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武同春绕过佛堂,来到后进,目光扫向东厢房,只见居中一间,隐隐透出灯光,门口站了个人,仿佛是女的。

    悄然迫近一看,登时心头剧震,坐在门口的,赫然是紫衣少女的侍婢小青,她像发了痴两眼是直的。

    既然小青在此,那“魁星娘娘”设计毒害的对象定是紫衣少女无疑。

    这就太不可思议了,如果紫衣少女就是“黑纱女”她怎会听别人摆布?再说,彩玉牌那镇慑得了“天地会”的太上护法“魁星娘娘”竟敢肆行无忌么?这实在是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心念之中,上前开口道:“小青姑娘,怎么回事?”

    小青木然地笑了笑,没答腔。

    事情大有蹊跷,看样子,小青显然受了禁制。

    武同春感到无比的紧张,他作梦也没估到对象会是紫衣少女,下午往访时,应门的青衣少女说她已离家,将有远行,怎会落在“魁星娘娘”的手中呢?他进入房中,目光扫处,连呼吸都窒住了,只见紫衣少女仰卧在一张云床上,罗衫半解,双眸紧闭,充满了诱惑与挑逗。“魁星娘娘”这一着够毒辣,如果换了别人,紫衣少女算毁定了。

    武同春存心正大,毫无邪念,他有些失措,不知该如何救她,难在男女有别,他不能冒昧。

    毫无疑问,紫衣少女是遭了暗算。

    “魁星娘娘”所说的心愿,是真还是假?她怎敢把目标指在彩玉牌主人的身上?难道这当中另有文章,所看到的全非想象中的事实?武同春想不透,心里疑云重重,他自己目前是“鬼脸客”而非武同春,与“天地会”可说毫无纠葛,如果对方动自己的脑筋,目的何在呢?“素心姑娘!”他忍不住唤了一声,没有反应,喃喃地又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如果她是个男的就好了。”说着,怔住无计可施。

    就在此刻,一个声音道:“老弟,要饭的没看错人,你是个正人君子。”

    武同春大喜过望,他听出是老叫化的声音,等于来了救星,忙道:“您老“嘘!别出声,先灭了灯火。”

    “灭灯?”

    “快些”

    武同春依言灭了灯火。一条人影,闪现房角,正是那老叫化。

    武同春走近那老叫化身边,悄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恶毒的阴谋,现在先不要问。”

    “该怎么办?”

    “人交由要饭的处理,以免伤了大姑娘的自尊。你有能耐收拾那妖妇么?”

    “怎样?”

    “做了她,她该死一百次。”

    “好,在下去办。”

    “记住,注意她的魁星笔,别给她出手的机会。”挪步到窗边窥视了一下又道:“去!

    把她引远些再动手。”

    武同春出房,只见那婢女小青仍未然痴呆地坐在门边,既然有老叫化负责,他就可以不管了,匆匆转到佛堂前的院子里“魁星娘娘”正好进来“魁星娘娘”惊声道:“你怎么回事?”

    武同春出来时已打好了主意,脱口便道:“有了麻烦!”

    “什么麻烦?”

    “在下进入房间,正准备忽然有暗器从后窗射入,在下几乎中了。”

    “有这种事?”

    “是芳驾安排的么?”

    “胡说,我费尽心思,才安排的一着妙计,哪有自己破坏的道理!走,我们一起到后面查查。”

    两人飞身越院墙到了外面,扑向厢房后窗方向,竹影摇风,不见半个人影。“魁星娘娘”道:“你还是进去照计行事,像那种美人,你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不能放过,我在外面把守。”

    武同春声音一冷,道:“在下先要办件事。”

    “魁星娘娘”道:“办什么事?”

    武同春一字一顿地道:“先宰了你”随说,随把剑横在胸前,一手执剑柄,一手抓剑鞘。

    “魁星娘娘”大惊意外,向后退了一个大步,栗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长剑离鞘一尺,武同春冷森地道:“你居心恶毒,想害那紫衣姑娘,也想坑我,所以你该死。”

    “魁星娘娘”眸光大盛,厉声道:“好小子,是什么使你中途变卦?”

    武同春不假思索地道:“天理与公道!”

    “魁星娘娘”厉哼了一声,伸手便抓,凌狠厉辣,令人咋舌。

    武同春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白芒乍闪如迅电般划出,根本看不清是什么招式“魁星娘娘”亡魂大冒,收手暴退,但来不及了。

    惨哼声中“魁星娘娘”五个指头已经离开了手掌。

    武同春一个大跨步“魁星娘娘”咬紧牙,左手在怀中一摸,一扬,尺来长的魁星笔已执在手中,随即闪电般点出。

    武同春鉴于老叫化的警告,心头一凛,长剑划出,同一时间,只觉胸腹之交似被什么东西击中,麻了一麻,招式不由一滞。

    “魁星娘娘”电退八尺。

    一股锐风,由身后袭来,武同春连想都不想,反剑疾挥。

    “呛嘟!”挟以一声惊叫,武同春换位一看,偷袭的是“魔音女”手中只剩下了半截剑。

    “魁星娘娘”急叫一声:“小妞,走!”走字余音未绝,人已弹起。

    武同春本能地跟着弹射而起,凌空飞扑,一样光闪闪的东西,斜里射到,武同春用剑格开,人也跟着落下地面,一看,是“魔音女”的半截断剑,并非什么暗器。

    就这么一折腾“魁星娘娘”和“魔音女”已逸去无踪。

    武同春吐口气,把剑回了鞘内,检视胸腹之交,用手一摸,手指触及一样如同铁钉的东西,似已入肉,但不感觉痛,探手从怀中取了出来,一看,大吃一惊,是寸许长的一根锥尖似的钢针,正好穿在“天地符”上。

    “天地符”是不久前“天地会”传出要他命的东西,现在却救了他的命。

    钢针能贯铜牌,劲道之强可知“魁星娘娘”这东西够阴毒,任何人只注意她的魁星笔,绝未想到笔内暗藏这致命的钢针,照那力道,足可穿射人体,心念之中,连“天地符”

    一起丢弃。

    重回庵内,已不见小青的影子,房内也是空的,看来主婢已被老叫化救走,此地的事情算结束了,但已树了强敌“天地会”是不会放过他的。

    离了庵,武同春没无目的地落荒而行,他心中只挂着一件事,找许中和。

    现在,以他的身手,如果找到许中和,许中和绝没有逃生的余地。

    越走,离桃花渡越远,预料中“天地会”将出动高手,大击追杀他。

    正行之间,微风拂动,一条人影,抄到头里,武同春暗吃一惊,立即蓄势应变,一看,松了口气,来的是老叫化。

    老叫化劈头便问道:“你没得手?”

    武同春摇摇头,道:“没有,只是伤了她。”

    老叫化沉吟道:“这一来后患无穷了。”

    武同春迫不及待地道:“那双主婢如何了?”

    老叫化道:“被那妖妇施手脚灌了迷药,所幸我老叫化正带得有解药,不然就更大费周章了。”

    “您老查出她的身份了么?”

    “查出来了!”

    “她是谁?”

    “跟‘魔音女’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武同春大为震惊,粟声道:“他也是‘天地会’主的女儿?”

    “不错,大老婆生的。”

    “那彩玉牌”

    “是她娘的遗物。”

    “啊!这么说她不是‘黑纱女’?”

    “不是!”谜底算揭开了“天地会”的太上护法为彩玉牌所镇,原来是这原因。想了想,又道:

    “那妖妇为什么敢如此对付她?”

    老叫化吐口气一道:“丑女恃母得宠而骄,一丑一美,由自卑而生妒,因妒转恨,而‘魁星娘娘’曾奶过她,所以狼狈为奸,联手对付紫衣少女。”

    “天地会主不知道?”

    “夫妻反目已二十年,紫衣少女根本不跟她父亲来往。”

    “她们施这毒计的目的何在?”

    “这很容易测透,老弟你是个疤脸,想造成事实,让紫衣少女痛苦一辈子。”

    “这种居心太可怕了。”

    “所以我要你杀了那恶毒的妖妇。”

    “天地会主是谁?”

    “她不肯透露。”

    “人呢?”

    “说是要去查武同春的生死之谜。”

    武同春顿时激动不已,紫衣少女真的如此痴心?可是自己有家有室。而且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把这份微妙的感情彻底埋葬了吧!

    既然紫衣少女并非“黑纱女”那“黑纱女”便另有其人,庙内悬尸是白石玉干的,死者的死状符合“黑纱女”的手法,白石玉和“黑纱女”是同道这一点已非常明显,他也在追查自己的下落,还声言要缉凶,目的何在?老叫化见武同春久久不语,又开口道:“老弟,你在想什么?”

    武同春不愿说出心里的话,信口道:“没什么,只是想到又树强敌”

    老叫化道:“这有办法!”

    武同春淡漠地道:“您老有什么办法?”

    老叫化道:“老弟最明显的标志是这张脸,如果予以遮掩,改换一下衣着,对方便无法辨认了。”

    心中一动,武同春道:“如何改变法?”

    老叫化道:“易容变相,是老要饭的本行,我这有一副人皮面具,制作得非常精巧,一戴上,便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老弟愿意,可以相赠。”

    武同春深深一想,道:“那在下就愧领了!”

    老叫化从内衣底取出一张人皮面具,递与武同春,道:“试试看!”

    武同春接过,脱下帽子,轻轻套上脸,抹平整,又变了一个形象,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他自己看不到,但丑恶的疤脸盖住了,同时也可避免“天地会”的追踪。

    老叫化偏头看了看,道:“不坏,换件衣衫就更好了。”

    武同春拱手道:“在下就此谢过您老。”

    老叫化嘻嘻一笑道:“小意思啊哟,不好!”下意识地一震,武同春道:“什么不好?”

    老叫化伸了伸脖子,道:“酒虫爬上了喉咙,痒得难过,老要饭的得设法打发酒虫,容图后会!”说完,一歪一斜地疾奔而离。

    玩世不恭的异人,武同春目送老叫化身影消失之后,也弹身离开。

    沉寂的山道上,出现一个孤独的人影,青衫飘飘,腰跨七剑,步履稳健,二十多岁的年纪,长得还清秀,只是面色有些阴沉,好在灵活的目光,冲淡了面色的阴沉。

    他,正是易容后的武同春。

    他入山的目的,是希望能碰上许中和。

    照他的判断,武同春在山中生死不明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许中和定然也会来查探究竟,当然,他没有多大的把握,因为这消息不一定能传到许中和的耳里,只是他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找到他。

    陡峻的石峰,正是年前武同春与“天地会”副巡监一同坠谷的地方。

    那次坠谷,改变了他的命运。

    行行重行行,武同春来到了峻峰之下,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不禁感慨系之。

    突地,他发现一条人影轻登巧纵,升向峰头,业已过了峰腰,太远,分不出是男是女,但无疑是个高手,此时心中一动,弹身上峰。

    到了峰顶,目光扫瞄之下,只见一条蓝色人影,兀立在一块突岩上远眺,毫不陌生,正是诡秘的白石玉。

    白石玉没回顾,冷冷开口道:“来的是何方朋友?”

    武同春吃了一惊,想不到对方已发现自己,当下飘身掠近突石,沉声道:“山行客!”

    白石玉回转身,下了突岩,打量了武同春几眼,拱手道:“朋友是游山的?”

    武同春道:“可以这么说!”

    笑了笑,白石玉道:“咱们有志一同,在下也有这癖好,专游荒山野岭。”

    话中有话,武同春当然听得出来,略作思索,道:“朋友是姓白么?”

    白石玉显然一震,讶异地道:“朋友怎知贱姓?”

    武同春道:“因为在下正是来找我朋友的。”

    白石玉下意识地往后一挪步,栗声道:“找在下?”

    “不错!”

    “那朋友是一路跟踪来的?”

    “算是碰巧吧!”

    “天下没这等巧事,朋友干脆开门见山的说吧!”

    武同春目芒一闪,道:“很好,在下要在朋友身上查证一件事。”

    白石玉再次打量了一遍武同春,目露困惑之色,道:“朋友能先见示来路么?”

    武同春心念一转,道:“冷面客!”

    白石玉面色微变,道:“看朋友的情形,似乎与‘鬼脸客’”

    灵机一触,武同春顺口道:“那是家兄!”

    白石玉笑笑道:“这就难怪了,在下与今兄曾有数面之雅,不知兄台要查证的是什么事情?”

    “一个人!”

    “谁?”

    “黑纱女!”

    白石玉目芒一闪,连退两步,背靠突岩,栗声道:“黑纱女?”

    武同春道:“一点不错!”

    白石玉沉吟了片刻,皱起眉头道:“兄台为什么要向在下查证‘黑纱女’?”

    武同春冷沉地道:“真佛面前不烧假香,一句话,‘黑纱女’是谁?”

    “这在下何由知道?”

    “白朋友不愿见告?”

    “在下实在不明白,‘黑纱女’神秘莫测,江湖道上仅闻其名,恐怕没有半个人知道她的来历,兄台竟然追踪到山里来,向在下查证”

    “要在下说出来么?”

    “在下洗耳恭听。”

    武同春因为戴着面具的关系,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的确符合‘冷面客’三个字,眸中精芒一闪,道:“非常不巧“天地会’一位姓胡的堂主,被悬尸庙中,有人见到是朋友所为,死者身无致命伤痕,这怎么说?”

    白石玉怔了怔,继而打了个哈哈道:“这叫偷牛的没抓到,抓住了拔桩的,在下恳尸是不错,但只是悬尸,没杀人,也不知道是谁下的手,人是死在庙外,悬尸的目的,只是想开开“天地会”的玩笑,因为在下曾被该会的人逼迫过,藉以出口气而已。”

    这回轮到武同春发怔了,对方说的似乎有理,老叫化也只说见他悬尸,没人知如何被杀的。

    白石玉眸光一转,又道:“在下也极想知道‘黑纱女’的来路,兄台找她的目的是什么呢?”

    武同春期期地道:“算是好奇吧!”顿了顿,接着又道:“朋友不是来游山玩水的吧?”

    白石玉目珠一转,道:“既然兄台已经说了来历,在下只好说实话,此来是要查究一位朋友的生死下落。”

    “武同春?”

    “不错,令兄想已全告诉兄台了。”

    “为了什么?”

    “尽朋友之义。”

    武同春点点头,没开口,内心的感受很复杂,这姓白的行为鬼祟,自己对他并没好感,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白石玉吐口气,道:“时隔经年,查起来相当棘手,令兄‘鬼脸客’是唯一目击者,但偏偏地没回头查究武同春的生死,难,实在太难。”

    武同春悠悠地道:“山中多虎狼,如果死了,当然尸骨无存,如果不死,已经一年了,不见他现身江湖,也许他已经埋名隐姓,结束江湖生涯。”

    白石玉脱口道:“不可能!”

    “为什么?”

    “据在下所知,他有大事未了。”

    “什么大事未了?”

    “他跟一位许中和的怨结未解,他不死,定会出江湖追索姓许的。”

    这点武同春并不惊奇,也不意外,因为自己与许中和搏命时,白石玉曾介入其中,如果不是他横岔一技,事情早就了结了,想到这里,下意识中对白石玉有些愤恨与厌恶,当下冷冰冰地道:“朋友知道的倒是不少?”

    “白石玉再次吐了口气,道:“朋友贵在相知,对彼此的事,多少有些了解。”

    武同春心里暗骂道:“鬼话,我对你一点也不了解,谁跟你相知!”

    他不想追问下去,怕露出破绽,究其实,双方也没有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念之间话题一转,道:“朋友可知道那姓许的下落?”

    白石玉目芒一闪,道:“‘兄台为何问起那姓许的?”

    武同春有意地道:“照朋友的说法,他两人之间定有不解的结怨,也许武同春在山中受伤,生死不明,就是那姓许的下的手。”

    白石玉脸色一变,道:“对呀!在下没想到这一层,是有可能,可是姓许的也下落不明,在下得设法找到他。”

    武同春暗自高兴得计,这一来,白石玉也会全力探查许中和的下落,等于帮自己的忙,如果紫衣少女也来山中,知道这一层,必然采取同一行动,比自己一个人盲目摸索,要强的多了,对,碰上紫衣少女时,把这情况告诉她。

    心念之间,遥遥瞥见对过峰脊上,似乎有人影在晃动,登时每感起来,抱拳道:“白朋友,后会有期!”

    不待对方反应,弹身驰下峰去。

    白石玉喃喃自语道:“对,许中和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多亏‘冷面客’提醒武同春不愿被姓白的发现自己行踪,下峰之后,朝反方向奔了一程,确定没被跟踪,才又折向发现人影的峰背方向登临,然后顺岭脊一路奔去。

    他祈望看瞥见的人影,会是许中和,那真是天从人愿。

    荒山野岭,无路可循,他盲目地搜索。

    当然,这可能性极微,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也许那人影是完全不相干的人,但他不能不追寻,他入山的目的,就是希望这巧合。

    眼前,是一片松林,奇石峰峰,点缀在盘虬的古松间,远远有间草庐。

    一条人影,手提革囊,穿林而行,看背影颇不陌生。

    武同春心中一动、加速趋上前去,回身拦阻。

    那人影猝然受惊,向后一挪步,栗声道:“朋友意欲何为?”

    武同春看清了对方,登时血脉贲张,眸中杀芒毕射,激动使他全身发抖,真的是天从人愿,对方正是他苦寻不获的许中和。

    许中和再次道:“朋友是谁?”

    武同春“呛”地拔出剑来,咬牙切齿地道:“许中和,你活得太久了!”

    泛着白光的剑刃,与众不同,许中和的脸孔顿起扭曲,狂声道:“你易了容?”

    武同春道:“不错,为了便于找你!”

    许中和努力一挫牙,道:“我也正要找你。”

    杀机充盈,武同春没去想许中和的这句话,向前迫近一步,道:“许中和,这叫天理昭彰!”

    许中和脸孔变了形,努力镇定情绪,呼吸迫促地道:“你准备怎么样?”

    “把你碎尸!”

    “看在结拜的情份上,容我自了声音充满了痛苦。

    “我要亲手杀了你!”

    一阵激动之后,许中和平静下来,栗声道:“武同春,杀人不过头点地,我说容我自了吧?”

    武同春毕竟是武林世家出身,生性仁厚,咬牙一想,道:“好,你自了,现在就行动。”话锋一顿,又道:“你不反抗,”

    许中和愤然一笑道:“时候到了,偷生何为?”声音是颤抖的。

    “我容许你尽力反抗。”

    “不,没这必要,我会心安理得地自己结束生命。”

    “你会心安理得?”

    “不错,今天如果你没碰上我,我已下决心去找你。”

    “动手吧!”

    恨、耻辱,使武同春心如铁石,但多少仍有一丝不忍,双方本是结义的兄弟,而今要见生死,当然,这是人性的反应,他不会宽恕他的。

    许中和扬起了手中革囊武同春厉声道:“不许动,你想玩什么花样?”手中剑作势就要刺出。

    许中和抛下革囊,圆睁双目道:“大哥”

    “住口,我不是你大哥。”

    “容我最后叫你一次,现在请除去面具?”

    “不必!”事实上,他不能揭下面具,暴露那张疤脸。

    “大哥,小弟自了之后,请你打开革囊,便可明白真相。”

    武同春心中一动,但仍硬着心肠道:“快,我不耐久等!”口里说着,心里却在想:

    “革囊里是什么东西?他安排了什么毒计?”

    许中和原地坐了下去,盘起腿,拔出佩剑,横向颈间,大叫道:“凝碧大嫂,愿你自此瞑目!”

    惨然一笑,运劲蓦在此刻“锵”地一声,许中和长剑掉地。

    武同春心头剧震,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面如古月的黄衣老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丈之外,貌相威武中带着慈样,令人一望便会油然而生敬意。

    武同春栗声道:“前辈何方高人?”

    许中和改坐为跪,悲声道:“师父,为何阻止弟子?”

    武同春又是一震,原来这老人是许中和的师父,两人虽然义结,但许中和从没透露过师承,他说这是师令。

    武同春疑云顿起,莫非这是故意安排的,师徒俩在演戏?看来还是自己动手黄衣老人声如洪钟似地道:“中和,你不必死,那是愚人之行,即使你轻贱自己的生命,但不能忘了亲恩与师德,你死了将是大罪人。”

    许中和位道:“师父,弟子实在不愿苟活”

    黄衣老人怒喝道:“胡说,你的灵智哪里去了,竟效愚夫之行!”

    武同春骤下决心,他不能放过这个使自己门庭蒙羞的禽兽,手中剑徐徐横起,他准备下手了。

    黄衣老人炯炯有神的目光,迫视着武同春道:“事情始末,老夫业已尽知,告诉你一个不为外人道的秘密”

    许中和狂叫道:“师父!”

    黄衣老人抬了抬手,接下去道:“老夫‘弃世剑客’宗由,与你父亲是勿颈之交,当年到无双堡过从时,你年纪还小,但总该有些印象”

    武同春连退数步,张口无言,这一说,唤回了幼时的记忆,黄衣老人老了,改变了,但面貌仍依稀可辨,一点不错,是当年经常来堡的杀们父。

    黄衣老人又道:“老夫的话,你可以相信,中和是天阉,不能人道,所以谈不上会做出伤风败德的事,这是他一生的隐痛,不愿为人知,你打开革囊,便可明白真相,言止于此,好自为之。”

    武同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这是他做梦也估不到的事。

    黄影一闪,连同许中和一起失了踪。

    久久,武同春回过神来,打开革囊,不由惊叫出声,囊里是一个人头,似是用药水浸过没有异味,倒出来,在地上摆正,又栗呼出了声,这是原堡中总管巫永裕的人头。

    往事奔上心头,十年前,巫永裕因为与堡中一名堡丁头目的妻子有染,被那头目发觉,自己一怒之下,把他逐出无双堡人头之上,附了一张字条,武同春拿起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字留义兄同春,当年误会,经弟数年调查,真相业已大白。巫永裕居心恶毒,潜回堡内,故布疑阵,欲报被逐之恨。弟死不足惜,唯嫂之名不可污,而今恶徒授首,弟一亦决心解脱。遗珠乃大哥骨肉,善待之,和绝笔。”

    武同春狂叫一声,一脚踢飞人头,奔向草庐。

    庐空无人,师徒似已舍此而去。

    他站在草庐前木然成痴。

    锥心的往事,涌上心头妻子凝碧,含冤负屈,骨肉化成灰烬,是他逼死的。

    女儿遗珠,一直被视为孽种。

    义弟许中和,自刎求死。

    这是谁的过错?是他一手造成的,疑妻不贞,疑友不义,残待骨肉,真是百死莫赎。

    他狂叫出声!

    我做了什么?我该死,该死的是我!

    “咚”地一声,他坐了下去,脑海呈现出一片空白。

    山风陡起,阴云四合。

    雷电交加中,蒙雨倾盆而注。

    粗密的雨丝,变成了网幕,天地一片混沌。

    这是大自然疯狂的旋律,武同春的身影,消失在疯狂的旋律中。

    幼儿渴慕的是母怀,游子思念的是家。

    母怀最安全,家庭最温馨。

    鸟恋巢,兽恋窝,人恋的是家,即使在千里之外,紧紧系住心的,仍然是家,和每一个属于家的亲人。

    人除非是失去了思想,家的观念永不会消失,优伤,失意,也唯有从家才能得到真正的慰藉。

    人是奇怪的动物,可以原本不可能改变的铁则,竟也会有例外。

    这是个幽静的山庄,远离尘嚣,一片安详。

    此刻,正是倦鸟归巢的时候,庄门外,站着一青衫佩剑的人,他已经枯立了很久,几次想扣门,但又似有什么畏怯般缩回手。这是他的家,离别数年的家,他不敢进去,连扣门的勇气都没有。

    他是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