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定调厘金(今日上架,求订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孔梦昌听了,立马懂了。

    每一百两的货物,只收一两银子。如果跨越千里,也不过十两银子。

    每天从驿道上经过的商队何止千万,走的越远,商人必然定越高的价格,利润自然越高,翻几番的都有。

    如今厘金税一百税一,对商人来说,几乎无感。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如百川入海,积少成多,源源不断。

    朱友健这一招是学的清朝。厘金税是咸丰帝时期,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而开的税种。

    当时,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赋税之地,清廷财路断了一半,是厘金税贡献了足够的军饷应对乱局。

    明朝后期的经济形势很是可观,相信厘金税一定会成为朝廷的一大税源。

    如今,正好先在北方四省实行,明年拿下江南,在全国铺开也有足够的经验!

    只不过,厘金税可能导致军阀割据,朱友健自然要避免,他沉声道:

    “所有税金必须由朝廷统一调度。地方官府收缴后,留下二成自用,其余八成全部上缴朝廷。”

    “皇上圣明!”孔梦昌心悦诚服。

    每隔百里一个路卡,一百税一的税率,商人完全能承受,他们只要在商品定价中加上这点比率,货物不难卖出去。

    虽然最终还是百姓纳税,但是税金都分散在每日的生活中了,根本难以察觉,绝对不会造成如辽饷一般天怒人怨的后果。

    李邦华不反对厘金税,但是担心收效甚微,开口问道:“皇上,厘金税这点微末税率,一年能征多少钱上来,能解决朝廷开支?”

    “我大明现在有八大钞关,朕查了,每处钞关,每年征收的商税,平均十万两。如果在京杭运河上设置二三十处路卡,你算算,一年有多少税金?”崇祯缓声道。

    李邦华听了,默默推算,他自然不是只算京杭运河的税金,他早已经放眼整个大明。

    大明富有四海,道路四通八达,如果每条路上都有路卡,那么厘金税的数额,简直难以想象!

    “妙啊!厘金税一出,不说别处,单说京杭运河一地,也得有二三百万两税金!”

    施邦曜大声道。

    他被惊到了。几百年已来,大明文官仅仅盯着田赋和人丁,根本没有看到商业税的巨大潜力。

    故而每次朝廷缺钱,都是不断加派人头税和田税,弄得天怒人怨,最终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如此已来。”孔梦昌道,“朝廷再也不用为了一分一厘的田税增减而吵翻天了!”

    李邦华摇摇头,道:“商人重利,他们肯定看得出自己的损失,尤其是大商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甘心纳税的。

    万历二十九年,苏州就曾爆发抗税事件,甚至打死了税官!”

    听到此言,众人皆是一窒。

    崇祯笑笑:“李卿多虑了。商人抗税,那是违抗国法,说重了,甚至是抗旨。

    此等商人,留知何用。

    朕相信,当抗旨、违法的商人关一波、抄家一波、流放一波、杀一波后,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

    李邦华听了顿感悚目惊心。

    “皇上。商人也是我大明百姓,何以如此针对他们?我大明富有四海,如果朝廷节省……”

    “笑话!”崇祯大喝,“朕不够节省?宫中用度奢靡乎?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