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兵同时吼道:“取枪!”
哗的一声,一齐将火铳拿在手上。
军令官喝令:“竖枪!”
唰的一声,两列火铳兵一齐将火铳竖在地上。
军令官:“装弹!”
两列火铳兵一齐将定装纸筒弹药内的火药连同铅弹塞进了火铳口内。
军令官:“取搠杖!”
两列火铳兵一齐抽出通条,往铳口内捅了三下,将火药铅弹捅实,然后将通条插回。
军令官:“持枪!”
两列火铳兵又是一齐将火铳架起做射击姿势。
军令官扬起小旗,猛的一挥。
火光大作,烟雾腾起,啪啪声响起。
前方九十步一排靶子中,木屑横飞,靶子大多被击碎。
朱由榔满意的点了点头,喊了声“停”。
然后走到了火铳兵队列前,随意的示意后排一个火铳兵将手中火铳交给自己,火铳兵遵令将手中火铳小心递上。
朱由榔看着这支火铳,乌黑厚实,通体都用精铁制成,铳管直长,前后都有准星照门,铳后用螺栓密封,木托略向下弯曲。一看就是一门制作精良的火器,再不是以前那种稍一用力,铳管和铳托就能分开的垃圾火器了。
朱由榔据匠营火器作坊的枪匠师傅介绍,知道这种火铳名为斑鸠脚铳。
斑鸠脚铳为明代内径最大火铳,也叫扳钩铳,铳身长5.5尺(每营造尺约31-32厘米),内径0.6寸(折算约19mm),用药1.3两,铅子重1.5至1.6两(约56克),大斑鸠铳弹重1.8两(68克,恐怖),枪身甚重,需要脚架支撑,形似鸟脚,由此得名,威力远胜普通鸟铳。
与鸟铳和鲁密铳管细弹小的风格全然不同。在明末时只有澳门及广东能制造,海盗中有使用此种火器,官军也有少量装备,崇祯八年熊文灿运到北京的一批火器中,便包括此种火铳一百门,松锦大战后,兵部议调郑芝龙水师守觉华岛,郑芝龙怕死不去,拒绝的理由之一,便是只有广东能制造斑鸠脚铳。
斑鸠脚铳是火绳枪系列中难得的精品,可惜受制于技术和材料,难以大规模量产,军中目前制式火器还是鸟铳。
鸟铳为临阵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历史上戚家军训练鸟铳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块,鸟铳手三一中,十七中方为艺精。
三眼铳有效杀伤力也就在二十余步,而鸟铳则远得多,一把精良的鸟铳有效杀伤力可在八十步。
而满蒙八旗的步弓,有效射程七十步,只有在进入五十步才对目标有明显杀伤力。要破对手的甲胄,皮甲,棉甲,铁甲等,更要拉近三十步、四十步左右。不过他们箭矢的箭镞极长,其形如凿,箭头还用马粪等浸泡过,射入后难以取出不说,毒素蔓延,还容易失去性命。所以也不能小觑,特别是满清的三顺王部和汉八旗,不少营头也都装备了精良的鸟铳火器,更不能小视。
眼下京营焦琏、吴继嗣麾下的火铳手靠着斑鸠脚铳这种利器,能将九十步外的靶子大多击碎,按戚家军的要求,也算得上技艺精湛了,当然朱由榔知道京营军士能取到这些战果,都是经过无数实弹打出来的。
在朱由榔看来,大明并不是输在武器装备是否先进上,各方面的政治因素更多。而且明末各镇军阀化,加上糟糕的后勤**,都大大影响了各样先进火器的推广。
火器军队需要系统严格的训练,各方面的保障都是个复杂的问题。而冷兵器军队,随便拉来一些壮丁,发给刀枪棍棒,就可以打仗了,又可以向外吹嘘自己有雄兵多少万,在朝廷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实则战力都是战五渣的水平。所谓的十万雄兵,干不过几千拥有精良火炮,火铳,且训练有素的火器军。
在训练场上看了火器兵打靶后,朱由榔又看了炮队放炮训练,几十门火炮分佛朗机大炮小炮、虎蹲炮分别摆放在宽阔的打靶场中,每一类炮都设置了一个临时指挥官,得到皇帝要观看炮手操演令旨后,集合上百个炮手们立时动手,由首领官带领,开始清理炮膛炮管,准备放炮射击练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