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的骑兵也不进攻,只是不让他们离开,游走着寻找他们的破绽,时不时又射两箭骚扰。
蒙元人在作战的时候很少与敌人硬碰硬的对冲,能不正面应敌就不做这种会造成己方大量伤亡的战斗,而且胜算不大。
而眼前的哨骑就是这样,在你攻击范围之外,你又打不到我,你追我就退,你跑我就追。
等你筋疲力尽之时,再伺机而动,一旦你露出破绽,就是你的死期。
高山与张青云快速交流着,有弓箭的人与蒙元人对射着,距离太远,手雷没舍得乱扔,而且不一定能炸到人。
“张大哥,如此下去不是办法,蒙人是要拖住我们,等待援军,届时我等将是瓮中之鳖。”
“我亦知是如此,可是去路被堵,如之奈何。”
高山观察起周围环境,他已经看到了东升号的身影,它正停在江中,只是太远,恐不能救援。
河滩极宽,长年累月的水流冲击影响下,约莫数十丈。
而他们还需再跑百步才能到达河滩,想要过去的办法,高山只能想出三种。
其一,也是最稳妥的,既然敌人不打算与他们交战,那么他们只需要结好阵,防守好来自骑兵的箭矢,敌人不多,不能形成箭雨,他们有信心护住要害,然后利用这么一个圆阵,缓步推进,压缩哨骑的拦截空间,直到浅滩,逼迫敌人让路。
但是这样有风险,如果敌人不让,势必会与敌人接战,甚至敌人直接发起冲锋,以他们的圆阵厚度,一冲即破。
同时这样行动太过缓慢,万一敌人援兵赶到,将腹背受敌。
或可靠近敌人,以手雷开道,冲过敌人封堵。
但是敌人有机动,手雷恐难有成效,而他们携带的手雷数量,不一定能够支撑到他们跑到浅滩。
再就是结成冲击阵型,直接硬碰硬,快速通过封堵。
以步兵冲击骑兵,呵,也就高山这种缺乏军事指挥能力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
三种方式被张青云否决,但是却给了他一定的灵感。
“三郎,你这种手雷可能控制燃爆速度?”
燃爆速度也就是引线燃烧速度,这方面是他严格要求的,要求燃烧时间要足够长,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他不敢保证在掷弹手点燃引线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失误。
一旦出现失误,在掷弹手手中爆炸,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整个引线燃烧的时间经过多次测试,在两到三息(10秒左右)之间。
“不敢保证,但可以一试。”
高山一听张青云这么问就知道了他的想法,现在大宋的主流火器的引线燃烧速度并不统一,或快或慢。
战场上,士兵往往需要自己人为去调整,否则不是还没打到敌人头上就炸了,就是敌人走过了还没炸。
而张青云的想法就是让手雷在刚落地就能炸,让敌人来不及逃离,这样就可以用手雷将敌人驱赶开,打开一条通路。
而高山的想法更激进,空爆。
这个办法只有牛二尝试过,并且成功过,但是太过危险,之后被高山明令禁止。
只要牛二能让手雷在敌人头上、甚至脸上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