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来。
逍遥派众人冒充萨迦派,所经过噶举派、宁玛派的寺庙,或抢或偷,必然要劫掠一番。
什么金银宝石、武功秘籍都被劫掠一空。
僧人士兵来搜寻兜截,却又被杨巨常以魔音摄魂之法、或石清风的迷幻花粉又或众逍遥弟子的毒药放倒,搞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
如此一来,萨迦派方遭大难,又背黑锅。
而从宁玛、噶举二派抢来的武功,却不如萨迦派许多,多是一些手印功夫,瑜伽密乘较萨迦派不全。
杨巨常不知萨迦派虽然是后起之秀,然而达者为先,后来居上,在几十年后便已经压过宁玛派,成了吐蕃第一密教。
之后投靠蒙古帝国,更是混得风生水起。
就是因为他们所得天竺婆罗教、佛教传承更全。
如此又走了半个月,众人顺着沧江之水南下,终于进入到大理境内。
杨巨常令众人换回正常衣物,以免引发边军将防误会。
行至九赕时,寻得驿站,出示神侯令牌,令驿卒快马通报皇城。
一行人便在此镇落脚,等候皇城来人。
此地是镇守皇城北面的重镇,有设常备军三千,防止北面吐蕃部落南下侵扰。
原本此军军将为高氏族人,如今被撤换成了段氏旁系,名为段良志。
段良志得知神侯南归到此,连忙前来拜见。
杨巨常接见了段良志,看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隽秀男子,文质彬彬,像书生多过像一个大将。
形象气质与段氏子弟一脉相传。
再看他谈吐眼神,温和儒雅,全无军旅该有的坚毅杀伐之气,杨巨常心中略为不喜。
于是故意聊了些如何行军布阵、如何利用天时地利、又如何治军的话题,段良志支支吾吾说不上太多。
杨巨常又将话题引到佛学儒学上去,没想到一聊到这些,段良志左边之乎者也,右边因缘四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起来。
杨巨常心中默叹,大理一国欲强国兴邦,毁一个天龙寺还不够。
以路途疲惫为由,拒绝了段良志的宴请,杨巨常唤来了杨宝。
“爷爷,找我什么事?”
一回到大理,杨宝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
杨巨常问道:“你跟我说说,大理国历来的朝廷制度。”
杨宝心中奇怪,你堂堂神侯文武双全,大理国的制度你还不了解?
“我们大理国皇帝以下,设清平官相国,职如丞相。”
“嗯。”
“相国之下则是九爽,如之中原六部之能。”
“嗯。”
“当然这些官职只管得了大理城。大理城外的地盘,董家和三十七部各把其位,称演习、演览、部长,犹如前朝之节度使。皇帝也要看他们的脸色。”
杨宝略去高家不提,只提董家和三十七部。
之后杨巨常又问了几个问题,杨宝一一作答。
比如大理国官员任免机制,虽然也开科取士,但所取悉僧道读儒书者。
大理有条件读书的只有出自段、董、高等家族的南诏贵族,以及寺庙里的和尚,也就是说贵族和大理各大寺庙已经把持了所有政治途径,根本没有外人和平民参与的机会。
杨巨常本计划借护龙山庄之能,操办太学,同时设立官立中小学,从平民中吸取人才,同时起到教化三十七蛮部,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但如今一看,若不将这种垄断机制打破,只怕后面学校发展起来会阻碍重重。
带着问题过了一夜,次日午时,大理城来的仪仗队伍已到,带头的乃是杨宝之父,杨巨常之义子——杨伟、杨永垂!!!
杨伟候在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