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大喜
听到提及法海,康熙便由法海的被黜想到了老十三,再联想到老十四的被刺,他脸上顿时就有点难看,老十三恣意妄行,不忠不孝,法海身为老师自然是逃不了干系,不是怜惜其才,早就流放了。
不过,想到法海也是老十四的老师,老十四为他求情也是本份,从这点反而还可以看出老十四的品行,康熙的心里又平和下来,十三十四都是法海教的,两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轻轻恩了一声,康熙不置可否的问道:还有什么想法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这一瞬间转了这么多念头,见他脸色稍缓,不由暗自松了口气,心里却是暗忖,不知道老十三到底做什么事,以至在事隔二年多,康熙仍然不解恨,连带着法海也跟着倒霉,看来,康熙在一日,老十三是无出头之日了。
听到康熙再问,他急忙说出了昨日晚上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回皇阿玛,京报不仅兼有邸报作用,亦是朝廷强有力的宣传工具,负有正面引导舆论的责任,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最终的审核,自然是皇阿玛,不过皇阿玛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筛选,儿臣窃以为,京报应设一总编,负责筛选定稿,恳请皇阿玛为京报指派一名德高望众的老臣为总编。
德高望众的老臣既是京报总编,那自然是才学出众之人,老十四暗指的谁,李光地想及此,康熙不由恍然大悟,难怪老十四看不上在押的那群官员,他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他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朕特意安排让你去挖太子的墙角,老八的墙角,你偏偏不挖,倒跑来挖朕的墙角,这胆子可真是不小。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清康熙九年进士,进翰林,迁内阁学士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现年已经六十八岁,是康熙朝硕果仅存的老臣之一,与他同朝的索额图明珠徐乾学高士奇都已是昨日黄花,唯他荣宠不衰,越老越受康熙宠信,堪称熙朝一大异数,他在朝多年,又在吏部尚书上书房大臣任上多年,门生故吏可谓遍布天下,虽未结党,其势力亦不容小觑,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也都多次对他进行拉拢,但李光地为人谨慎,平日里亦是寡言慎行,加上康熙对他恩宠之至,他也根本就不屑于结党。
康熙也没想到老十四竟然胆大包天,居然打李光地的主意,而且还要他亲手把李光地塞进十四党,他登时就沉吟不语,李光地若是进了十四党,朝中以李光地马首是瞻的一干门生故吏自然是纷纷紧随,十四党的实力立刻就会暴增,凭借着李光地的名望,十四党在声望上还要反压老八一党。
老十四要负责江南的远洋舰队,长期不在京城,也确实需要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给他挑大梁,更可恨的是老十四根本不急于扩充他的十四党,放着如此好的机会也不加以利用,就象是吃定了他一样。
康熙颇为郁闷的瞅了胤祯一眼,恨恨的想到,朕既能予之,亦能取之,还怕你能翻得了天想到这里,他顿觉释然,却是促狭的说道:朝中才华出众,又德高望众的老臣朕倒是想不出来有谁,你心中可有人选
这下轮到胤祯郁闷了,你不想给,不给就是,何苦装傻卖乖不过,临门一脚,不管进与不进,踢还是要踢的,他恭敬的回道:回皇阿玛,大学士李光地为官清廉,长于实务,政绩显著,而且才华出众,擅于理学,精于义理,在士林中声誉卓著,出任京报总编,引导舆论,实乃不二人选。
康熙微点了下头,京报总编一职,李光地确实是不二人选,不过,李光地年老多病,却是难以胜任。
胤祯一楞,这倒是给还是不给能不能痛快点咱俩心里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必要拿年老多病来塞搪稍稍思忖,他便琢磨出康熙的语气颇为松动,便决定不再藏着掖着,再狠狠的烧把火,把李光地争取过来,皇阿玛,儿臣这两日对京报的作用苦思良久,京报发行到地方,仅仅只是单方面的作用,儿臣在想,能否在起到反馈的作用
康熙一听,神情立时专注起来,原本他是心里不痛快,想吊吊老十四的胃口,没想到老十四竟然还憋着宝,看来,以后得多多挤压他才行,他兴致盎然的道,接着说,不要怕说错。
祯见把康熙的胃口吊了起来,忙接着道:京报在各省府县都有发售的网点,传递京报的人员回来亦是空手,儿臣在想,能否允许鼓励各级地方士绅把当地的一些趣闻杂谈反馈到京城来,各地的饱学大儒亦可以把他们的文章寄来,京报可以从中筛选出精品刊发,这差事繁杂细琐,仅靠总编一个是忙不过来的,下面须得再设几名副总编主编,如此,李中堂便无须太过劳累,掌总就行了。
康熙一听,眉头不由微微一蹙,老十四这是说的隐晦,实际上,这是发动天下的士绅进行监督,与武则天设举报箱,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大同小异,这法子倒是不错,不过那些龌龊官员有的是法子破坏,难以见效,还不如密折有效。
但是,这法子对于笼络天下的士子倒有大用,商人重利,文人好名,能够在京报上刊发文章,对于文人而言,确是扬名的好机会,不愁他们不趋之若骛。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有一点收获亦是意外之喜,康熙颇为欣赏的看了胤祯一眼
12
第191章大喜
第191章大喜,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