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闷老闷,顾名思义,闷者,密闭不透也;老子篇有“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是闲话,搁过不提。本篇小说要讲的老闷姓郝,名爱民。读者诸君纳闷了:郝爱民不是讲相声,挺有名的那个吗,怎么变老闷了?错了,中国同名同姓者多的数不过来。我这里要讲的,是我们厂的老闷老郝师傅,跟讲相声的那个,简直是大拇指比粗腿——差一大截。这也是闲话,打住。

    老闷的长相很困难。长长而又瘦削的刀条脸,象时钟二点四十六分的眉毛下面,是一双一边大一边小的剜人的三角眼,三角眼下面是鹰钩鼻,鹰钩鼻下面的那副大刨牙实在惨不忍睹。

    那是公元一千九百五十三年的一个初春夜晚,在古城庐州石狮巷的一个小院子里,突然传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哇!——”的大哭,哭声既响亮又尖利,划破了夜的宁静,使守在产房外的每个人,尤其刚当上爸爸的那个男人,听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紧接着,产房门开了,接生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走到那个刚当上爸爸的男人面前,泣不成声地宣告:“生了,是个带把儿的,可是,大人却”

    这个男孩子就是今天的郝爱民。他父亲是某公司的出纳会计,一把算盘打得噼呖叭啦响,是出了名的“铁算盘”但为人却迂腐耿介,满脑子“子曰君子不利器”“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元元:百姓)。”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偏偏却痴心不改。跟老婆结婚廿载,好不容易才使她终于开了怀,不料她却在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后,就一命呜呼。据说当时就有人劝他,说这孩子是黑虎星转世,不但克母,还会克父,还是趁早将其溺毙,以求逢凶化吉。他中年得子,视若珍宝,自然不听谗言,心肝宝贝地精心调教孩子。当刚满三岁的儿子,就会跟着他念:”子曰诗云”等等的时候,把他乐得笑逐颜开,逢人便说造化造化,犬子可教犬子可教矣。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厄运再次光顾了他,一顶右派的帽子,压得他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临终时,他把自己的弟妹喊到床前,老泪纵横地请求他们千万照看好他的儿子,务必让他的这条血脉朝未来延伸。弟妹们不忍心让大哥带着牵挂去奔黄泉路,于是便违心地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等大哥的丧事料理完毕,他们就让六岁的孩子从此听凭命运摆布了。想想看,才六年功夫,就把父母的命都克殁了,今后还不知会有谁跟着遭殃哩!瞧他那副凶刹坯似的鬼相样子,让人见了汗毛直竖,没找根绳子一把勒死他,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这样,郝爱民一生的悲剧命运,就此正式揭开了序幕。不过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象他这种经历的人,怎么没有象小说电影中千篇一律地表现的那样,不是做贼就是当强盗?并且,根据他的档案履历表上反映,十七岁那年,他主动报名到省内最贫困的淮北农村去插队落户,而当时有关部门已经给他安排了工作,他却执意要下去。据说当时街道办事处的一位阿姨,曾经对他充满了同情之心,私下里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你本来就已经是个苦孩子了,何必还要再去受那份罪?听阿姨的话,好好呆在城里,啊?”他仰脖望望蓝天,回答了一个不字,就打点行装走了。没有谁知道他要去农村的动机是什么,如同不知道后来他又为什么要连着三次去报名应征参军一样。

    据说那三次应征参军的经历,对郝爱民是个不小的打击。第一次人家嫌他个头矮了,第二次还是嫌他个头矮,直到第三次,也就是整整过了三年之后,他再去应征,这次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体检、政审关都已经通过了,后来不知怎么了,那带兵的军官突然皱起眉头,问身旁的公社人武部长:“你看刚才出去的那家伙象谁?”人武部长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仍然不知所云:“象谁呢,象栾平?一撮毛?许大马棒”那军官摇摇头,说:“如果不是有那副大刨牙,你说,他象不象摔死在温都尔汗的林秃子?”人武部长一听连说对对,象,象极了!于是那军官便不假思索地将郝爱民的名字一笔勾掉了。

    这事很快被当作一则笑话传开了,只有他还蒙在鼓里,心里乐滋滋地翘首盼望着那个辉煌时刻的到来,即使当他亲眼目睹那些披红戴花的人,被暄天的锣鼓声送走之后,他还认为这一切不是真的,至少是搞错了,否则不会没有他。直至听到人们人前背后议论那个军官所讲的那番话,他才如梦初醒,心痛得欲哭无泪,只能默默地接受这种残酷的事实。

    人们普遍认为,郝爱民能在七五年被招工回城,完全是命运扔错了骰子。情况的确如此,当十个下放知青同时面对一张招工表时,他们最后采取了抓阄儿的办法,结果却让郝爱民意外地获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

    就这样,他又回到了古城石狮巷的小院,打开了那间整整锁了五年时间的门,虽然里面结满了蜘蛛网,灰尘扑面,霉味刺鼻,象一个黑暗古堡,但他却第一次对它产生了某种依恋。他那来到人间最初六年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这时候对他就显得格外温馨和甜蜜。于是他立刻动手清扫房间,把垃圾全部清除掉,买来一捆白纸,从墙壁到天花板,全都糊上一层,使房间顿时变成一片白色。多年之后,当市城建局开来的几十辆推土机,隆隆轰响着将整个石狮巷一带都碾成平地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片白色。紧接着,他又对几件旧家俱进行了一番改革调整,虽然实际上只不过是对一些榫头部位作了些加固而已。

    现在,新居整顿好了,他坐下来,带着欣赏和陶醉的心情,静静地、久久地望着由自己一手创造的这个杰作,脑海里充满了无限遐想。多年之后,当凄厉尖叫的警车,将他押往市公安局收容所的时候,他才突然用一种宿命观点,对自己作了一次彻底的否定。但对于那片白色的怀念,却胜过一切,这是他始终没有割舍的。

    郝爱民所在的工作单位,就是我们庐州化工厂。据老职工们反映,郝爱民在我们厂的最初几年,并不是现在这副德行。那时他虽然话也不多,但人挺精神,干起工作来,一个顶仨,现在的“劳模”跟他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据说当年推选“活学活用”先进分子,参加市里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时,大家一致推选了他,至于后来为什么没让他去,原因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为此还很有些人替他在厂领导面前鸣过不平,责问他们“怎么能够这样挫伤一个革命同志的积极心?”然而郝爱民自已却很平静,似乎这一切已经使他获得了报偿,于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埋头于工作之中。

    我们厂地处市郊,那些年交通条件还很差,不象现在职工上下班都有专车接送,所以除了住厂集体宿舍,想要回家的人,只有靠步行。郝爱民的个性与他那可想而知的卑怯心理,决定了他不可能“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