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魏文通和陶碧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府段,防止南楚帝国再次偷袭泅渡劫掠。

    后来,南楚内乱平定,南楚皇室主动与中元帝国修好,双方互通有无,数十年来没有发生较大的军事冲突。丰都驿也就慢慢的从单纯的军事驿站,发展成了一个边贸城市。

    南楚帝国和中元帝国在丰都驿这个地方用船舶进行贸易,南楚帝国的商人可以坐船来到丰都驿消费和谈生意,只要他们不离开丰都驿城就行。

    一年前,陈伽罗发神经,将陈琦南迁丰都驿任主司,同正五品衔。问题是,陈琦本身就是皇子,在地方上就是超然的存在;这是皇权特许,陈伽罗也不能轻易更改的。

    所以在赣州刺史几次三番的上表请奏之下,陈伽罗特旨,将丰都驿从赣州府剥离,成为独立的行政单位。丰都驿属于皇室直辖边郡,直接向皇室负责。

    一年半前,前任赣州府守备使高升,赣州守备使出缺。

    魏文通本是北境守将,此人武艺高强,统兵能力很是出众,深受定北王尚远颉的赏识,委以重任。可是,魏文通此人乖张跋扈,目空一切,对待士卒非打即骂,对待同僚冷嘲热讽;整个北境,除了定北王尚远颉,就没有能入的了他的眼的。

    慢慢的,魏文通的名声在整个北境都臭成一坨了。直到最后,连定北王都不敢再护着他了;在他一次统兵失误后,被定北王上报兵部,魏文通被轻罪重判,跨越万里之遥,直接左迁到了赣州任守备使。

    魏文通在来赣州赴任的路上,遇到了快被饿死的说书人陶碧兰;魏文通也是心血来潮,将陶碧兰给救活了。两个人相谈甚欢,陶碧兰把学了二十多年说书的本领都用上了,把魏文通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魏文通请陶碧兰做他的私人幕僚,等到了赣州府,再将其聘为首席谋士。两个人互相成就。

    陶碧兰他在遇到魏文通之前都快饿死了,终于找到饭门了,哪里还会拒绝,赶紧应了下来。

    魏文通离开北境之前,定北王尚远颉曾找他谈过心,说了魏文通的问题。并且表示,魏文通到了赣州,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贪功冒进。等熬几年熬成熟了,定北王会亲自奏请兵部将他调回北境的。

    魏文通初刚到赣州的时候,其实是想摆烂当咸鱼的。相比于北境的一年一小仗,三年一大仗;南境就太安宁了,安宁到让他都想买几亩水田,买一头耕牛,暗度晚年了。

    但是,老话讲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魏文通那位首席谋士陶碧兰,在得知前任赣州守备使因剿匪有功获得提拔后,便一个劲儿的撺掇魏文通派兵剿匪;依样画葫芦的或许还真有机会能被提拔。

    魏文通起初是没兴趣的,他这人本来就没什么耐心,让他天天钻山沟沟找那些个落草的流民打仗,那不是显眼么。打赢了不露脸,打输了还怪寒颤的。

    但是架不住陶碧兰一个劲儿的撺掇,几乎天天和他念叨剿匪,念叨升官。然后,魏文通也不知道是不厌其烦了,还是被劝服了,同意派守备副使率军剿匪,并任命陶碧兰全权负责剿匪事宜。

    问题是,赣州境内的土匪和山贼,都让上任赣州守备使率军剿灭干净了;近几年赣州也没招灾,没战乱,老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不至于饿肚子,谁闲的没事儿会上山落草去?

    所以,几位守备副使几乎是把赣州所有的犄角旮旯都翻了一遍了,也没找到一根土匪毛。

    陶碧兰起初以为是守备副使他们是偷懒,没有尽心寻找;他还亲自随队搜索了几次,照样无功而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这货又以练兵为名,以魏文通的名义向与赣州府相邻的徽州府、湘江府和吴州府申请,率军入境剿匪。

    三州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并且派出了解当地情况的斥候,引导他们前去剿匪。

    然后,经过十一个月的操劳,三州境内的山匪基本上被肃清,匪巢被摧毁,缴获赃款赃物无数。赣州府守备军胜利班师回归赣州府。

    结果,扎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三州刺史和守备使都上书,为赣州府守备军表功,毫不避讳的将剿匪的功劳全都归于赣州守备军和赣州守备使魏文通。

    然而,就在他们满心欢喜的等待朝廷的封赏和表彰的时候,砸到他们脸上的却是朝廷的申斥。

    三州守备使身为守备使,不能守护一方安宁,还需要别人出手才能剿灭境内匪患,完全就是酒囊饭袋;三人全部被降三级留用,罚俸一年。

    三州刺史治理州务不善,导致山匪横行,民怨沸腾,降两级留用,罚俸半年。

    赣州守备使魏文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派专员当面申斥,以后做好本职工作。

    然后,魏文通就emo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