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房里,荀攸在小皇帝的边上坐下时,已经摘下铁链的双脚,感到无比轻盈。
“敖公公,快把宫里带来的酒菜端上来!”
随着小皇帝一声令下,荀攸看到小皇帝边上的老太监恭敬喊了声“喏”,就带着外面的小太监将一张小矮几搬了进来,然后,几个大食盒也被拎了进来。
老太监亲自将小矮几放在了荀攸和小皇帝的中间后,又将食盒里精美的酒菜端放在了小矮几上。几个插着火烛的烛盏也被太监们带了进来,放置在满是酒菜的小矮几旁。
荀攸看着禁军军士护卫侍立在皇帝的旁边,太监们按皇帝的旨令忙里忙外,而皇帝则端坐在一旁泰然处之。
荀攸看着这个场景,怎么看,也不像是之前自己想的那样,这小皇帝完全不像是被太监控制的样子。
小皇帝对太监和禁军说道:
“可以了,你们都退到外面去。”
太监们和禁军齐声喊:“喏!”然后,依照皇帝的旨令,整齐有序地退了出去。
看到小皇帝从容有度的样子,还有太监与禁军们那眼神和行为上表现出的顺从,荀攸陷入了沉思。
已经三十六岁的荀攸明白,眼前的这个皇帝,绝不会是一个正在被人操控的傀儡皇帝。皇帝的举止气度,俨然是一个成熟的上位者。
“公达,请!”
皇帝指了一下矮几上的酒菜,然后动手拿起筷子,示意荀攸也跟着吃。
在亮着火烛下,席地而坐的荀攸,看着矮几上的酒菜咽了一口口水。
这个时候,荀攸很感谢上一顿让他吃饱的狱卒,如果不是之前已经吃过些酒肉,荀攸觉得自己可能会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而那样在天子面是很失态的。
但是,当荀攸拿起筷子,挟了一些菜到嘴里时,就忍不住快速地吞食起来。狱卒送来的粗糙的酒肉,哪里比得上宫里带过来的精致酒菜!
皇帝刘协看到荀攸吃得津津有味,并不打扰。等荀攸吃得差不多了,刘协说道:
“荀公达,你出狱后,有何打算?”
荀攸想起了之前自己的那个计划,说道:
“臣想要去益州蜀郡,过太平安稳的日子。”
荀攸的这个要求,在刘协预料之中。在原来的历史中,荀攸出狱后不久,就往西川跑,走的路线是从荆州沿长江逆流而上,结果当时的荆州刺史刘表和益州牧刘焉(刘璋之父)都封闭关隘,荀攸无法通过,只得作罢,留在荆州。荀攸就是留在荆州的时候,被曹操写信招揽过去了。
刘协知道问荀攸:
“荀公达,你以为,现在天下各州的刺史、州牧都在干嘛?”
荀攸想要眼前这个知道小皇帝的见识到底有多少,于是回答道:
“他们都在为陛下治理天下州郡。”
刘协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这间牢房,只有你和朕两个人,难道你还不愿意说真心话吗?”
荀攸回答道:
“臣所言,都是实话。”
刘协直视荀攸:
“你以为朕是无知小儿吗?”
荀攸回道:
“臣不敢!”
刘协笑了笑,说道:
“如果天下的州牧刺史都是在治理州郡,为何不安抚民生,却要招兵买马?为何没有朝廷允许,就攻打邻近州郡,都已经开始打了,甚至打下来了,才报到朝廷,这是替朕治理天下吗?依朕看,他们是在争夺朕的州郡,争夺后,他们给朝廷的表奏,就是让朕承认他们到手的州郡是他们的。请问,他们的所作所为,那是在替朕治理天下州郡吗?”
荀攸回答:
“那是因为之前董贼挟持朝廷,他们反对董贼。他们要有兵力和土地,才能有实力反对董贼。”
刘协反驳道:
“如果他们是出忠心而反对董贼,那么,只要联合起,兵力和土地不是远远超过董贼吗?为何伐董联盟会解散,就是他们以私心为重,想要争夺窃取天下的州郡。他们现在没有公开叛逆,只是实力不足,害怕天下人不服,群起而攻之。一旦有谁实力足够,就会公然叛逆。”
席地而坐的荀攸拱手拜了一下,说道:
“陛下高见!敢问陛下有何打算?”
刘协说道:
“诛不臣,止干戈,还天下太平,中兴大汉!谋逆之徒,必如董贼,留千古骂名!现在长安城之外,谁是汉贼谁是忠良,又有谁知道?荀公达,你颖川氏,世为汉臣,世食汉禄,你是要留在朝廷做汉臣,还是要去投奔狼子野心之徒,做那窃取大汉山河的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