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正规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标听后沉默了片刻:“四弟,你的心意我明白。其实我也知道你是真关心我。你的拳脚功夫、你的聪明才智、你对未来的决心和信念,这些都让我深感敬佩。我也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为了大明的未来而努力。虽然有人也在我面前说你不是,但是我相信我的四弟。”

    朱棣岔开话题说,我给大哥带了些点心过来,这是我去外边带回来的,父皇母后都喜欢吃。你尝尝。朱标见了糕点,也是食指大动,不由得吃了几块,真的是十分好吃。朱标也连连点头。

    朱棣看着大哥朱标,认真地说:“大哥,关于你大婚的糕点和小吃,我有个提议。”

    朱标有些疑惑:“糕点和小吃?怎么了,四弟?”

    朱棣解释道:“我觉得应该用福记的糕点和小吃来款待宾客和文武百官。”

    朱标眉头微皱:“福记?这家铺子我倒是有所耳闻,但用他们家的糕点来款待宾客和文武百官,是否有些太过随意了?”

    朱棣笑了笑:“大哥,我知道你顾虑重礼法,但是福记的糕点和小吃名扬京城,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不仅能展现出大哥的品味和气派,更能让宾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朱标听后默然片刻,点了点头:“四弟说得有理。既然你对福记如此推荐,那我也相信他们的手艺。我会派人去联系福记的掌柜,让他们准备好所需的糕点和食物。”

    朱棣听后十分高兴:“太好了,大哥。我保证福记一定会不负所托,做出最美味的糕点和小吃。”

    当然朱标也不会因为一个小孩的几句话就决定自己婚宴的糕点小吃的来源以及种类,自己也派了太监去采购来试吃,要知道国家储君的大婚事关重大,婚宴更是仅次于婚礼,如果档次和质量不能满足礼法要求,甚至是吃出问题,那就彻底玩脱了,你叫文武百官如何看待?天下臣民如何看待?

    但是他不知道的在于,这个福记的背后之人是朱棣,而太子宫里也开始有了朱棣的眼线,朱棣早就吩咐春梅和德海去发展关系,打听太子府的消息等。而太子开始决定派出太监去考察开始,朱棣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

    洪武四年(1371)正月十四日,朱元璋下诏,立内城门禁之法:守门指挥、千百户,一日一更代;士卒三日一更代。凡内官、内使出入,皆用号牌。若有以兵器、杂药到门者,论如律,守门军士失于觉察者,亦论如律。若车驾出行,则以御史一名临门监视。

    这一日,太子的太监到了福记后,发现店里热闹非凡,宾客满堂。有官吏,有百姓,也有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由于宫里开始实行内城门禁之法,出来的宫女太监比之以往少了很多,但是打包外带的却多了起来。

    太监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一些东西试吃。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走进来,大声说道:“快点,御膳坊今日要的糕点做好了没有?这可是给皇上和皇后做的,你们延误了小心脑袋。要抄家的。”

    福记的老板来福,胸有成竹地回应道:“已经备好了,一个小车带着几个大食盒以及木桶就在门前。”

    太监付了钱后,一挥手示意车辆随行,推车的师傅有些疑虑地问:“这能够进去吗?”

    太监不耐烦地回答:“没事,已经在御史那里备案了。你把车推到金水桥,我们的人会替你推进去的。我们是皇上跟前的人,还能讹你一个车?”

    这时,好几个打包的宫女太监也纷纷请求说:“既然如此,可否将我们的一起带去?好多人托我们买,现在不比以前,要凭号牌出入了。不能随意请假了。”

    御膳坊的太监显得有些焦躁:“有完没完,要放的快放。我们要走了,不然耽误了被责罚的又不是你们。”

    在一片混乱中,福记的糕点和小吃被迅速地送到了宫里。虽然过程有些混乱,但最终还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太子的太监在远处观察着福记的动静,他不能凑近询问,因为门禁严格后,没有领队和相关手令是无法入宫的。这一切都是朱棣精心安排的一出戏,他通过德海和春梅拉拢了一些宫中的人,让他们催促御膳坊紧急采购,并且还帮忙打包带回宫中。这一切都是为了给福记创造机会,让太子注意到福记的糕点,从而下定采购的决心。

    太子听了太监的汇报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深处已经决定采购了。福记因此得到了开业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这笔生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的预期。

    经过商讨,太子婚宴的小吃糕点最终定了下来。随即御膳坊也下了订单,订单金额超过了6000两银子。婚宴完成后,付尾款7000两,这相当于抵消了来福购买的所有房子铺面装修的费用,还剩余3000两银子。这一切都是朱棣巧妙安排的结果,他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和策略,成功地让福记得到了这笔大生意,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洪武之世,太子朱标将娶常氏,此诚皇家之盛事,亦天下之大庆。京师内外,莫不欢欣鼓舞,翘首以待。时维正月,序属三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京师之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溢。

    前期,朱棣献策于太子,言:“大哥大婚,宜用福记之糕点以飨宾客。”太子然之。朱棣乃命德海、春梅等人暗中操办,务求精美。

    至吉日良辰,太子朱标冠冕堂皇,身披龙袍,神采奕奕。常氏亦凤冠霞帔,珠围翠绕,端丽无双。宫中鼓乐喧天,笙歌鼎沸。百官朝贺,万民欢腾。太子与常氏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后,入洞房。礼毕,乃设宴款待宾客。

    宴设于御花园中,百花争艳,芳草如茵。宾客按次序入座,珍馐美馔,水陆毕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棣乃命人献上福记之糕点。但见各色糕点琳琅满目,香气扑鼻。宾客们争相品尝,赞不绝口。

    时有御史某公,素以耿直着称,尝糕点后,叹曰:“此真乃人间美味也!福记之名,今日始知。”众宾客闻言大笑。太子亦微笑颔首以示赞许。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