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时候,我是生活在自己的梦幻与孤傲中,不管是30岁以前还是30岁以后。
像寒冷的北方荒原上一株并不幸运的独立的桐树,我在孤独与流云的重压之下长成一个男人,一个外柔内刚,一个并不粗犷却内心石头一般顽强的雄性。我是在进入婚姻的城堡后找到这支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婚前,我只是一个诗歌门外的看客。不,绝不是,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我渴望从心灵到达心灵。时光与激情经常包剿而来,把高大的我压缩成一个薄片,一个浓缩着诗情与豪歌的薄薄的金属片。咏唱伊始,我选择了放歌的形式,但这并不是我的所长。当有一天我发现我天生是一个忧伤的歌者,更适合在荒原上与蓝天默默交流的时候我成熟了。成熟的不仅仅是粗硬的胡须,更有无泪的感慨和接纳痛苦的智慧、勇气。一位青年作家读过我的后期诗作后这样对我的风格进行界定——坚守内心的光明。我视其为知音。
于是,独舞成了我与这个世界对白的最佳方式,当然不是唯一方式。纯粹、澄明、高贵我追求蓝宝石般纯净的质地,从云朵与闪电里洗涤我的语言,别说是杂草、石块,甚至连一粒灰尘我也无法容忍它的粗暴介入。我剔除一切非诗的东西。我的诗歌是现实的,更是魔幻的。我用立体的手法展示我的舞姿。
我常常伫立成拒绝的姿势,与过路的各色人流擦肩而过。拒绝世俗意识的侵入,拒绝肤浅喧嚣状态的参与。我是独立的、孤绝的。独立得近乎绝望,孤绝得不尽人情。我不是不喜欢生活,也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只是拒绝生活游戏进入我的房间。我们本身就生活在生活之中,谁也无法游离于生活,不同的只是表达与进入的方式。我必须选择一种独特的切入方式。为保持自身的纯净与卓越,我只得像涅盘的凤凰一次又一次自焚,然后新生。我潜入生活的最底层、最根部,挖掘、提炼生活本身的博大与深奥。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正像峰峦叠翠的山,不少人只是游览了一部分景色,便自以为懂得了生活的全部,这种浮光掠影的解读与深入是偏见的、病态的。我更喜欢深入到山的背面和内部,探测这座山的品行、价值、矿藏以及它能够千年伫立不朽独立存在的因素、条件及生存心态等等。
我无法考虑我独舞的舞步能否被他人认同和接收,只须倾入我全部的真诚,用内心深处的贞节构筑每一个细节。更多的人更喜欢媚俗的表达方式,以契合自己浮浅、弱智、游乐的欣赏态度。然而我犹如喜爱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件,我爱着我每一首诗的每一个词。我的每一个语词准确地说都是在云水里洗涤过,在烈火中淬过火后产生的,每一个词都能敲击出清脆、空灵的声音。我的诗不是果子,不能为每一位游人充饥解渴,我的诗是悬挂在灵魂门楣上的风铃,不管是清晨还是午夜,都会为知音们天才的耳朵奏出和谐、动听的妙音。
我再次申明,我的诗是孤独的、唯一的,正像诗歌大师斯蒂文斯的坛子、布罗斯基的黑马,在荒蛮中排列秩序,在人群中寻找骑手。
我的诗歌不仅仅是到达,更是对心灵的一种超越。我渴望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