万幸了”陈圆圆继续说。攸君忍不住哭出声,哀切地说:“姨婆,我明白,我都明白,求求你不要再说了!”“孩子,人生中有太多无奈,想哭就尽量哭,哭过了,时间自会治疗一切的。”陈圆圆轻拥着她安慰。外面打着淡淡远远的雷声,午后的雨淅沥沥地下着,盖过攸君揪痛心肠的哭声。

    不知过了多久,陈圆圆传来长长的叹息,眼中闪着盈亮的泪光,她望着凄迷的庭院,幽幽地说:“你这模样,让我想起十几岁的自己,那时的我,也曾经像是心要碎掉似的哭过。”

    攸君的哭泣声渐息,哽咽地问:“是为了我祖父吗?”

    “吴三桂?不!那时候他还不晓得在哪里呢!”陈圆圆说:“我为的是另一个男人,该算是我初次的恋爱吧!他长得仪表堂堂,是江南第一美男子,多少女子心仪他呀!南明四公子中,就数他最潇洒、最有魅力。”

    几十个寒暑过去,陈圆圆提起这段回忆,仍双眸发亮,可见当时的情爱多惊心动魄。攸君好奇地问:“后来呢?”

    “我们一见便钟情,他答应要为我赎身,并订下婚约,结果就差那几日,在他回来的前几天,我就被奸人掳到北京,进献入宫,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陈圆圆说。“他我是说那位公子,他没有到北京来找你吗?”攸君又问。

    “没有。”陈圆圆苦笑说:“我走后,他很快地又爱上另一位名妓,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有句诗就是讽刺他的,‘风流无主奈多情’,讲的就是他用情不专。其实何止是他,大部分的男人都一样,真的没有必要为他们哭红了眼,又伤心欲绝。”

    张寅青也会吗?他是风度翩翩,也是一派潇洒,求婚、提亲都像是一时心血来潮,会不会一眨眼,亦如过眼云烟,完全不留痕迹?“总之,张寅青是嫁不得的。”陈圆圆说:“你最大的心愿,不是要回北京看你母亲吗?如果有了张寅青,你与满州的家族就真的要恩断义绝了。”“就像阿绚格格一样。”攸君有感而发地说。“谁是阿绚格格?”陈圆圆问。攸君大约叙述了一下这段故事,并提及阿绚就是张寅青的师母,现在人就在拓安镇。“这真比戏曲还传奇,阿绚格格是我听过最勇于追求幸福的女人。”陈圆圆感动地说:“论辈分,她不也算是你的姨母吗?”“是的,虽然我对她完全没有印象,但由我额娘口中,知道她们和感情很好,我倒挺想见见她的。”攸君说。陈圆圆思索着说:“其实,或许你真该见见她,一方面谈谈你和张寅青的事;一方面或许给我们一些主意,看如何让你再回到公主府,回到你原该有的生活。”

    “姨婆,你不是要我当个平凡人吗?”攸君惊讶地问。“攸君,那只是我们在痴人说梦!你生而不平凡,就注定当不了平凡人,我还是那句话,你是属于北京的。”陈圆圆语重心长的说。属于北京,就不能再属于张寅青。当然,张寅青不会要属于吴家的她,更不会要属于北京的她。既然如此,苍天安排这场邂逅,不就只是残忍而已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