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理解的所谓官服,其实就是后世的中山装。所不同的是,变化较多而已。有翻领的,立领的,长款的,短款的,毛料的,棉布的,等等。
曾经有人提出用西装作为新华夏男人的常用服,彰显新华夏的文明性与先进性。但是很快被否决了。首先,既然是西服,那就是舶来品,不能彰显华人传统。另外,此时的西服刚刚出现,原本也不是给上层人物使用的。相传,那里的渔民因常年风里来浪里去,往返于海上,穿着领子敞开、钮扣少些的上衣比较方便,于是出现了现代西装上衣的雏形。同时,欧洲的马车夫为了驾驭方便,又在上装后襟上开了岔,这就成了西装中佼佼者——燕尾服的前身。
因此,穿着西服,此时不仅不显得高贵,在欧洲人看来,反而是下等人。
无奈,崖山人以中山装为模板,衍生出许多款式,作为新华夏的着装,首先在崖山人中流行,进而引导新华夏其他人群的使用,真正形成新华夏风格着装。
因此,好又多超市此时也有大量的类似款式男装出现。至于女装,则款式更多,自由了许多,风格上也以简洁、舒适、优雅、适当外露、显示女性的优点为特点。
王松原本见到崖山人穿着笔挺且简洁的“官服”就十分艳羡,及至在超市也能见到这样的衣服,就迫不及待的上前询问,“这样的衣服我们也能穿吗?”语气之急切都忽略了这里的服务员都是崖山人女性充当,可是“上流统治阶层”
崖山女服务员不以为意,而是笑一笑,“当然,我们这里所有的衣服,任何人都可以购买。”
“这可是官老爷们穿的啊。”
“新华夏人人平等,穿什么衣服是大家的自由,没有任何人会怪罪的。”
王松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我也能买一件了,毕竟,都要当官了,必须与崖山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显得关系生疏了。”
类似的理由,崔元庆也买了几套这样的衣服。所不同的是,王松选的是较为便宜的棉质衣服,而崔元庆的则是较贵的毛料。
王松一家自然不会只买陈松一个人的衣服,其他人也是人各有份,拿着新衣服,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春节过后,汉人习惯相互走亲访友。王松作为汉人的一名领军人物,拜访的人还是相当多的。
这个春节,汉人相当的舒心。不仅是华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有了不少的收成。还有就是新华夏的官府也相当令人满意。华夏人做事认真,还有原则。先前说征收多少税,就是多少税,少一分也不行。没有提到的,多一分也不要,明明白白,两不相欠。相比较大清的“官字两个口”,只有多收,没有少收,并且还让你有苦说不出。差距正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春节了,新华夏官府还给发钱。官府给老百姓发钱,汉人前所未闻。即使三皇五帝时期,文人宣称的黄金之世,也没听过官府给老百姓发钱的吧。
许多汉人包括朝鲜人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领的钱,心想恐怕也就是意思一下,根本没想到会有多少。
结果,只能用惊喜来形容。前所未有的大购物体验,只让一向节俭的汉人身心是前所未有的舒爽,痛快啊,这才是真正的人活着的感觉啊。以前,在大清,只能说是猪狗不如的生活啊。
汉人想到这里,都是眼角含泪。
说着说着,众人就注意到了王松家的新家具,一套一套的,摆满了各个房间,让房间显得更加整齐,更加舒适。尤其是客厅的沙发,舒适的让人几乎不想站起来。
大家羡慕不已,纷纷表示也要买一套。
汉人平时很节俭,但是却也更加爱面子,只要条件允许,还是不愿意被别人比下去。结果,春节后,购物狂潮依然在持续着,销售的大头就是家具。
原本,崖山人给大家派发华元,原本一是为了推出新版货币,二是为了让汉人为主体的国民对新华夏更加认同,加快民心的凝聚。却不成想,反而刺激了汉人的消费欲望,不仅花掉了崖山人派发的钱,还使用了不少的积蓄,使得好又多的销售持续到了春节过后,不算派发的货币,还增收了超过四十多万元,真是始料未及。
汉人讲究雨露均沾,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让华京以外的国民也能享受国民待遇,决定在本土其余几个据点定波城与威远城也建立好又多超市,并派发新版货币,金额与华京城一样。
结果,整个新华夏一片欢腾,国家凝聚力果然大为提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