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孔子曰忘记了是时间。
也不知道走了几日,风餐露宿的众人终于成功地走出了这片深山老林。
简单的洗漱过后,侍卫们纷纷乔装成普通的家丁模样,这才向着鸿国的关口前进。
鸿国左临睿国,右近渠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的周边,还分布着一些易守难攻的小国,用以烘托和点缀着三国的强大。
鸿国四季气候宜人,除了夏日特别炎热之外,冬季倒也不是很冷。
鸿国不似睿国的地大物博,也不似渠国的兵强马壮,但这里却是一个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可以说,鸿国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汇集了各国做生意的财神,成为了人们谈生意做买卖的必经之地。这一切,既注定了鸿国的繁荣,也定型了鸿国的国情,以及其“燕过留毛”的特性。
正因为鸿国人爱财,所以他们不喜欢战争,也不善于舞文弄墨。
打个比方说,在渠国,如果有人围在一块儿看热闹,基本上都是因为谁和谁因为一言不合而血拼到了一起。渠国人既瞧不起文绉绉的人,觉得那是假斯文,也看不上商人的嘴脸,觉得那是下九流的行业。唯有武力,才是强国之道!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大爷!
而睿国如果有人相聚,必然是因为观花赏月,舞文弄墨。睿国自持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所以,以文会友之事成为了一种时尚。睿国,几乎每年都会出一批文豪和画家。也正是因为如此,睿国人自命清高者居多,不屑好勇斗狠之徒更多,闻不得一身铜臭的人那是多不胜数!
在鸿国,如果有人三五成群地扎堆到一起,那一定是与买卖有关,绝对不会是毫无意义的闲谈。鸿国人一切的行为,都只是围绕着“赚钱”两个字而进行。倘若有人打架,他们只会绕着走,免得耽误了自己的发财时间。基本上,鸿国人秉性比较薄凉,惟利是图者居多。
尽管各国都窥视着鸿国这一块香喷喷的肥肉,但是鸿国的经济力量实在是不容小觑。鸿国人十分珍惜这片可供自己大肆敛财的土地,并在鸿国国师的号召下,他们拿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为鸿国堆砌起了异常坚固的外城墙!让所有窥视者都只能垂涎欲滴,望而兴叹。
鸿、睿、渠三国与数个小国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与平衡,从表面上看起来,此时的天下正处于盛世祥和之中。然而,每位君主都有着一统天下的梦想,那是深深埋藏在心里的荆棘,囚困住了每一位君主的心,让他们即使贵为一国之主,却仍然无法满足。
眼下,地大物博的睿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春夏时节大雨不断,人们陷入到水患和霍乱之中;秋收时又遭蝗虫过境,吞噬庄家无数;冬日大雪纷飞,流民居无定所,冻死无数。这一切,令原本载歌载舞的睿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一直蠢蠢欲动的渠国本想借机侵占睿国的土地,掠夺睿国的财富,却没想到,渠国竟然在一年之中遭遇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地震,导致渠国举国上下都陷入到一片悲痛之中。
不得已,渠帝只能打着和睿帝一样的主意,派人到富得流油的鸿国借粮过冬。当然,若能借到银两,那就更好了。
渠帝和睿帝心里都有数,鸿国虽有金银无数,但绝对不可能同时给予渠睿两国足够的帮助,否则,势必要挪用大量的国库,动摇国之根本。
如果鸿帝想做老好人,一方面给予渠睿两国小小的帮助,一方面却要索取大量的回报,那么对于两个受灾很严重的国家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负债累累。
为了得到鸿帝的大力资助,渠帝和睿帝双双派出使臣,势必要从鸿帝身上叼一块大肥肉回去!
为了争取时间,卫东篱才会冒着风雪在深山老林中辛苦前行,希望可以早日到达鸿国都城,充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也正是因为卫东篱对自己够狠,不惜冒险横穿深山老林,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